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集合和元素的表示法;2、掌握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3、掌握集合两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教学重难点】集合的两种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集合元素的特征有哪些?怎样理解,试举例说明,集合与元素关系是什么?如何用数不
高一数学教案1.集合和函数概念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必修1Tag内容描述: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集合和元素的表示法;2、掌握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3、掌握集合两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教学重难点】集合的两种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集合元素的特征有哪些?怎样理解,试举例说明,集合与元素关系是什么?如何用数不符号表示?那么给定一个具体的集合,我们如何表示它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集合的表示 (板书课题)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二、新课讲授。
2、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集合的概念和性质,集合的元素特征,有关数的集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爱班、爱校、爱国.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教学难点: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数集与数集关系.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学生依集合概念的要求、集合元素的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自己举出符合要求的实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特征的掌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师生共同回顾初中代数中涉及“集合”的提法.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初中代数第。
3、课题:函数的基本性质运用课 型:练习课教学目标: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最大值或最小值、奇偶性) ,能应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讨论:如何从图象特征上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2.提问:如何从解析式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二、教学典型习例:1.函数性质综合题型:出示例 1:作出函数 yx 2|x|3 的图像,指出单调区间和单调性。2分析作法:利用偶函数性质,先作 y。
4、课题:函数的概念(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并能用“区间 ”的符号表示;(2 )掌握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3 )掌握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教学重点: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教学难点: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什么叫函数?其三要素是什么?函数 y 与 y3x 是不是同一个函数?为什么?x232. 用区间表示函数 yaxb(a0) 、yax bxc(a0) 、y (k0)的定义域与值域。2xk二、讲授新课:(一)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
5、课题: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更进一步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证明方法、判别方法,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教学重点:熟练求函数的最大(小)值。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最大(小)值,能利用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小)值。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指出函数 f(x)ax bxc (a0)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并进行证明。22. f(x)ax bx c 的最小值的情况是怎样的?23.知识回顾: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二、讲授新课:1.教学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 指出下列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能体现函数值有什。
6、课题: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一)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单调区间、单调性等概念,掌握增(减)函数的证明和判别, 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定义或图象进行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和判别。教学难点:理解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引言:函数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那么能否发现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特征呢?2. 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象,并探讨下列 变化规律:随 x 的增大,y 的值有什么变化?能否看出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函数图象是否具有某种对称性?3. 画出函数 f。
7、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 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1。
8、课题:函数的基本性质运用课 型:练习课教学目标: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最大值或最小值、奇偶性) ,能应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讨论:如何从图象特征上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2.提问:如何从解析式得到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定义?二、教学典型习例:1.函数性质综合题型:出示例 1:作出函数 yx 2|x|3 的图像,指出单调区间和单调性。2分析作法:利用偶函数性质,先作 y。
9、课题:奇偶性课 型:新授课教学要求: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及几何意义,能熟练判别函数的奇偶性。教学重点:熟练判别函数的奇偶性。教学难点:理解奇偶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什么叫增函数、减函数?2.指出 f(x)2x 1 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变题:|2x 1|的单调区间2 23.对于 f(x)x、f(x) x 、f(x)x 、f(x)x ,分别比较 f(x)与 f(x)。34二、讲授新课:1.教学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给出两组图象: 、 、 ; 、 .()f1()fx3()f2()fx()|fx发现各组图象的共同特征 探究函数解析式在函数值方面的特征 定义偶函数:一般地,对于。
10、课题: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能利用 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4)了解空集的含义。教学重点:子集与空集的概念;能利用 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弄清楚属于与包含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提问: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如何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10 以内 3 的倍数; (2 )1000 以内 3 的倍数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 N; Q; -1.5 R。思考 1: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 57,22,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
11、课题:函数的概念(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并能用“区间”的符号表示;(2)掌握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3)掌握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教学重点: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教学难点: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提问:什么叫函数?其三要素是什么?函数 y 与 y3x 是不是同一个函数?为什么?x232. 用区间表示函数 yax b(a0) 、yax bxc(a0) 、y (k0)的定义域与值2xk域。二、讲授新课:(一)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
12、课题:函数及其表示复习课课 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掌握分段函数、区间、函数的三种表示法;(3)会解决一些函数记号的问题教学重点:求定义域与值域,解决函数简单应用问题。教学难点:对函数记号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基础习题练习:(口答下列基础题的主要解答过程 指出题型解答方法)1说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 ; ;835yx243yx2143yx2已知 ,求 , , ;1()fx(2)f()f()f3已知 , 0()1()fx()作出 的图象;f()求 的值),0,(1)ff 二、讲授典型例题:例已知函数 =4x+3,g(x)=x , 求。
13、课题:集合的基本运算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了解全集、补集的意义,(2)正确理解补集的概念,正确理解符号“ ”的涵义; UCA(3)会求已知全集的补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补集的有关运算及数轴的应用。教学难点:补集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 提问:.什么叫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符号分别是怎样的?2 提问:什么叫交集、并集?符号语言如何表示?3 交集和补集的有关运算结论有哪些?4 讨论:已知 Ax|x30,B x|x 3,则 A、 B 与 R 有何关系?二、新课教学思考 1 U=。
14、课题:函数的概念(一)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实例,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和 y,对于 x 的每一个。
15、课题:集合的基本运算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2)掌握交集与并集的区别与联系;(3)会求两个已知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并能正确应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交集与并集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已知 A=1,2,3,S=1,2,3,4,5 ,则 A S;x|xS 且 x A= 。2用适当符号填空:0 0; 0 ; x|x 10,xR 20 x|x5; x|x6 x|x5 ; x|x3 x2二、新课教学(一). 交集、并集概念及性质的教学:思考 1考察下列集合,说出集合 C 。
16、课题:集合复习课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有关性质;(2)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3)运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集合的相关运算。教学难点:集合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 提问:什么叫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2 提问:什么叫交集?并集?补集?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图形语言如何表示?3 提问:什么叫子集?真子集?空集?相等集合?有何性质?3 交集、并集、补集的有关运算结论有哪些?4 集合问题的解决方法:Venn 图示法、数轴分析法。二、讲授新。
17、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三)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分段函数的求法;(2)掌握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学重点:函数图象的画法。教学难点:掌握函数图象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举例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函数的图象,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在黑板上演示它们的画法。2. 讨论: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例 1画出下列各函数的图象:(1) ()2(2)fxx (2) ;430 例 2 (课本 P21 例 5)画出函数 的图象。()fx例 3设 ,求函数 的解析式,并画出它的图象。,x()213fxx变式 1:求函数 的最。
18、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二)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换元法,配凑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重点:求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对函数解析式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举例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对应,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应实例:对于任何一个实数 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 P 和它对应;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 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和它对应;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
19、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一)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了解三种表示方法各自的优点;(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 2讨论:初中所学习的函数三种表示方法?试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二、讲授新课:(一)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课本 P1。
20、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的表示方法;(2)能正确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表示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集合和元素的定义;元素的三个特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常用的数集及表示。集合1,2、(1,2)、(2,1)、2,1的元素分别是什么?有何关系二、新课教学(一) 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