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936617 上传时间:2018-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十七 原电池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要考查原电池机构、原电池工作原理、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新型化学电源。1 【2018 新课标 3 卷】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 2 与 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 Li2O2x(x =0 或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2O2x=2Li+(1 )O2x22 【2018 新课标 2 卷】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 Na-CO2 二次电池,将 NaClO4 溶于有

2、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 向负极移动4B 充电时释放 CO2,放电时吸收 CO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2CO +C23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Na疯狂专练十七原电池3 【2018 新课标 1 卷】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 CO2+H2S 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 CO2 和H2S 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 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 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EDTA-Fe2+-e=EDTA-Fe

3、3+ 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阴极的电极反应:CO 2+2H+2e=CO+H2OB协同转化总反应:CO 2+H2S=CO+H2O+S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石墨烯上的低D若采用 Fe3+/Fe2+取代 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4 【2018 北京卷】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3%NaCl 溶液) 。 在 Fe 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可以判定 Zn 保护了 FeB对比,K 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

4、C验证 Zn 保护 Fe 时不能用 的方法D将 Zn 换成 Cu,用的方法可判断 Fe 比 Cu 活泼5 【2018 天津卷】CO 2 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O 2 辅助的 AlCO2 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4 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 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 2+6e=6O ;6CO 2+6O =3C2O ;反应过程中 O2 的作用是_。2 2 24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1.【2018 江西临川二中高三第 5 次考试】有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

5、度时,通过传感器将其显示出来。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2O3-Na2O,O 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 b 流向电极 aB电极 b 是正极,O 2-由电极 a 流向电极 bC当固体电解质中有 1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 4molD电极 a 的反应式为 CH4+5O2-8e=CO +2H2O232.【2018 郑州高三 1 月一模】如图所示是一种正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 Na2S2 和 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 Na2S4 和 NaBr。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3NaBr-2e=NaBr3+2Na+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Na2S2-2e=Na2S4+2Na+C放电时,Na +经过离子交换膜,由 b 池移向 a 池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 2.24L H2 时,b 池生成 17.40 g Na2S43.【2018 湖南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联合考试】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 Li2CO3 和 K2CO3 为电解质,以 CH4 为燃料,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 a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CO 向正极移动23C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D此电池在常温

7、下也能工作4.【2018 安徽联考】用氟硼酸(HBF 4,属于强酸) 代替硫酸作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使铅蓄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时的性能更优良,反应方程式为 Pb+PbO2+4HBF4 2Pb(BF4)2+2H2O,Pb(BF 4)2 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PbO2+4HBF4-2e=Pb(BF4)2+2BF +2H2O 4B充电时,当阳极质量减少 23.9g 时转移 0.2mol 电子C放电时,PbO 2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D充电时,P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4H+2e=Pb2+2H2O5.【2018 广西柳州毕业班摸底考试】某课外

8、小组运用电化学原理合成氨,其装置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b 极表面 H2 和 CO 均被氧化B该电池工作时,H +由 b 极区迁移至 a 极区Ca 极的电极反应为 N2+6H+6e=2NH3Db 极区发生反应 CO+H2O=CO2+H26.【2018 武汉 5 月调研】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装置现象 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铁片所在的烧杯,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 KSCN 溶液检验铁片、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C铁片、的腐蚀速率相等D “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铁片均未被腐蚀7.【2018 南昌 3 月联

9、考】铝-空气燃料电池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装置如图所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消耗氧气 22.4L(标准状况) ,有 4mol OH从左往右通过阴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电解池阳极区的电解质溶液中 c(OH)逐渐增大C放电过程的负极反应式:Al+3OH -3e=Al(OH)3D充电时,铝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8.【2018 阜阳二模】利用如图所示电池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 CO2 转化为燃料气体 CO,其中含有的固体电解质能传导质子(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有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a 电极表面的反应为 4OH-4e=2H2O+O2C该装

10、置工作时,H +从 b 电极区向 a 电极区移动D该装置中每生成 2mol CO,同时生成 1mol O29.【2018 洛阳调研】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LixC+Li1-xCoO2 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 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 +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如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10.【2018 乐山第二次质检】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钾(K 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 1 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该电池

1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维持电流强度为 1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 Zn 的质量约为 g(已知 F=96500Cmol-1,结果保图 1 图 2留小数点后一位)。盐桥中盛有饱和 KCl 溶液,放电时此盐桥中氯离子向 (填“左”或“右”) 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放电时钾离子向 (填“左”或“右”)移动。图 2 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2)有人设想以 N2 和 H2 为反应物,以溶有 A 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 3 所示,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式是 ,A 是(填名称)。图 3(

