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95032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下),第一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怎样应运而生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命运,三、德意志意识形态说了什么?1、“ 绝对精神的瓦解 ”“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而另一派则认为它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 ” 青年黑格尔派 实际上是“ 最大的保守分子 。”,2、费尔巴哈批判(1)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 理解 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2)费尔巴哈的问题在哪里“ 费(尔巴哈)的错误不在于他使眼前的

2、东西即感性外观从属于通过对感性事实作比较精确的研究而确认的感性现实,而在于他要是不用哲学家的 眼镜 来观察感性,最终会对感性束手无策。 ”,“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秩序。 ”,“ 诚然,费尔巴哈比 纯粹的 唯物主义者有 ”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 感性对象 。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 感性对象 ,而不是 感性活动 ,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民现有的社会联系,从

3、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社会条件来观察人们”,“ 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结构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 ” “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3、“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 ”(1)现实的个人:“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 ”,(2)人的肉体组织与自

4、然界“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4)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5)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

5、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6)现实的个人如何成为其所是“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生产与交往(1)历史主义视域中的生产“ 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2)历史性现实中的生产 “ 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5、生产力 分工 所有制(1)生产力及其 “ 发展水平的表现 ”分工“ 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

6、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增加(例如开垦新的土地)。 ”,(2)分工与所有制“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6、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

7、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 ”,7、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意识和意识形态“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 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失去独立性的外观。他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8、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历史“ 只要描绘出这个能

8、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搜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的活动。 ”,9、“ 真正实证的科学 ”“ 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 ”,10、资本主义时代的人的生存状况“ 大工业通过普遍的竞争迫使所有个人的全部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

9、“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 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 ”;“ 它造成了大量的生产力,对于这些生产力说来,私有制成了他们发展的桎梏。 ”,11、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第二讲 哲学的贫困,一、马克思与蒲鲁东二、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三、哲学的贫困的立足点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审视资本主义的本质来历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历史根据。,四、蒲鲁东的 “ 社会主义 ”五、蒲鲁东为什么错了?1、蒲鲁东的“ 科学的发现 ”(1)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 “ 对立 ”

10、(2)“ 构成价值 ”,2、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1)“ 适应观念顺序的历史 ”(2)社会关系是永恒的吗?(3)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在自身的逻辑顺序中实现着人类的无人身的理性”吗?(4)蒲鲁东对黑格尔逻辑学的 “ 运用 ”:“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 ”(5)经济学理性这一理性无法解决的问题:抽象劳动对具体的感性活劳动的统治,第三讲 共产党宣言,第四讲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路 易 波 拿 巴 的 雾 月 十 八 日,一、从二月革命到拿破仑三世1、第一阶段:二月革命1848年2月24日5月4日“ 普遍联欢的喜剧 ”2、第二阶段:共和国成立和立宪国民议会时期(1)1848、5

11、、4 6、25一切阶级对无产阶级(2)1848、6、25 12、10共和派专政(3)1848、12、20 1849、5、28秩序党连同波拿巴同立宪议会主流派(共和党) 斗争,3、第三阶段:立宪共和国和立法国民议会时期(1)1849、5、28 6、13小资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波拿巴斗争(2)1849、6、13 1850、5、31秩序党议会专政,废除普选制,但失去内阁(3)1850、5、31 1851、12、2议会资产阶级(秩序党)与波拿巴斗争A1850、5、31 1851、1、12议会失去军权,B1851、1、12 4、11秩序党失去议会多数,不得已和共和党及山岳党联合C1851、4、11 10、

12、9秩序党分裂D1851、10、9 12、2议会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覆灭,二、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50年1月11月,马克思)1、二月革命前的法国阶级状况2、法国无产阶级在二月革命期间的处境、位置和策略失误3、巴黎工人“ 六月起义 ”4、六月起义后的各阶级状况5、农民阶级与路易波拿巴的上台6、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51年12月1852年3月,马克思)1、历史可重复吗“ 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2、人们如何创造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

13、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3、事变与革命(1)表面的“倒退”意味着什么“ 看起来仿佛社会现在忽然落到它的出发点后面去了,实际上社会还只是在创造革命所必须的出发点,创造为保证现代革命所具有严重性质所绝对必需的形势、关系和条件。 ”,(2)十九世纪的革命的特点“ 十九世纪的社会革命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汲取自己的诗情。它在破除一切对过去的事物的迷信以前,是不能开始实现自身的任务的。从前的革命需要回忆过去的世界历史事件,为的是向自己隐瞒自己的内容。十九世纪的革命一定让死者去埋葬他们自己的死者,

