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百花齐放 文档编号:9487365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 学毕 业 论 文题 目: * 学 生 姓 名 : * 指 导 老 师 : * 学 院 : * 专 业 班 级 : * 完 成 时 间 : *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状况的调查研究摘 要:采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学生调查问卷” 、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教师调查问卷” ,调查了广安市邻水县 104 名学生和 25 名教师,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且学生提问的状况与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和方式有关;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家庭教育影响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于学生提问的难度不同,教师应对方式差异较大;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地域有关,教育存在不公平性对此

2、,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要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多启发,多探究;要鼓励学生质疑;教育部门应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将城市中的优秀骨干教师与乡镇上的骨干教师进行置换教学,以带动乡镇教育共同发展,尽量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调查研究1 引言何谓提问?从广义上讲,任何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语句 1,也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做出回答反应的刺激都是提问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P.R.Halmos 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所以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

3、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课堂交流的重要方式 2通过对近几年的文献分析,发现课堂提问的研究有很多如朱大禹认为提问的策略应该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3;陈习理提出要做到有效的提问还必须注意提问的艺术 4;课堂提问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指导度,旨在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有效的教学 5,朱凌云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索提出,数学课堂上的提问主体仍然是教师,学生很少有提问的机会 6这些研究几乎都偏向于教师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很少有学者提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提问进行调查2 研究过程2.1 调查方式2.1.1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是

4、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问卷分为两类,一类学生调查问卷,共设 6道选择题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有些文字不熟悉或对语言的理解不够透彻,采用的是现场读问卷,并加以解释的方式进行调查另一类是教师调查问卷,共设 7道选择题对邻水县合流中心小学和邻水县第三小学的低年级数学教师进行调查,教师问卷发放 25份,收回有效问卷 25份.根据研究,需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是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课堂上,为了最真实地体验与感受小学数学教师究竟是如何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从 2013年 9月至 11月专门去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对所听取的几十节课进行笔

5、录,掌握了大量反映教学实际的资料,以便于笔者对课堂观察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2 调查样本的选取本次调查选择的样本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影响的因素包括地域、学校和教师本身由于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提问方式,所以,选择样本总的标准是要城乡结合,这样,更能够发现问题,保证信度与效度但鉴于时间及其它一些客观原因,本研究所取样本主要来源于广安市邻水县的小学样本的具体抽取考虑以下因素(1)学校的选择根据实际办学情况,本研究选择的学校为城市学校邻水县第二小学和邻水县第三小学、乡镇学校邻水县合流中心小学和邻水县坛同中心小学(2)学生的选择根据本研究的实际需要,所选

6、择的学生样本主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心理发展过程,从邻水县第三小学和合流中心小学 12年级每个年级分别抽取一个班,每班中按学业成绩分成学优生、中等生、潜质生三类,再分类按百分比随机抽取,然后根据需要随机在各类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抽取有效调查问卷作为样本(3)教师的选择教师的选择主要按照教师教龄来划分,将教师按教龄分为如下三段:12 年、35 年、69年、10 年以上2.2 调查对象2.2.1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我国,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通常把学生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一岁);婴儿期一般在家庭或托儿所(一岁至三岁):幼儿期一般在幼儿园学习(三至六岁);童年期一般在小

7、学学习(六至十一二岁);少年期一般在初中学习(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青年早期一般在高中学习(十五六岁至十七八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好奇心强、好动、喜欢模仿,具有直观具体、形象明了等思维特点意志力很薄弱,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往往就会动摇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7这个时期,儿童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们并期望他们完成的任务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或其他集体中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就有利于儿童养成勤奋进取的人格,而其中的挫折失败则导致了自卑感所以教师对学生提问方式的应对方式,

8、将对他们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2.2.2 小学数学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直接或间接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8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教书育人,热爱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而小学数学教师的观察能力敏锐精细,具备逻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常常运用范例式和发现式教学模式3 数据统计与分析3.1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状况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状况涉及了学生的提问频率、面对与教学明显相关问题提问、面对与教学不明显相关问题提问、面对与教学不相关问题提问

