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 第 15 周第_课时课题 怎样描述力 课型 新授课标与教材课标 : 课标要求了解力的三要素,单位。能用示意图描述力教材分析:教材在第一节介绍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交流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
1.1 单元综合 学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Tag内容描述:
1、备课人: 第 15 周第_课时课题 怎样描述力 课型 新授课标与教材课标 : 课标要求了解力的三要素,单位。能用示意图描述力教材分析:教材在第一节介绍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交流和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归纳出力的三要素。然后,从量度力的大小出发,引出和介绍力的单位“牛顿”,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具体感知 1N 的大小。最后,介绍力的示意图,完成“如何描述力“这个主题。教学重点:1 力的三要素及单位;2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1 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 。
2、第六章.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目标1、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2)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2难点弹簧测力计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个、弹簧、直尺。教学过程1 弹力演示实验:当用手拉弹簧时,弹簧有什么变化?生:被拉长,发生形变问。
3、一、学习目标:1、能记住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能说出什么是惯性,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会运用物体的惯性解 释惯性现象。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理解物体的惯性。三、课前:预习内容 及要求(一) 、知识回顾:(二)问 题探究:1、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是说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速度加快、减慢或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力和运动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请你回忆力的作用效果: , 。2、请你动手:在课桌上。
4、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 学习目标 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合作探究 一、力是什么活动 1: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看哪一小组举的事例多:包括人对物体、物体对物体的力)如: 人 推 车推土机 推 土根据列举的有关力的事例,并结合课本 78 页插图 5-1,你能找出这些力现象中的有哪些共同点吗?根据你的分析,能给力下个定义吗?力是 。想一想:1 、单独的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2 、不接触的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
5、沪科版 8.6.1 力 教学目标:1、 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2、 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 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难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足球比赛的片断录像。实验器材:条形磁体 11 个、小车 22 个、气球 30 个、乒乓球(11 个) 、橡皮泥(1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力的存在学生搬书,谈感受。引出什么是力。二、归纳概括力的概念学生练习实际列举生活中有。
6、学习目标:1、理解合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2、通过实验探究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况。学习重难点:同一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的计算。来源:学科网 ZXXK学习过程:一、复习预习展示: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因素,即:力的 、 和 。二、合作探究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探究 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来源:Z&xx&k.Com求几个力。
7、一、学习目标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 3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二、预 习提纲 三、重点学习 (一)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空气) ,这些空气同样因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_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表面就产生了_,而且与液体一样,在大气层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证明其存在的例子有_来源:学.科.网 Z.X.X.K【说明】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但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还说明大气压很大(二)测量大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 1、利用。
8、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难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足球比赛的片断录像。实验器材:条形磁体 11 个、小车 22 个、气球 30 个、乒乓球(11 个) 、橡皮泥(1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力的存在学生搬书,谈感受。引出什么是力。二、归纳概括力的概念学生练习实际。
9、知识再现一、力以及力的三要素记一记:1、力是_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_(2)力可以改变 _。2力的三要素是_、_、_,力的单位是_。做一做:3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_,这是因为_对_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4人在水中游泳时,受到水的阻力,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_,受力的物体是_。5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将_,因为墙对他也有_。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记一记:1、物体发生_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_、_实质就是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_。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0、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知识与技能 感受重力,知道重力的施力者,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学会制作重垂线,并能利用重垂线解决实际问题。我的困惑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我 的 目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了解自然界的重力现象,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重力的大小与质。