14、为的是弄清自己的内容。从前是辞藻胜于内容,现在是内容胜于辞藻。 ”,(3)无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资产阶级革命,例如十八世纪的革命,总是突飞猛进,接近不断地取得胜利的;革命的戏剧效果一个胜似一个,人和事物好象是被五色缤纷的火光所照耀,每天都充满着极乐狂欢 ”,“ 相反地,像十九世纪的革命这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则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们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企图的不彻底性、弱点和不适当的地方;它们把敌人打倒在地,好象只是为了要让敌人从土地里吸取新的力量并且更加强壮地在它们前面挺立起来一样;他们在自己无限

15、宏伟的目标面前,再三往后退却,一直到形成无路可退的情况上,那时生活本身会大声喊到: 这里有玫瑰化,就在这里跳舞吧 。 ”,4、法国受到了“ 一次偷袭 ”?如何理解1851年12月2日的政变(1)各种事变背后撕开历史裂隙的力量搏弈:摧毁一切大叙事的历史性话语“ 每个党派都向后踢着那挤着它向前的党派而向前伏在挤着它后退的党派身上。无怪乎他们在这种可笑的姿势中失去了平衡,并且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鬼脸,奇怪地跳几下,就倒下去了。革命就这样沿着下降的路行进。 ”路易波拿巴的投机与策略。,(2)权力斗争之下的阶级对抗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派(工业资产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流氓无产阶级 (3)阶级

16、斗争背后的生活世界A、阶级何以成为阶级?共同的生活世界B、阶级原则就是实现狭隘的阶级利益的原则?生活世界和意识形态C、阶级成员=行业从业人员?生活世界和生活“视界”D、当代生活世界的“主体”是谁?生活世界的无主体化与主体的复归,第五讲 资本论及其手稿,一、1857年-1858年手稿 (马克思,1857年至1858年)1、巴师夏和凯里A、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B、凯里和巴师夏的“ 普遍的经济范畴 ” “ 如果说凯里强调北美的资产阶级社会具有较高的潜力,那么巴师夏则强调法国资产阶级社会较低的潜力;如果凯里说的普遍性是美国人的普遍性,那么巴师夏的普遍性是无视一切国家,提供的是虚构的历史。 ”,2

17、、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物质生产A、斯密和李嘉图的出发点有什么问题?“ 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猎人和渔夫,属于十八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实际上,这是对于十六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十八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只有到十八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才只是表现为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 ”,、存在“生产一般”吗?“经济学家”们总爱首先寻找生产的一般条件(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促进生产的条件),但其用意只是为了说明生产是应当被描写成局限

18、在与历史无关的永恒自然规律之内的事,因此“资产阶级关系”就成了颠扑不破的“自然规律”。 “一切生产阶段所共有的、被思维当作一般规定而确定下来的规定,是存在的;但是所谓一切生产的一般条件,不过是一些抽象要素,用这些要素不可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生产阶段。”,、物质生产领域的总体性()生产的总体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总体性“ 我们得到的结论并不是说,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是同一的东西,而是说,他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 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2)、政治经济学的方法A、“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 ” 为什

19、么是错误的?B、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虽然它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 “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C、“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比较简单的范畴,虽然在历史上可以在比较具体的范畴之前存在,但是,它的充分深入而广泛的发展恰恰只能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形式。”“ 劳动这个例子确切地说明,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

20、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 ”,3、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货币章”( 1 )、从达里蒙到蒲鲁东:“货币的垄断地位”及其“消除”( 2 )、商品的交换价值与货币A、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 “ 一种商品交换其他商品的比例的指数,是这种商品在生产中已经达到其他商品的比例(物化劳动时间)的指数,价值是量上一定的可交换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经济上的质。”“作为价值,商品是等价物;商品作为等价物,它的一切自然属性都消失了。”,B、货币:物化的交换价值。“ 产品作为交换价值的规定,必然造成这样的

