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跷跷板 1北师大版

乘车教学要求:1、初步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2、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时间:1-2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观察说说图的意思。2、指名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跷跷板 1北师大版Tag内容描述:

1、乘车教学要求:1、初步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2、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教学问题。教学准备:投影、小圆片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时间:1-2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观察说说图的意思。2、指名说一说。二、学习讨论1、模拟上、下车的游戏。2、独立填写书上的空格。3、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连加、连减混合的问题,并进行讨论。三、试一试1、看清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用小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2、-小学资源网(http:/www.xj5u.com) 投稿电话:010-52203411 QQ:2355394508-玩具 教案教学目标1.助儿童喜爱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 5 以内物体的个数。2.能够会写 5 以内的数。3.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读写 5 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规范书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玩具呢?生 1:我喜欢小汽车。生 2:我喜欢洋娃娃。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二、探索新知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出示第 6 页的主题图:小红和小明正在玩玩具,你会数一数这些玩具吗?学生打开课本第 6 页,同桌之间互。

3、第2单元 比较,3 跷跷板,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比较物体的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轻重的方法。,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3.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谁重?谁轻?,掂一掂,掂一掂,字典重,数学书轻。,称一称,说一说,圈一圈,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题思路:天平显示的哪边低,哪边就重。,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答:三角形轻,圆重。,典题精讲,2.圈一圈。,比 (重,轻),典题精讲,2.圈一圈。,解题思路:球的一边。

4、,轻,重,比较,比,重,比,轻,比,重,比,轻,最轻?最重?,谁轻?谁重?,探究活动,怎么让跷跷板两边平衡?,方法一:移动两边人与支点的距离。,方法二:改变一边的重量。,探究,我们用杠杆尺来探究一下杠杆尺在什么条件下平衡?,我的发现,当距杠杆尺中心一样长,两边挂的钩码一样多时,能平衡。 当杠杆尺两端所挂钩码一样多,左右距杠杆尺中心一样长时,也能平衡。,1,1,哈哈,1,托盘天平,当堂达标,一、画龙点睛:1、天平是根据 的平衡原理制成的。2、天平是称量物品 的仪器,在称量物品时, 放被称量的物品, 放砝码。3、天平主要结构包括 、 、 、。

5、跷跷板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有趣的情境。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创设了狮子、老虎、豹坐跷跷板的情境,比较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比较轻重的过程。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让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体验轻重。本节课所注重的不仅是比较的结果,。

6、课件PPT,第2单元 比较,3 跷跷板,课件PPT,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比较物体的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轻重的方法。,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3.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谁重?谁轻?,课件PPT,课件PPT,掂一掂,课件PPT,掂一掂,字典重,数学书轻。,课件PPT,称一称,说一说,课件PPT,圈一圈,课件PPT,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题思路:天平显示的哪边低,哪边就重。,课件PPT,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答:三角形轻,圆重。,。

7、跷跷板,北师大版一上第二单元,说一说,谁重?谁轻?,说一说,谁重?谁轻?,重,轻,说一说,谁重?谁轻?,重,轻,说一说,谁重?谁轻?,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所以狮子最重,豹子最轻。,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称一称,说一说。,苹果比梨重,梨比苹果轻。,圈一圈。,1.轻的画“”,重的画“”。,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3.在重的一边画“”。,4.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8、跷跷板(轻重的比较)教学内容:北师大一年级上册 22-23 页学习目标:1、经历物体两两间的轻重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2、结合生活经验,在掂一掂等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之间的轻重比较。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比一比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学习重难点: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体验两个物体间轻重的比较的过程,初步学习三个物体最轻与最重的比较。学习过程:一、小调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谁能说一说玩跷跷板的的感受。 (一上一下,翘上去的轻,压下去的重)师:你们总结的真好,今。

9、跷跷板【教学目标】1.通过“说一说 ”、 “掂一掂”、 “称一称” 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小实验,感受重量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提问 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引出“轻重”今。

10、跷跷板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_跷跷板_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_二_单元“_比较_”第_3_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_比较轻重。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_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轻重都有比较简单的认识,但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孩子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直接而准确的判断个别物体的轻重,因此对于学习这节课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每。

11、课件PPT,第2单元 比较,3 跷跷板,课件PPT,学习目标,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比较物体的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轻重的方法。,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3.通过中介物质的等量代换,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谁重?谁轻?,课件PPT,课件PPT,掂一掂,课件PPT,掂一掂,字典重,数学书轻。,课件PPT,称一称,说一说,课件PPT,圈一圈,课件PPT,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题思路:天平显示的哪边低,哪边就重。,课件PPT,1.三角形和圆谁重,谁轻?,典题精讲,解答:三角形轻,圆重。,。

12、跷跷板教学目标1.通过“说一说” 、 “掂一掂” 、 “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小实验,感受重量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提问 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3、跷跷板教学目的: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 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 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轻重的活动经验。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具准备:课件,厚薄、大小不同的两本书,苹果和梨,天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

14、-小学资源网(http:/www.xj5u.com) 投稿电话:010-52203411 QQ:2355394508-课题 跷跷板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两个物体比较有了大小还有轻重之分。 2、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3、培养的情感: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 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教具准备 主题图、图片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

15、跷跷板课题:跷跷板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教学难点: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轻重: (1)师: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大家有兴趣吗? (2)师:大家观察讲台前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师:今天。

16、跷跷板教学内容: 跷跷板(比轻重),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学难点, 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2、提问: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跷跷板】相关PPT文档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跷跷板】相关DOC文档
标签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跷跷板 1北师大版[编号:10573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