11、【学习目标】1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重难点】来源:Z*xx*k.Com正确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2 、二力平衡条件的得出。【 学习过程】一、复习展示:二、预习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有矛盾吗?三、合作探究探究 1 :认识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来源:学科网 ZXXK1、 阅读课本 P135图 7-18、图 7-19、图 7-20,思考来源:Z_xx_k.Com静止的杯子。
12、一、学习目标:1.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并且会应用解决简单问题。2.会说出飞机的升力产生的原因。二、学习探索:【问题一】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动手做做:预习课本 P91 页下面“探究”取两张纸如图所示,向中间吹气,看是否能把两张纸分离开。现象在吹起的过程中越吹两张纸 。分析在吹气的过程中,使纸里面的空气的流动 ,(“加快”或“减慢” ) ,从而使这里空气对纸张向外的压强(“大于”或“小于” )外面空气对纸张向里的压强。2.如图:在漏斗的下方放置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着它,从上方向下吹气,手指离开,乒乓球会向下落。
13、 机 械 与 人 教 学 的 几 点 感 悟 与 建 议 机 械 与 人 是 沪 科 版 八 年 级 物 理 力 学 的 最 后 一 章 内 容 , 本 章 也 是 力 学部 分 的 重 点 内 容 。 在 每 年 中 考 中 本 章 考 点 占 较 大 比 例 , 同 时 这 部 分 内 容 与 我们 的 生 活 生 产 实 际 紧 密 联 系 在 一 起 ,要 让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真 正 达 到 学 以 致 用 .笔 者 通 过 多 年 的 教 学 实 践 , 有 以 下 一 些 感 悟 和 建 议 , 便 于 和 大 家 相 互 切 磋 和探 讨 。一 、 创 设 情 境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
14、小粒子与大宇宙,从,微小的粒子,无垠的宇宙,到,物质以各种形态展现着,走进微观,自然的尺度,浩 翰 的 星 空,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古人的思索,古希腊人的四元素说,我们祖先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水、火、土、气,DNA生物大分子结构模型,水分子模型,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 做多原子分子而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 单原子分子,汤姆生与枣糕模型,枣糕模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与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结构示意图,原子核是。
15、力与运动复习,一、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较大,较小,最小,较小,较大,最大,较快,较慢,最慢,较短,较长,最长,?,若阻力更小,阻力为零会是什么情况呢?,实验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若阻力为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将 ,,物体运动的方向将 ,,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静止,那么将 。,不变,不变,保持静止,总结一下:,若阻力为零,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怎样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重点难点解析,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
16、第六章 力与运动讲评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加强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2 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与状态分析。3 加强对惯性现象解释步骤的训练。4 运用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 系,并会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个体纠错:依据参考答案,针 对自己的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纠错有困难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向老师请教。附:参考答案 填空题:1、2、4、8 略。3、 灰尘 5 重力、5N、竖直向下;弹簧拉力,二力平衡,5N,竖直 向上。 6,10 4、10 4竖直向上。7、重力, 支持力,平衡力。9、200、490、200。10、23、7、F 1、 。11、惯性、重。
17、课题: 第四章 多彩的光复习备课人 备课日期 2011.11.3 教案编号 3来源:学科网学习目标来源:学科网 ZXXK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形成网络,熟练掌握光的三大传播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独立复习总结 15 分钟,交流 5 分钟,练习 20 分钟,交流总结 5 分钟情感与价值:通过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 课时教材来源:学科网分析与教法设想本章内容在各地中考中均有出现,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应。
18、复习:机械与人NO:教学目标1.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根据力作出力臂;知道滑轮的实质,及它们的特点;知道做功的必要因素及计算功的公式;知道功率及其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并知道决定动能、势能的相关因素。2. 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实际的问题,确定滑轮组承担物重的段数n,进行有关计算。能利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问题。合理利用机械能。3. 复习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验及从实验中归纳实验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重点杠杆平。
19、 一、知识再现 (一) 、力以及力的三要素记一记:1、力是_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_(2)力可以改变 _。2力的三要素是_、_、_,力的单位是_。做一做:3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疼痛,这是因为_对_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4人在水中游泳时,受到水的阻力,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_,受力的物体是_。(二)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记一记:1、物体发生_而产生的力叫弹力。通常所说的_、_实质就是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_。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_。
20、第九章 机械与人复习导学案【知识再现】请同学们课前完成同步探究第 44 页的知识梳理部分。【展示交流】例1、下列关于力F 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例 2、判断下面几种情况,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推汽车,汽车没有被推动B.用力提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重物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C.沿着斜面将木箱拉到顶端D.由于惯性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 3、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A、自由下落的雨滴 B、水平行驶的汽车 C、向上投出的篮球 D、向坡底滑行的小车【拓展提升】1、(2007 临沂中考题)小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