收藏 分享(赏)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4443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毕业论文 p1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录摘要: .3Abstract: .31. 前言 .42. 文献综述 .42.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研究 .42.2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因素分析 .52.2.1 农户个体特征因素 .52.2.2 社会保障制度因素 .62.2.3 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 .62.2.4 完善的市场机制,规范的流转程序 .72.2.5 地权认知程度,地权稳定性 .72.3 理论运用 .72.3.1 农户理性假设 .72.3.2 农户风险厌恶者假设 .83. 相关概念的界定 .83.1 对“ 农村土地流转“ 的概念界定 .83.2 对“ 农户”的概念界定 .93.3 对“ 意愿“的概念界定 .104. 农户土地

2、流转意愿调查统计 .104.1 年龄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 .104.2 收入与农户土地流转的关系 .115. 调查结果分析 .115.1 农户愿意转出土地的原因 .115.1.1 经济效益的考虑 .125.1.2 劳动力因素 .135.1.3 劳动技能缺乏的考虑 .135.1.4 自然地理条件因素 .145.2 农户不愿意转出土地的原因 .155.2.1 保险功能考虑 .155.2.2 收益稳定性考虑 .165.2.3 政策宣传不到位 .166 结论与政策建议 .176.1 结论 .176.2 政策建议 .176.2.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176.2.2 加大政府宣传力

3、度 .186.2.3 加强农户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信息服务 .18参考文献 .19致 谢 .19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的调查刘爽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基于对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的实地调查,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户年龄、家庭人均收入高低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相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农户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非农就业和收入的稳定性是限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户;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Research on farmers

4、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circulation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huanghekou town,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LIU Shuang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huanghekou town, Banan

5、 district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using the knowledge of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 and concluded that farmers age and family income per capita is relative to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circulati

6、on; The perfect degree of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arm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the stability of employment and income is the main factor limiting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land circulation, and according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7、 Suggestions to improve desire of peasant household land mobility.Key words: Farmer;Farmland circulation; Willingness; Influence factor1. 前言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怎样进一步深化曾经是中国改革先导的农村改革,关系到九亿农民的福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中国,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局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在“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8、下,在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时刻,如何从“三农”问题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最基本的问题,理清思想认识,审视实践得失,预测发展趋势,探索改革方略,以促进理论创新,深化农村改革,是每一位致力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践的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土地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

9、民土地承包权益”。从决定的上述内容上看出,一方面中央政府是要加大力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农村发展。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又谨慎地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为农村土地流转直接涉及到农民的根本权益的保护。 农户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指数,是在既定制度安排下做出的理性选择,了解和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制度安排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土地高效配置意义重大。 2. 文献综述2.1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张红宇 1通过大量数据观察发现,20 世纪 90 年代

10、中期以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发生率一直偏低。根据农业部 1993 年的抽样调查,1992 年全国有 4733 万户承包农户转包或转让农村土地 1 161 万亩,分别占承包土地农户总数的 2.3%和承包土地总面积的 2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白罗文等人和农科院 21998 年对浙江等 8 个省份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仅占全部土地的 3% 4%,其中,浙江省的农村土地流转率最高,但也仅占 7% 8%。杜培华等 3通过对江苏省典型地区农户土地流转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已逐步形成,但是存在着发育缓慢、流转不规范、产权不清、资本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市场

11、与产权状况、参与主体状况等 3 类因素综合影响着农户的农村土地流转行为。2.2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因素分析 2.2.1 农户个体特征因素2.2.1.1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李启宇 4和张三峰 5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年龄、性别因素和受教育年限对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较小,且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乐章 6的研究则发现,年龄越大的农民,其土地流出的意愿越弱,男性的土地流出意愿要强于女性,健康状况愈差的农民土地流入的意愿愈强。钱文荣 7的观点是,年龄越大的农民, 农民受教育年限越高,其意愿经营土地规模反而越小。张三峰 5的调查结果显示,政治面貌、是否担任村干部对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较小,且在统计

