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张云 教师教育专业)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解常常偏重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其实不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将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另外西方语境中并没有“normal education”组合,与师范教育所对应的词汇就是“te
中国教育发展史..Tag内容描述:
1、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张云 教师教育专业)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解常常偏重于教师的职前培养,其实不然,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将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包括职前培养、初任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另外西方语境中并没有“normal education”组合,与师范教育所对应的词汇就是“teachers education”。因此某种意义上说, “教师教育”一词的内涵可以用“师范教育”来表征,教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的发展。一、清末师范教育的初创中国虽在三千年以前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培养教师的机。
2、,中国教育史Educational History of China,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史 2013.2,中国教育史引言 INTRODUCTION,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教育史 WHY 过去的经验在现实的功利面前往往受到忽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李锐:“凡是已经过去的事件,都可以归入历史。历史对于我们有用,是因为从过去可以觇知现在,从现在可以推想未来。过去的种种,无论伟大辉煌还是失败苦难,对善于学习的人,都是财富。”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中国教育史引言 INTRODUCTION, 中国教育史告诉我们什么? Tell us about? 现象和解释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3、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说课人:,中国教育概论,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国家,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废除,代之以西方教育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乃完全参照苏联填鸭式教育。,中国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一)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 (二)中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当前蓬勃发展的中国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是指本世纪 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幻灯、播音、电。
4、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研究,Made by ethos,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二) 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三) 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四)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二、中国早期教育技术学发展研究(以金陵大学为例),一、发展阶段,电化教育的兴起,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研究,-发展阶段,电化教育的兴起,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1. 时期:1919-1949 2.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
5、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说课人:,中国教育概论,中国教育开始于中国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组织。早期中国任用受教育的官员管理国家,用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于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举制。直到清朝末期的1905年废除,代之以西方教育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乃完全参照苏联填鸭式教育。,中国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一)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 (二)中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当前蓬勃发展的中国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是指本世纪 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幻灯、播音、电。
6、中国教育史发展的主脉及其主要问题,一、发展主脉,(一)三大主脉 1、思想演变 2、制度沿革 3、社会风情,1、思想演变,主要体现为两条主线一是儒学与非儒学的关系二是儒学内部的分化,三点:儒学与墨家儒学与法家儒学与佛教,(2)儒学内部的分化,原始儒学 新儒学与今古文学派 南北经学与玄学 理学与理学内部的分化 汉学与宋学之争 心学 实学(启蒙学派) 乾嘉学派,2、制度沿革,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一是教育管理体制二是学校教育类型三是人才选拔制度,三个特点:一是教学与行政职能合一的管理机构设置(国子监) 二是教育职能依附于文化职能。
7、卷头语 感觉历史,就好像感觉那遥远的星空,神秘而令人神往, 人类宝藏就在其中蕴藏, 研究历史,不是在故纸堆中翻翻捡捡, 就像是推开一扇尘封的大门, 人类的文明就在其中荧荧闪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独立形态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理论深化时期),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
8、每一门科学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如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时期、独立形态时期、迅速发展时期、理论深化时期),同样整个教育科学也是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完善的,它不是个别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众多教育家教育理论的结晶。,前 言,一、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史是教育的发展历程,即关于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教育史是一门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交叉学科:教育学、历史学 记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发现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理论发展提。
9、王夫之的教育思想制作人:蒋芝,(教育一班),一、人物轶事,(一)、生平与教育活动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启蒙家,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历史观。从而使中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到了新高峰。晚年隐居于石船山,后人称其为船山先生。,他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4岁跟随大哥王介之读书,7岁读完十三经,被视为是“神通”,10岁起,直接受业于父亲王朝聘叔父王廷聘。14岁中秀才,24岁与大哥同中举。1644年,李自成进北京,明朝灭亡,“进士”梦破灭。,。
10、中国教育史专题三,肖正德 博士,隋唐时期教育,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二、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四、韩愈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崇儒兴学思想的重新确立(二)儒、佛、道的融合,(一)崇儒兴学思想的重新确立 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促进了学 校和经学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 教和道教的相继兴起,儒学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一 度处于衰微之势。隋朝统一以后重用儒家,儒学呈 现复兴的趋势。到了唐代,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儒 学的地位又显著地提高了。,589年,隋。
11、中国教育史,第1讲,中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西周鸦片战争前 中国古代教育 鸦片战争-20世纪20年代 近代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 新中国建立 现代教育,中教史 2007年(50分) 选择题:第11-20 共10题,20分 简答题 1题:15分 考点:简述孔子的教师观。分析论述题: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内涵(15分) (另:与杜威比较15分)。,中教史 :2008年 选择题:第11-20 共10题,20分 分析论述题1题:30分 考点:晏阳初和梁漱溟乡村教育方案及其思想比较。,古代史 12分 近代史 6分 现代史32分!结论:现代史最重要。,其中: 中国古代史 6+15=21分 中国近现。
12、中国教育史教程,医学教育教研室,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与变革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中国古代文教政策 夏代:“以射造士”(动荡,主要武器弓箭,重武士) 商代:“尊神重孝”(奴隶制鼎盛,帝权极大) 西周:“尊礼”(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度) 春秋战国:“以礼为文,以戎为主”(争霸,宗法失控“礼崩乐坏”) 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大一统:书同文、行同伦,禁游宦、禁私学、焚书坑儒) 汉代:确立“独尊。
13、中国教育史3,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教育,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第二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一、教会学校的举办教会学校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是伴随着中国国家主权逐步沦丧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教育。无论传教士创办学校的目的如何(传教),教会学校客观上起到了建立教育新风的作用,如重视女学,重视自然科学教育等。,第一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二、洋务学堂的兴办 1、洋务学堂的兴办、类别和特点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路军事等多方面。
14、中国教育史专题 主讲人 蒋明宏教授第一章 导论 一、课程安排w 1、总课时: 48;总学分: 3w 2、教学要点:基本要点与线索;特点与地位;得失启示。w 3、考试方式:平时表现 10;读书讨论 40;闭卷 50。二、分期问题w 1、非形式化教育w 2、形式化教育w 3、制度化教育三、世界之最与民族之特w 1、世界之最。介绍中国教育史的 5个世界之最。w 2、民族之特。如:官私学互补;教育与育士选官合一;德育偏重伦理道德;诵经式致知方式,等等。第二章 古代学制篇一、古代文教政策1、变迁( 1)秦以前三代( “ 奴隶 ” 制时代): “ 政教合一,学。
15、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原始社会包括两个阶段:原始人群时期(前200万前5万)、氏族公社时期(前5万前21世纪)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1927年“北京人” 、1965年“蓝田人”、“元谋人”、1985年“巫山人”的发现,证明从200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出现。,二、教育的起源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问题: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有哪些?你怎样理解? 生物学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学起源论(孟禄) 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劳动需要) 教育起。
16、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 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第三编 近代社会的教育 第四编 现代社会的教育 第一编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发展 初民生活所在时期叫做采食经济时期 男子外出采食食物 女子在家照料小孩 以年长的女子为首领 谓之母系社会 这个社会没有文字 法则 制度 他们过着纯自然的生活 又成为原始公有社会 这个时期他们与自然作斗争 后来经。
17、中国教育发展史,D527,组长: 组员:,目录,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一、古代教育的发展,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
18、中国教育发展史,D527,组长: 组员:,目录,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一、古代教育的发展,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