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2、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3、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教案9 沪科版九年级上Tag内容描述:
1、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二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2、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3、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学习重难点:1、知道原子的构成。2、知道原子得失电子可以转变成离子。学习重难点: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课前准备教师:。
2、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3)是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离子存在的真实性。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学习重难点: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
3、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通过从微观视角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过程,理解什么样的微粒是分子。3.初步了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即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知道怎样用化学用语表示分子。5.用分子的观点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过程与方法:1.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1.。
4、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
5、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来源:学科网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 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
6、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丰县实验中学 赵仁俊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提出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基础上,对物质构成奥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故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巩固学生已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性质,使他们理解物质的可分性,即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而分子可再分为原子,原子可再分为质子、中子、电子。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二、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
7、1,第二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课时,原子的构成,2,粒子散射实验,说明:粒子带正电,且一个粒子质量远小于一个金原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3,现象1:大多数不偏转 原子内有较大空间,现象2:小部分稍微偏转 原子核附近受静电 排斥,现象3:极小部分弹回 正好撞击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说明:原子中间有个很小原子核,它质量 相对较大,说明:原子核外有个较大的空间,4,原子内部的空间“很大”,原子,5,思考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6,氦原子(粒子)的原子构成,+,不带电,7,思考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1个质子。
8、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2、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物质无限不可分的观点。学习重难点: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学习重难点: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课前准备1、常见三种原子的质量测定值。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模型图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原子的。
9、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构成物质微粒的性质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重点 微粒的性质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难点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 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验与探究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预习与检查1、许多实验表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_构成的。2、走进花园,闻到花香;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_3、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总体小于 100mL 说明_。思考:物质可分吗?。
10、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知道分子、原子具有的共性和特性3、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教学过程】活动探究一: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情境创设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一样吗? PPT苯分子、硅原子、铁原子、氧分子。
11、课题 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4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4)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理解物质的微粒性;(3)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
1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
1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简案沪教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分子、原子的微粒特性。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4、初步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能力目标:5、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情感目标:6、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重点难点】1、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实质。2、对原子的结构认识,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手段】模型展示、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引入) 一组奇妙的图片说明宏观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师) 介绍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并说明它很小。
14、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2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 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重点 分子、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 分子、原子的联系与区别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验与探究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教学过程预习与检测1、科学家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 。有的物质有原子构成,如金刚石由_构成;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食盐是由_构成的;还有的物。
15、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
16、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
17、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4 课时课题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2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相对分子质量重点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难点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教法及教具 分析与讨论 练习与巩固 交流与展示 实验与探究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过程1、_ _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分子质量是_ _。一、原子的质量讲解:原子虽然很小,但是却有一定的质量。例如: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 4.4828*10-26kg,一个氟原子的质量是3.156*10-26kg,一个钠原子。
18、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3、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5、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6、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知识结构】1、 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2、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
19、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通过“原子。
20、课题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型 新授 时间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学会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品德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构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品德重点难点关于微粒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