9、四个方面内容, 依次编为QA1、 QA2、 QA3、 QA4、调查统计数据见表 1从集中程度来看,学生对不同类型提问的偏爱程度存在差异,但均值都在 2.49以上,标准差比较小,且众数、中位数都为 3,可见,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问且比较集中;从数据的偏度来看,四个问题的偏度值都小于 0,有的甚至达到-1.845,说明在学生在课堂提问的程度的分布中,负偏差数值较大,即和正态分布相比较,喜爱程度较高的人比较多;从数据的峰度来看,其峰度值都小于 3,表示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频率较集中比正态分布的高峰更为平缓,进一步说明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提问 表 1 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程度统计量表QA1 QA2 QA3 QA4

10、有效 102 103 104 103N缺失 2 1 0 1均值 2.5354 2.4951 2.5192 2.5243中值 3.0000 3.0000 3.0000 3.0000众数 3.00 3.00 3.00 3.00标准差 .37315 .77805 .75016 .82658偏度 -1.845 -1.130 -1.192 -1.247偏度的标准误 .271 .238 .237 .238峰度 1.438 -.384 -.155 -.350峰度的标准误 .535 .472 .469 .472注: 3-经常; 2-偶尔; 1-从不通过图 1,可更为直观地看出,学生在课堂提问的四个方面,学生“

11、经常提问”的比例均超过了 60%,学生“经常提问”情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面对与教学不相关问题、面对与教学明显相关问题、面对与教学不明显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对与教学不相关的问题更感兴趣,而面对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他们常常意识不到问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在调查中,学生“经常提问”与教学不相关问题的比例最高,接近 75%,说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很容易因为其他的事物转移注意力,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8,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 1 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状况统计图3.2 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学生的家庭环境的关系对学生问卷 5、6 题的数据(图 2) ,将学生的家庭环境分为城市和乡镇

12、,提问类型有教学相关性大、教学相关性小、无教学相关性从图 2可以看出,家在城市的学生提出的与教学相关性大的问题较多,而乡镇的学生提出无教学相关性的问题较多,可见,家庭的地理位置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是与家庭的地理位置有关的,而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会对学生的提问意识造成较大影响图 2 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家庭环境统计图为了看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问题类型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问题类型与家庭环境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表 2可以明显的看出,双侧显著性检验 P=0.0290.05,具显著的相关性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家庭环境存在正相关,家庭在越发达

13、的城市,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意识越强烈,提问的有效性越大;反之,家庭在越落后的乡镇,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意识越弱,提问的有效性越小可见,家庭的地理位置不同,影响了学生在家庭受教育的程度,从而影响学生的提问意识 表 2 学生的提问类型与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关性问题类型 区域Pearson 相关性 1 .215*显著性(双侧) .029问题类型N 104 104Pearson 相关性 .215* 1显著性(双侧) .029区域N 104 104*.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3.3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态度及与学生提问状况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的态度涉及了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是否支

14、持学生提问与教学明显相关问题、是否支持学生提问与教学不相关问题三个方面内容, 依次编为QB1、 QB2、 QB3,调查统计数据见表 3从集中程度来看,教师很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均值为 2.71,标准差比较小,且 众 数 、 中 位 数 都 为 3, 可 见 , 教 师 支 持 学生 提 问 与 教 学 明 显 相 关 问 题 是 比 较 集 中 的 ; 从 数 据 的 偏 度 来 看 , 是 否 给 学 生 提问的机会和 是否 支 持 学 生 提 问 与 教 学 明 显 相 关 问 题 的 偏 度 值 都 小 于 0, 最 小 的 达 到 -1.800, 说 明 在 教 师 在

15、 课堂 支 持 学 生 提 问 的 程 度 的 分 布 中 , 负 偏 差 数 值 较 大 , 即 和 正 态 分 布 相 比 较 , 给 学 生 提问的机会、 支 持 学 生 提 问 与 教 学 明 显 相 关 问 题 的 教 师 比 较 多 ; 从 数 据 的 峰 度 来 看 , 其 峰 度 值 都 小 于3, 表 示 支 持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提 问 的 频 率 较 集 中 比 正 态 分 布 的 高 峰 更 为 平 缓 , 进 一 步 说 明 学 生教 师 支 持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勇 于 提 问 表 3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态度统计量表QB1 QB2 QB3有效 23

