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学案 第 2 课时)自学导航1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吗?错误的请加以改正:氯酸钙(CaCl) 高锰酸钾(K 2MnO4)_ _双氧水(H 2O2) 五氧化二磷(P 2O5)2用符号表示:3 个氧分子_ 2 个水分子_氧化钙 _ 碳酸钙 _3你在实验室里做过哪些化学反应?请把文
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每课一练沪科版九年级上Tag内容描述:
1、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学案 第 2 课时)自学导航1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吗?错误的请加以改正:氯酸钙(CaCl) 高锰酸钾(K 2MnO4)_ _双氧水(H 2O2) 五氧化二磷(P 2O5)2用符号表示:3 个氧分子_ 2 个水分子_氧化钙 _ 碳酸钙 _3你在实验室里做过哪些化学反应?请把文字表达式写出来,和其他同学交流。_4 叫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是 _ 书 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 配 注 5化学反应的条件常有 、 、 ,用文字或符号在上面注明。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就在气体或沉淀物化学式的右边分别用“_ _ 。
2、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对有关实验进行操作并能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2通过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实验操作以及合作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参与、倾听、分享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
3、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第一课时)一、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成因。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相关问题。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温故知新】1、请你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下的化学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趣味实验】点燃一块纸片,放入蒸发皿中,纸片烧完以后,观察蒸发皿里留下什么?在另。
4、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学案 第 3 课时)自学导航1根据已知填括号化学方程式C + O2 CO2各物质质量比 12 ( ) 44已 知 求? 6g ( )g ( )g化学方程式2 H2O 2H2+O 2各物质质量比 36 ( ) 32已 知 求? 72g ( )g ( )g2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比是一定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进行的。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例:要制得 64g 氧气,需加热完全分解多少 g 高锰酸钾?解:设需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x(1)设2KnO 4 K2MnO4+MnO2O 2(2) 写316 32 (3)比_ _g= (4)列316x 326。
5、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 3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及书写格式,懂得质量守衡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过程与方法 从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的量的问题,培养学科间交融的思维方法。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它在学科研究中的意义,激发学习的欲望。重点难点 规范解题格式,设答的量纲与物理、数学学科的区别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 设 计 。
6、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2 理解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学习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预习导学】1 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均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教学过程】一 定量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1、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
7、【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交流小结等形式,培养实验技能、语言的概括及表达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4、定量认识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5、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体验实验成功带来的快乐。【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难点】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铁粉、蜡烛、锥形瓶、胶头。
8、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二、科学素养:1、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三、教学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过程:引言 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
9、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习目标】1.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学习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自学导航】阅读教材,同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探究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102 图 4-1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钠: ;硫酸铜: ;硫酸钠: ;氢氧化铜: ;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硫酸钠溶液: ;。
10、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 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验与探究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情景导入: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
1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
12、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
13、第四章 第 2 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 化,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来源:学科网A100mL 水加入 100mL 酒精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 200mL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C5g 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 5gD5g 食盐完全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食盐水2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C化学变化中通常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D许多现象表明物质发生化。
14、第四章 第 2 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同步练习 3【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C 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D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38 D3113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6g 氢气和 2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B9g 氢气和 9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C1g 氢气和 8g 氧气。
15、第四章 第 2 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同步练习 1【基础巩固】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mL 水加入 100mL 酒精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 200mL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C5g 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 5gD5g 食盐完全溶解在 95g 水中得到 100g 食盐水2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C化学变化中通常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D许多现象表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物质的。
16、第四章 第 2 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同步练习 2【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 2 2H2O 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A氢分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等于水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每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2在反应 3Fe2O 2 Fe3O4中,Fe、O 2、Fe 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321 B5616232 C5632232 D168642323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分别表示 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 前的。
17、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二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 2 2H2O 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A氢分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等于水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每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2在反应 3Fe2O 2 Fe3O4中,Fe、O 2、Fe 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A321 B5616 232 C5632232 D168642323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 分别表示 A、B、C 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 前。
18、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课时)【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 )A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C 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 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D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A11 B12 C38 D3113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6g 氢气和 2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B9g 氢气和 9g 氧气反应生成 18g 水C1g 氢气和 8g 氧气。
19、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十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0 分钟 4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B.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水分解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D.12 g 碳在 40 g 氧气中充分燃烧,一定能生成 52 g 二氧化碳2.(2013陕西检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
20、第二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同步练习1某研究小组查阅了厦门 2001 年海洋环境公报得知:厦门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COD)、磷氮、油类、铅和汞等,其中 COD 是指一定量海水与高锰酸钾或 K2Cr2O7 发生氧化反应时所用高锰酸钾或 K2Cr2O7 的量。据此回答:(注 Cr 是铬元素的元素符号)(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_。(2)受污染的海水含有 X 物质,它与 K2Cr2O7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5K2Cr2O7+20H2SO76CO 2+5K2SO4+5Cr2(SO4)3+23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3)根据你的观察和调查指出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4)海水是资源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