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小鹿的玫瑰花是新课程(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又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其主要内容是:美好的春天,小鹿种了一丛玫瑰,它精心管理“他常常去松土、浇水。”可当玫瑰开花的时候,小鹿却跌伤了脚不能走动,没有看到玫瑰花,鹿弟弟替哥哥惋惜。当又听到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鹿弟弟又高兴的说:“哥哥的玫瑰花没有白栽”。课文从“白栽”到“没有白栽”这两句话中引发学生对课文深刻含意的思考。根据教材特点,单元目标及课时安排,我制定了小鹿的玫瑰花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认知目标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读懂课文。 2、能力目标:凭借课件,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
2、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3、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为别人创造快乐,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教具准备 教学资源库课件,一束玫瑰花,小鹿、黄莺、微风的头饰。 【说过程】(一)激趣导入一开课,我就用一束玫瑰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还将此当作“奖品”要送给最聪明的小朋友。这样把孩子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接而引出,去听听小鹿和玫瑰花之间有趣的事,激发了学生读文探究的欲望。(二)借助教学资源库资源,复习巩固生字词。“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所认识的生字宝宝还想和你们见见面呢!请看,它们还带来了它们的朋友,认识吗?”通过简单的导语,让学生随着多媒体课件复习生字词。设
3、计这一环节达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因为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有意记忆弱,学习过的生字要通过多次再现,才能巩固。(三)感知全文,交流感受。“小朋友,词语掌握得那么好,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很棒!”这样的过渡让学生感受到了取得成功的喜悦,为他们学习下面的课文添加了兴奋剂。接着让学生带着“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再交流彼此读文后的感受。(四)借助远程资源课件,深入读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白栽”和“没有白栽”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针对学生的汇报, 多媒体出示有关的句子: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
4、,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让学生分成两组讨论:小鹿的玫瑰到底是白栽还是没有白栽?(板书:白栽 没有白栽)然后交流讨论的结果。这样就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合作交流,探究,练习。通过学生的汇报,理解了“惋惜”的意思,并结合实际让学生说说有没有什么事惋惜过?谁为你惋惜过?从而用“惋惜地”训练说话,顺利地完成了课后的训练。从学生的汇报中,知道了小鹿为了照料这些玫瑰花做了辛苦的工作,可美丽的花儿它没看到,的确可惜。接而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通过学生反复读去体会小鹿当时难过的心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惋惜”牵动全篇,为什么惋惜?惋惜些什么?以此层层推进,对话文本,读说想议,情趣盎然。 这部分中有
5、一个词“花骨朵”学生不好理解,我利用了课件,出示很多“花骨朵”的图片,这样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指出“骨”是一个多音字,这个字学生写错较多,所以我利用课件再次复习了“骨”的笔画笔顺。 在讨论玫瑰花没有白栽环节中,学生找出具体的句子汇报,玫瑰花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这别人就是黄莺和微风。我便让学生找出黄莺和微风的话,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这样反复读,读出小鹿的玫瑰花给他们带来的花香和快乐。因为朗读训练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老师的相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指导,能更有效地提高朗读能力。接着我抓住了黄莺和微风的话
6、进一步拓展文本, “还有哪些小伙伴看到玫瑰花或闻到它的香味,他们会说些什么?”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孩子们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当学生纷纷发言说出各种小动物之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玫瑰盛开的画面,画面上还有小动物的身影”并相机在上面出示:( )飞来了,它说:“( ) ”这一环节的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心理感受,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型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五)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理解课文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朗读。从读中体会情感。分角色朗读,表演读,这是深化阅读的“验方”,也是学生非常喜爱,非常投入的阅读形式。 (六)总结升华,品读育德 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适时把板书补充完整(白栽?没有白栽!玫瑰糠疹症状)小鹿的玫瑰花给别人带来了快乐,不仅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多媒体相机出示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利用这一名言,告诉学生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为身边的人送去幸福和快乐,这样,自己也就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你觉得你能为别人送去哪些快乐?这一拓展延伸,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