21、结果:交换价值取得一个和产品分离即脱离的存在 。同商品界本身相脱离而自身作为一个商品又同商品界并存的交换价值,就是货币。 ”“ 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切属性,在货币上表现为和商品不同的物,表现为和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相脱离的社会存在形式。 ”,C、货币的权力外在于、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权力。控制性的社会力量。(3)社会力量与“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自由个性.,(4) “ 作为主体的劳动时间 ” 和 “ 决定交换价值的一般劳动时间 ”(5)“ 独立生产 ” 与 “ 一般生产 ”,(6)货币自身固有

22、的矛盾(7)货币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中的三种基本职能及其关系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货币,4、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 ”,(2) “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

23、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5、资本论第一卷(1)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2)资本论的基本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A、从商品到剩余价值B、从 “资本静力学” 到 “资本动力学”,第六讲 马克思晚期著作,一、法兰西内战(

24、马克思,1871年4 5月)1、巴黎公社起义普法战争(1870、7、199、2)巴黎工人起义(1870、9、4)成立了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 ”1871年1月28日,“国防政府”同普鲁士签订割地赔款的停战和约2月17日,奥尔良党人首领梯也尔上台 3月8日至17日,梯也尔政府向巴黎增调了2万名政府军,逮捕中央委员会成员,3月18日凌晨5时,政府军一个团占领了蒙马特尔停炮场 政府军士兵发生哗变 国民自卫军和人民群众自动拿起武器,建筑街垒,中央委员会领导武装起义 15时,国民自卫军攻占了陆军部及其他一些军事机关和据点 21时,控制了万多姆广场 22时许,国民自卫军进入市政厅,升起红旗 ,3月2

25、8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大批工人、社会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参加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一个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诞生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同德国俾斯麦政府勾结,重新集结力量,向巴黎公社发动进攻 5月21日,反动军队攻下圣克鲁门和附近的堡垒,进入巴黎。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进行顽强的巷战,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流血周” 5月27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约200人撤到巴黎东郊的拉雪兹公墓,同5000名敌军战斗,直到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在公墓的一堵墙下 。,二、法兰西内战的主要内容1、巴黎公社是帝国的直接对立物,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是“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

26、民管理制”;2、公社不是压迫性的机关,而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府;,3、公社的领导成员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而是由人民选出,受人民监督,并废除了一切特权的“人民的勤务员”、“公务员”、“公仆”;4、公社不是官僚、腐败机构,不是吸血鬼,它取消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吏高薪,是“廉价政府”;5、公社对农民决不去“敲骨吸髓地压榨”,“决不靠农民劳动以自肥”,而要免除他们的一切血税,要给农民直接带来重大益处。,6、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7、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二、哥达纲领批判(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马克

27、思,1875年4月5月)A、“现实主义”(1)批判“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2)批判“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里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3)批判“在现代社会中,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由此造成的工人阶级的依附性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4)批判“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5)批判“劳动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的事情,对它来说,其他一切阶级只是反动的一帮”。,B、“过渡时期”的理想主义原则(1)批判“工人阶级为了本身的解放,首先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进行

28、活动,同时意识到,它的为一切文明国家的工人所共有的那种意图必然导致的结果,将是各民族的国际的兄弟联合”。(2)批判“德国工人党从这些原则出发,力求用一切合法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废除工资制度连同铁的工资规律和任何形式的剥削,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3)批判“通过国家来实施国民教育”。,三、人类学笔记(马克思,1879、101881、6)1、人类学笔记的写作及其命运2、人类学笔记的组成:(1) 柯瓦列夫斯基一书摘要(2)路易亨摩尔根一书摘要(3)约拉伯克一书摘要(4) 亨利梅恩一书摘要,3、人类学笔记涉及的主要内容(1)“两种生产”A、人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B、

29、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变化。(2)人的总体性A、人与环境的自足互补B、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统一C、人的本能与社会文化D、人类原始社会的混融性E、原始社会的逝去与文明生活的诞生(3)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的性质、结构和未来(4)封建制的本质规定:A、封建领主对土地垄断,土地具有贵族性B、直接生产者的农奴身份,第七讲 恩格斯的思想历程,一、恩格斯(1820 1895)传略 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37年9月辍学经商;1841年赴柏林服兵役;1842年底去英国曼彻斯特的棉纺厂工作;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始与马克思合作撰写神圣家族;1845年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