16、 24 24N缺失 1 0 0均值 2.6667 2.7083 2.0833中值 3.0000 3.0000 2.0000众数 3.00 3.00 2.00标准差 .63702 .55003 .50361偏度 -1.794 -1.800 .196偏度的标准误 .472 .472 .472峰度 2.204 2.676 1.463峰度的标准误 .918 .918 .918注: 3-支持; 2-不支持也不反对; 1-反对通过图 3,可更为直观地看出,教师给学生机会提问和教师支持学生提问与教学明显相关问题的比例均接近于 80%,教师“支持提问”情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是否支持学生提问与教学明显相关问题

17、、是否给学生的机会提问、是否支持学生提问与教学不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提与教学不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往往持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约占 75%,即使学生提问与教学内容不相关,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提问,说明学生思考了,大部分教师不会扼杀学生的提问只有接近 10%的教师可能因为课程较紧、时间不够才会对学生提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表示反感图 3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态度统计图笔者在处理数据时发现,学生的提问状况和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态度有关,因此笔者选择表 1中的 QA2、QA4 和表 3中的 QB2、QB3 进行双变量分析,得到表 4通过表4,QA2 与 QB2之间的 P=0.0000.01,在 0.01

18、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Pearson 系数为正,且达到了 0.863,相关性非常大,为正相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相关问题越表示支持,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越喜欢提相关的问题反之QA4 与 QB3之间的 P=0.0050.01,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Pearson 系数为正,且达到了 0.544,相关性比较大,为正相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不相关问题表示越反对,那么学生在课堂上越不喜欢提不相关的问题表 4 相关性输出表QA2 QA4 QB2 QB3 Pearson 相关性 1 .397* .863* .126显著性(双侧) .049 .000 .549QA2N 25 25 25

19、25Pearson 相关性 .397* 1 .315 .544*显著性(双侧) .049 .125 .005QA4N 25 25 25 25Pearson 相关性 .863* .315 1 .555*显著性(双侧) .000 .125 .004QB2N 25 25 25 25Pearson 相关性 .126 .544* .555* 1显著性(双侧) .549 .005 .004QB3N 25 25 25 25QA2 QA4 QB2 QB3 QA2 Pearson 相关性 1 .397* .863* .126显著性(双侧) .049 .000 .549N 25 25 25 25QA4 Pears

20、on 相关性 .397* 1 .315 .544*显著性(双侧) .049 .125 .005N 25 25 25 25QB2 Pearson 相关性 .863* .315 1 .555*显著性(双侧) .000 .125 .004N 25 25 25 25QB3 Pearson 相关性 .126 .544* .555* 1显著性(双侧) .549 .005 .004N 25 25 25 25*.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3.4 教师应对学生提问与教学相关问题的方式教师应对学生提与教学相关问题的方式涉及学生所提问题的难度,分为:难度较大、难度

21、适中、难度较小三个方面内容,依次编为 QC1、QC2、QC3,调查统计数据见表 5从集中程度来看,教师对学生所提难度不大且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均值高于 2.625,标准差比较小,且众数、中位数都为 3,可见,教师对学生所提难度不大且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解决方式是比较集中的;从数据的偏度来看,教师对学生所提难度不大且与教学相关的问题的偏度值都小于 0,说明在教师支持学生提问程度的分布中,负偏差数值较大,即和正态分布相比较,教师对学生所提难度不大且与教学相关的问题的方式中,引导或鼓励再思考比较多表 5 教师应对学生提与教学相关问题的方式统计量表QC1 QC2 QC3有效 24 24 24N缺失 0 0

22、0均值 1.6667 2.6250 2.7917中值 1.5000 3.0000 3.0000众数 1.00 3.00 3.00标准差 .76139 .57578 .41485偏度 .669 -1.281 -1.534偏度的标准误 .472 .472 .472峰度 -.896 .859 .377峰度的标准误 .918 .918 .918注:3-引导或鼓励再思考; 2-请其他学生帮助; 1-自己直接解决通过图 4,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对于学生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50%的教师选择自己直接解决,35%的教师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只有 15%的教师会引导或鼓励再思考问题难度较大,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不是很现

