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 1845 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 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 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
全书电子课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Tag内容描述: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 1845 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 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 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 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
2、1名词解析1.市民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2.马赫主义马赫主义即经验批判主义,是 19 世纪末由奥地利哲学家马赫和德国哲学家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哲学抛弃了康德经验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把毫无客观内容的“纯粹经验”或感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础,进一步发挥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休漠的不可知论。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批判了马赫主义。3.巴黎公社巴黎公。
3、2002 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 名词解释(4*5=20)马克思主义 反杜林论 实践哲学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2、 论述题(25*2=50)列宁对经验批判主义的批判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3、论证题(30*1=30)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珍贵理论品质2003 年1、 名词解释(5*5=25)普鲁东主义 伯恩斯坦 哥达纲领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验批判主义2、 简述题(15*5=75)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的社会主义商品货币观。
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分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科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时间跨度为 19 世纪 40 年代至 19 世纪末。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立场的转变。他们适应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要求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深入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在批判的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理论探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第二个历史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与经。
5、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 1845 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 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 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 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
6、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复习思考题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两个转变的?1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产生是以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为物质前提,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相继在西欧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7、(1)马克思有哪些主要理论贡献。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2)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否具有必然性。是,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主观条件回答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为科学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动力提供了可能。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革。急剧变革的社会发展为人们打破形而上学观念,确立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所造成的生产下降和经济衰退。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1 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 资本主义生产在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三次革命运动:a:1831 年 11 月在里昂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起义 b:1834 年 4 月在里昂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起义,它是无产阶级觉醒的标志是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
9、.页眉.页脚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小作业课 题 名 称 : 2012 年 克 思 主 义 发 展 史 研究 前 沿 文 献 综 述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学 生 姓 名 梁方兴 学 院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学 号 2018130004 指 导 教 师 申健 完 成 日 期 二零一三年十月.页眉.页脚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中出现了“还原论”和“结合论” ,两种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必须要做到逻辑还原,文本还原和历史还原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论证。而研究马克思理。
1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 以前理性理想主义 18351836理性现实主义 18371842感性现实主义 18431844实践唯物主义 1845 以后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一章 18371843 年事件:18351836 波恩大学18361841 柏林大学1841 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1842 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1842 年 4 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 年 10 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 年 3 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 年 6 月。
11、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的公开系统阐述,第二讲,主要内容,唯物史观的发现历程,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公开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系统阐述,起 点,发 展,创 立,意 义,1.起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创立过程的起点。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
12、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 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2 理解人类先进思想的发展及困惑; 3 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 1 熟练掌握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理论及其在唯物史观创立中的意义; 2 熟练掌握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内容及意义; 3 掌握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意义; 4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1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学科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任务:资政育人明确“一条主线” 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框架,奠基时期,开拓时期,发展时期,创新时期,奠基时期,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1840-1895),开拓时期,历史转折的理论分歧,列 宁 主 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最初20年),发展时。
14、兰州大学 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 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 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 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 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 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 称为“包含着新世界 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 ”。 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 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 义科学实践观,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 想。 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下),第一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怎样应运而生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命运,三、德意志意识形态说了什么?1、“ 绝对精神的瓦解 ”“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而另一派则认为它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 青年黑格尔派 实际上是“ 最大的保守分子 。”,2、费尔巴哈批判(1)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 理解 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
16、马克思主义发展史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笔记整理专题一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新发展一、形成及主要内容马克思提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群众路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但这是有缺陷的,马克思只强调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没有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二者如何适合;共产党宣言中讲的资本主义要结束,而应该如何结束,这一些问题阐述的不够完美。因此,恩格斯晚年对其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二、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新趋向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没有像马。
17、1绪论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不是书里的学问,而是工人阶级的战斗武器,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与时俱进。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是不断地发展的,作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进行不断地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普遍的原理,但是由于各国不同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时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
18、兰州大学 2011 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 名词解释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异化劳动3、亚细亚生产方式4、普列汉诺夫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二、 简答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2、简述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题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的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三、 论述题(二选一)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2、试述改革开放。
1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科学世界观的公开问世;唯物史观的发现过程;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革命;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策略理论的新探索;资本主义的时代变化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列宁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科学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创立;列宁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绪 论学习目的: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对象和体系结构,了。
2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浪漫主义(理想主义)1835 以前理性理想主义 18351836理性现实主义 18371842感性现实主义 18431844实践唯物主义 1845 以后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一章 18371843 年事件:18351836 波恩大学18361841 柏林大学1841 夏,波恩谋求教职,后放弃1842 头几个月,为德意志年鉴写稿: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1842 年 4 月为莱茵报写稿;1842 年 10 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 年 3 月,莱茵报被查封,查封前马克思辞职。随后马克思与卢格商定到巴黎办德法年鉴1843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