12、上不具有显著性,这也表明,“干部寻租”假说在农村土地调整中并不存在。 2.2.1.2户籍类型、职业及居住地区类型农村户籍不仅是农户进入城市的身份限制,还与农户的“恋土情节”有着密切关联,农户普遍认同“年轻时进城打工,年老返乡务农”的观点。张三峰5在文章中提到,如果土地相对整齐(平原地区),流转就容易发生。此外,其他相关研究都指出,居住地区类型对土地调整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乐章 6认为,主要从事农业的农民其土地流出的意愿要弱于主要从事非农业的农民。2.2.1.3家庭经济条件、人均耕地面积乐章 6的研究中提到,经济条件越好,其中农民的土地流出意愿就越强。张三峰 5认为随着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多,农

13、民的土地调整意愿趋于减弱。这一结论表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的增多将有助于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的实施。钱文荣 7指出,农民意愿经营规模受家庭劳动力数量和农地经营面积的正影响。李启宇 4指出,农户是否愿意转出农地主要考虑非农收入与务农收入比较, 从而决定家庭劳动力的配置, 而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系,非农收入比重越高, 农业收入比重越低, 农户越不愿意转入农地。2.2.1.4是否拥有现代化通讯工具张三峰 5总结出,家庭没有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其社会网络的信息化程度低,接触外界信息的能力较弱,这使得他们更有可能从事农业生产,因而更偏向于持有土地,维持现状。2.2.2 社会保障制度因素何

14、国俊 8认为如果缺乏有效的生存保障,农户一般会采取风险规避型的行为方式。一旦农户的生存有了保障,例如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经济理性将得以体现。钱忠好 9的研究表明,现行的土地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农地所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但他只考虑了农户将土地转出后社会保障缺失将会对流转意愿的产生的影响,而忽略了社会保障制度对欲转入土地农户的流转意愿分析。李启宇 4指出土地对农户而言,心理保障作用远大于经济保障功能,并可起到养老保险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严重不平衡。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都较低,农民存在普遍的的养老保障问题。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可增加农户土地

15、流转意愿,进而影响农地流转效率。乐章 6认为,以土地为中心的生活保障是一种不健全的保障,是农民在社会保障缺位状态下被迫进行自我保障的理性反映。王银梅 10进而提出要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农民货币支出压力、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2.2.3 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如果“待遇”较好,农民的风险承受能力会增强,对土地的依附性也会下降。赵晓秋 11、何国俊 8认为外出找到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越短,能按时拿到工资的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越高,外出打工是否有合同、家庭流动人口所占比重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量”上的农民进城并不能显著的改变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只有“质”上的变化,才能

16、最终使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王银梅 10进一步解释了农民是不能依靠土地流转租金收入维系家庭存续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流转面积小,二是土地流转价格低,三是流转行为具有短期性。2.2.4 完善的市场机制,规范的流转程序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不明确和程序不规范,多数地方农村土地流转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状态,土地流转程序复杂、交易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地流转市场效率低。目前很多地方农地流转价格“随行就市”,不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弱化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赵晓秋 11分析了农民自然灾害风险预期、租金收回风险、单位面积租金提升对流转意愿有积极影响,而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消极影响。 特别的,李

17、启宇 4提出中介组织能够降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减少交易成本,有效的中介组织能推进农地流转。2.2.5 地权认知程度,地权稳定性洪名勇 12认为,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农民对农地产权制度的认知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确定的产权制度安排有一定差异。农户认知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样本区域未进行承包土地调整,农民惯性认为由自己长期经营的土地,其所有权也是自己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农地产权的过度限制和干预,使农民认为农地归国家所有,在对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的积极性上有所保留。认知程度的差异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何国俊 8假设稳定的地权是土地所有者进行长期投资的关键,这些权利受到的限制越多,投资激励就越

18、弱。可继承的土地产权激励作用高于终身持有的土地产权。但其研究表明地权稳定性与目前法律对土地转权的界定事实上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关系不大。这与现有的一些经验研究结果吻合,即我国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不构成土地市场发展的障碍。2.3 理论运用2.3.1 农户理性假设曾有传统观点认为,传统农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经济刺激不能作出正常反应,经济行为经常缺乏理性,所以,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必然低下,这就是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观点。在舒尔茨 13的改造传统农业中,他严厉驳斥了这种长期流行的观点。与此相反,舒尔茨根据社会学家对危地马拉的帕那加撒尔和印度的塞纳普尔这两个传统农业社会所作的详细调查资