30、况;与马克思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年同马克思一起组织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二次代表大会,并与马克思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1848年4月与马克思一起离开巴黎,回德国直接参与革命活动;1848年5月参与马克思任总编辑的新莱茵报编辑部工作;1848年9月参加由科伦各民主团体发起的民众大会,被选为大会书记,大会赞成建立社会民主的红色共和国;1848年面临被捕,四处避难,科伦巴门布鲁塞尔瑞士;,1849年1月重返科伦,全力投入新莱茵报的工作;1849年5月到达正在起义的爱北斐特,领导修建防御工事;

31、1849年6月参加芭登-普法尔特茨的武装起义,在维特希志愿队任参谋,参加了四次战斗;1849年7月,起义失败,随作战部队退回瑞士;1848年德国革命失败后撰写德国农民战争和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0年11月1870年9月重返曼彻斯特经商,任职于欧门恩格斯公司工作;1873年1895年写作自然辩证法,未完成;1877年1878年写作反杜林论;,1883年1895年整理马克思资本论第二、三卷;1884年写作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8年写作路维德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9年7月协助和支持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1895年8月15日逝世于伦敦。,二

32、、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充满沉闷宗教气氛的家庭背景“青年德意志派”的热烈拥护者受施特劳斯耶稣传影响向无神论转变参与青年黑格尔派运动向社会主义转变(受工人运动、白志尼、赫斯的影响) 对政治经济学和英国状况的研究与马克思的合作马克思去世后的研究工作,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3年底1844年1月)1、批判“经济学家”(1)经济学家对商业的颂扬“新的政治经济学,即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也同样是伪善、矛盾和不道德的。这种伪善、矛盾和不道德目前在一切领域中和自由的人性处于对立的地位。”经济学家的“全部利己的辩论只不过构成人类整个进步的链条的一环而已。他不知道,他瓦解一切私人利益,只不过是

33、替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开辟道路而已。”,(2)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论A、价值的决定:生产费用?效用?B、“实际价值”和“交换价值”2、土地、资本和劳动(1)私有制的最初结果:土地与人的活动的分离;(2)人的活动进一步分裂为劳动和资本;,3、竞争与垄断(1)竞争:A、竞争与人类的不道德状况:“正是由于利害关系的共同性,所以在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的敌对状态中,人类目前状况的不道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竞争就是顶点。”竞争造成了人们间的互相奴役、造成了社会的无秩序状态和犯罪的大量增加。B、竞争的规律:“这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2)垄断一

34、方面, “竞争转为垄断”;“另一方面,垄断也挡不住竞争的洪流;而且它本身还会引起竞争”。4、人口过剩问题(1)自由竞争造成了人口过剩(2)批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四、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1、研究工人阶级状况的意义“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2、英国工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3、无产阶级的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反杜林论(18771878年)1、“现代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都是本质上辨证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了。” “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还仍旧独立存在的,

35、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以后形式逻辑又作为专门的科学分化出去,剩下的只是辩证法。哲学被“扬弃”了,“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 之所以只有辩证法才具有永恒性意义,因为它包含更广的“世界观”。,2、辩证法:“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自然观的阐发。A、世界统一性:“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B、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时间、空间与物质D、自然界的演化,4、历史观的阐发A、道德具有阶级性B、经济关系决定上层建筑C、政治具有一定独立性和能动性5

36、、人类思维的辨证运动A、运动与联系B、矛盾C、自由与必然D、三大规律,四、自然辩证法(18731895年,未完成;1925年由俄共中央发表)1、写作目的(1)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新成就,全面阐述一种新的自然观。(2)为自然科学提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揭示“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4)批判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思潮。,2、主要内容(1)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2)辩证逻辑;(3)科学认识发展的逻辑进程;(4)归纳问题;(5)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6)自然界的辨证图景(7)科学观,第八讲 19世纪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一、约瑟夫狄慈根(18281888

37、)1、“由政治到哲学,由哲学到认识论”2、“万有”学说: “ 唯物主义一元论 ” 3、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批判4、认识论领域的探索,二、弗兰茨梅林(18461919)1、“一个不仅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且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1、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辩护2、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三、保尔拉法格(18421911)1、“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的和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2、对认识论问题的研究3、捍卫和宣传唯物史观4、“经济唯物主义”,四、卡尔考茨基(18541938)1、从达尔文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再到“无产阶级的叛徒”2、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阐发与传播3、以唯物史观为原则的历史研究4、对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批判,五、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18431904)1、做了14年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拉布里奥拉2、唯物主义历史观3、意识形态问题,六、伯恩施坦七、普列汉诺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