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学案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测定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2 理解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学习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预习导学】1 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和 均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教学过程】一 定量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1、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2、提出猜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 ,猜想的依据是
2、。3、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实验探究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1)氢氧化钠溶液颜色: 硫酸铜溶液颜色: 。(1)反应观察到的现象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结论: 。实验探究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 。(2)锥形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结论: 。4、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 。思考:如果将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在敞口锥形瓶中进行,结果会怎么样了?。5、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在化学变化前后, 。例:aI+5H2SO4 = 4I2+4
3、X +H2S +4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X 的化学式( )ANa2S BNa2SO3CNaOH DNa2SO4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变 一定不变的 可能改变的二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1 如何表示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像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 P 为例: 4P + 5O 2 2P2O5点 燃 = = =431 532 2142(1)_(2)_(3)_3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1)_大理石 稀盐酸澄清石灰水(2)_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写配注)书写步骤: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
4、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注意:不能改动化学式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如把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注:(1)如果化学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在该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如果生成物中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则在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2)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时,气体生成物中就不需注“”;同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不溶于水的固体时,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例: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MgO2MgOBC
5、a(OH)2 Na2CO3CaCO32NaOHC2FeHCl 2FeCl3 3H2 DCO2CO2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1镁带燃烧: _2铁丝燃烧 _;3磷的燃烧:_4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_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6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_7电解水:_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 3+Cl2N2+NH4Cl观察上式:左边有 3H,右边有 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因此,在 NH3 前配上化学计量数 4,在 NH4Cl 前配上化学计量数 3,即:4NH 3+Cl2N2+3NH4Cl上式中:右边有 3Cl,所以在左边的
6、Cl2 前配“3/2”(使 Cl 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 4N,右边的 3NH4Cl 中有 3N,所以在 N2 前应配“1/2 ”(使 N 原子数相等),即:4NH3+ Cl2 N2+3NH4Cl1上式两边分别乘以 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 3+3Cl2=N2+6NH4Cl(2)观察法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 1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 NH3+O2NO+H2ONH3 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 1;依据“等号 ”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上式中有 1N 和 3H,所以右边的 NO 前面应配“1”(使 N 原子个数相等),H 2O 前面应配“ ”(使 H 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 5O,所以左边的23O2 前面应配“ ”(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45NH3+ O2NO+ H2O,将其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转化为最小整数比:4NH3+5O2=4NO+6H2O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的错误写错物质的化学式;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