23、实的,除非有足够的时间,而对于课堂教学,要用充足的时间去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现实的,教师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对于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30%的教师选择引导或鼓励再思考,65%的教师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只有 5%的教师自己直接解决问题难度适中,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更偏向于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例如,在“6、7 的加减法”课堂上,学生问:为什么 4+2=6?教师是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的这个问题难度适中,只要学生对数的组成进行回忆就能明白为什么 4+2=6了而对于学生提出难度较小的问题,80%的教师是引导或鼓励学生再思考难度较小的问题往往是由基础知识所衍生的问题,所以教

24、师引导或鼓励学生再思考,去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图 4 教师应对学生提与教学相关问题的方式统计图3.5 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教师教龄、地域的关系为了探究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区域是否有关,与教师教龄是否有关,笔者采用了 SPSS Statistics的偏相关分析,表 5的上半部分显示: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地域之间的 Pearson相关系数为 0.646,相关性较大,且其在双侧显著性 0.0070.05上显著,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时,在城市的教师更偏向于引导或鼓励学生多思考,偏向于素质教育,而乡镇的教师更偏向于请其他学生帮助或者直接解

25、决笔者认为,由于教师、学校的地域差异,影响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使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性表 6的下半部分给出了含控制变量方式和教师教龄的偏相关分析结果由表可以明显看到,在剔除控制变量地域的影响后,教师教龄与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提问的方式间的偏相关系数为 0.273,显著性水平为 0.207,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与教师教龄无关表 6 相关性输出表控制变量 教龄 方式 地域相关性 1.000 -.210 .129显著性(双侧) . .314 .549教龄df 0 23 22相关性 -.210 1.000 .646*显著性(双侧) .

26、314 . .007方式df 23 0 22相关性 .129 .646* 1.000显著性(双侧) .549 .007 .-无- a地域df 22 22 0地域 教龄 相关性 1.000 .273显著性(双侧) . .207df 0 21相关性 .273 1.000显著性(双侧) .207 .方式df 21 0a. 单元格包含零阶 (Pearson) 相关*.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4 建议 4.1 教师面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要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9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27、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但如果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不解决,就会堵塞在学生的心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问题,教师应以肯定赞许的态度去爱护和尊重每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教师尊重赞赏、真诚的态度也会给他莫大的鼓励,使他热情百倍地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突发提问表现出反感的态度,势必会打击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和积极性4.2 教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多启发,多探究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素质教育仍旧没有真正实

28、施在我国中小学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乡镇要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方式,多启发学生,多引导学生启发诱导原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为中国大教育家孔子首创,其思想要义首先体现在他的经典性论断中,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 , 则 不 复 也 ”10其 原 则 是 “要 求 教 学 能 引 起 学 生 的 兴趣 和 动 机 ,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 引 导 学 生 通 过 观 察 、 阅 读

29、 、 思 考 , 独 立 地 分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 从 而 发 展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11 对于难度较小和难度适中的问题,教师都应该启发学生去解决问题,难度较小的问题往往是基础知识衍变而来,引导学生去解决,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在时间和其他条件的允许下,教师可以以较有意义的问题为题,组织探究性课程,要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124.3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更有效的思考者和学习者?教学生提出问题 ”9新课程倡导开放的课堂教学,但我们现在的学生许多还是“唯书是从,为“师命”是从

30、,不愿意也不想去质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质疑不仅是提出问题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同学回答的问题进行辨析,对于书本上的结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对于老师的方法或说法敢于质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要认真对待,相信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不断地质疑、探究,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为活跃,从而插上创新的翅膀4.4 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应对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方式是与地域有关的,可以推测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是与地域有关的所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推进城乡教师的交流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在进行“青年骨干教师下乡支教”的活动,将城市中的优秀骨干教师与乡

31、镇上的骨干教师进行置换教学,以带动乡镇教育共同发展,减小城乡教育差距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应大力提倡【参 考 文 献】1 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数学教育学M南京: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242 朱永新中国新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3 朱大禹数学课掌提问的策略J江苏教育,2006(3):884 陈习理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9):1765 孙祥金评价课堂提问的两把“尺子”J四川教育,2007(1):316 朱凌云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8):6377 李建新,杜高明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1338 陈理宣教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188-1899 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5):84.10四书百话注解上册论语M长春:长春古籍书店影印,1982:77.11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9l:29012 JackieAcree Wash,Beth Dankert Sattes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