19、料证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在舒尔茨看来,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并不愚昧,他们是理性的,对市场价格的变动也是迅速的。他们经过努力,已经使生产要素达到了最优配置, “没有一种生产要素仍未得到利用,在现有技术展开和其它可利用的要素为既定的条件下,每一块能对生产作出贡献的土地都得到了利用” , “依靠重新配置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所拥有的要素不会使农业生产有显著的增加” 。 “一个外来的专家,尽管精于农业经营,但他决找不到这里的要素配置有什么明显的低效率之处” 。舒尔茨还指出,农民在处理成本、收益和风险时是工于计算的经济主体“全世界的农民都在与成本打交道,他们都是

20、时刻算计个人收益的经济人。在自己那个小小的个人的分配领域里,这些农民都是企业家;他们总是那么敏锐地适应形势,使得许多专家都无法了解这些人是那么有效率。尽管由于教育、健康和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对新技术的接受、了解和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方面尚有差距,但是他们却具有企业家的最本质的素质。在大多数农民的家庭中,妇女在家务生产活动中,在分配时间和使用农产品及购买商品方面,也都是企业家” 。2.3.2 农户风险厌恶者假设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并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不同的人对于风险有着不同的偏好。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对于给

21、定的确定性的收入和具有同一期望值得风险收入,更偏好确定性收入。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失去的比得到的更重要。大多数农民属于风险厌恶者,他们总是想办法规避风险。3. 相关概念的界定3.1 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界定在界定农村土地流转之前,作者认为先要理解农村土地的概念:土地承包法第二条指出:“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 8 条第 2 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据此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是一个涵盖范围较为宽泛的概念,从法

22、律规范的权属形态可以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而本文的“农村土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农地关系即是依据有关农地法律规范所产生的围绕农地的归属、利用、流转等发生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农地所有(归属)、使用和流转关系,由此形成的农地权利形态有农地所有权、农地使用权、农地抵押权等农地物权,以及农地承包权、租赁权等农地债权。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的界定。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框架下,农村土地产权结构被分为三种权利:其一是所有权;其二是承包权;其三是经营权(使用权)。土地承包:是指承包人占有承包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对其全部收益享有所有权,但应按与发包人约定数额(承包合同)将其一部分收益

23、交付于发包人,其余的收益归承包人所有的合同行为。由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特殊法律地位,承包人对其无处分权。农村土地承包权,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租赁权而是一种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的优先权或社区成员权,是土地所有权在乡村集体与承包户间的一种分割,因而承包权具有“准所有权“性质。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整体或部分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3.2 对“农户”的概念界定在我国大约有 2 亿个农户,从社会学意义来看,农户是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是社区共同体的组成单位;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农户就是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经济主体,户主作

24、为经营者负责农业经营的管理和运营,家庭成员则作为务农者承担农业劳动。农户的经济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农户作为市场主体,既是一个家庭又是一个企业,且同时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中;(2)农户具有经济理性:(3)农业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4)农户经营和家计联系紧密;(5)农户经济以家庭的持续发展为基本经营目标,追求家庭整体利益和福利的改善。3.3 对“意愿“的概念界定“意愿”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功能,简单地讲“意愿”就是希望、愿望,是主观的倾向、想法和欲求。本文所研究的“意愿”是指农户对土地转出或转入的愿望和决定。4. 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调查统计本次资料是基于对巴南区双河口镇的太平村、五台村、百口村及

25、麻柳镇部分村民的实地调查得到的。此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经调查,得到了 83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75%。其中太平村 22 份,百口村 19 份,五台村 25 份,麻柳 17 份。表 1 各年龄段农户土地流转意愿表Table.1 the land-transferring desires of peasant household in each age group年龄 人数愿意转出人数 不愿意转出人数愿意转出比例30 岁以下 9 6 3 67%30-55 岁 32 22 10 69%55 岁以上 42 7 35 17%汇总 83 35 48 42%在调查的 83 户农户中,有 23 户人均耕地小于 0.03 hm2,18 户人均耕地在0.08 hm2以上,42 户人均耕地居于 0.03 0.08 hm 2之间。其中,42%的农户表示愿意转出土地,58%的农户不愿流转土地(表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