12、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 CO 的浓度,其装置如图 4 所示。该电池中 O2-可以在固体介质 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 O2-的移动方向为 (填“从电极 a 到电极 b”或“从电极 b 到电极 a”),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 。图 4一、考点透视1.【答案】D【解析】A题目叙述为:放电时, O2 与 Li+在多孔碳电极处反应,说明电池内,Li +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因为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多孔碳电极为正极,选项 A 错误。B因为多孔碳电极为正极,外电路电子应该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电极(由负极流向正极) ,选项 B 错误。C 充电和放电时电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应该相反,放电时

13、,Li +向多孔碳电极移动,充电时向锂电极移动,选项 C 错误。D 根据图示和上述分析,电池的正极反应应该是 O2 与 Li+得电子转化为 Li2O2X,电池的负极反应应该是单质 Li 失电子转化为 Li+,所以总反应为:2Li+(1 )O2=Li2O2X,充电的反应与放电的反应相反,所以为 Li2O2X=2Li+(1 )O2,选项 D 正x2 x2确。2.【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可以看作是放电的逆反应,据此解答。A. 放电时是原电池,阴离子 ClO 向负极移4动,A 正确;B. 电池的总反应为

14、3CO2+4Na 2Na2CO3+C,因此充电时释放 CO2,放电时吸收 CO2,B 正确;C. 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是二氧化碳得到电子转化为碳,反应为:3CO 2+4e=2CO +C,C 正确;D. 23充电时是电解,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反应为 2CO +C-234e=3CO2,D 错误。答案选 D。3.【答案】C【解析】A. CO2 在 ZnO石墨烯电极上转化 CO,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O2+2H+2e=CO+H2O,A 正确。B. 根据石墨烯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即得到H2S2e =2H +S,因此总反应式为 CO2 +H2S

15、=CO+H2O+S,B 正确;C. 石墨烯电极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因此石墨烯上的电势比 ZnO石墨烯电极上的高,C 错误;D. 由于铁离子、亚铁离子均易水解,所以如果采用 Fe3 /Fe2 取代 EDTA-Fe3 /EDTA-Fe2 ,溶液需要酸性,D 正确。答案选 C。4.【答案】D【解析】A 项,对比, 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无明显变化,Fe 附近的溶液中不含Fe2+, Fe 附近的溶液中加入 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Fe 附近的溶液中含 Fe2+,中 Fe 被保护,A 项正确;B 项,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Fe 表面产生了

16、Fe2+,对比的异同,可能是K3Fe(CN)6将 Fe 氧化成 Fe2+,B 项正确;C 项,对比 ,加入 K3Fe(CN)6在 Fe 表面产生蓝色沉淀,也能检验出 Fe2+,不能用的方法验证 Zn 保护 Fe,C 项正确;D 项,由实验可知 K3Fe(CN)6可能将 Fe 氧化成 Fe2+,将 Zn 换成 Cu 不能用 的方法证明 Fe 比 Cu 活泼,D 项错误;答案选 D。答案与解析5.【答案】 (1)Al3e =Al3+(或 2Al6e=2Al3+) ;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解析】 (1)明显电池的负极为 Al,所以反应一定是 Al 失电子,该电解质为氯化铝

17、离子液体,所以 Al失电子应转化为 Al3+,方程式为:Al3e =Al3+(或 2Al6e=2Al3+) 。根据电池的正极反应,氧气再第一步被消耗,又在第二步生成,所以氧气为正极反应的催化剂。将方程式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二、考点突破1.【答案】D【解析】类似燃料电池,甲烷在 a 电极失去电子(a 极为负极 ),被氧化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与 O2-结合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H4+5O2-8e=CO +2H2O,故 D 正确;由负极电极反应式可23知,当固体电解质中有 5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 8mol,则当有 1mol O2-通

18、过时,电子转移 1.6mol,故 C 错误;电极 b 是正极,氧气在此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 O2-,O 2-由正极 b 流向负极 a,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负极 a流向正极 b,故 A、B 错误。2.【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放电时电池反应式为 2Na2S2+NaBr3=Na2S4+3NaBr,Na 2S2 在负极失电子,NaBr 3在正极得电子;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以看成原电池负极反应的逆反应,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以看成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A 项,放电时,负极 Na2S2 失电子,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S -2e=S22,错误;B 项,充电时,阳极上 NaBr 失电子转化为 NaB

19、r3,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Br-2e=Br ,错24 3误;C 项,由题图可知 a 为正极,b 为负极,放电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即 Na+经过离子交换膜由 b 池移向 a 池,正确;D 项,产生 H2 的体积没有注明气体的状态,无法进行计算,错误。3.【答案】A【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子流向知,左边电极 a是负极、右边电极 b 是正极,所以 c 是 CH4,d 为空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选项 A 正确;原电池放电时,CO 向负极移动,选项 B 错误;正极上氧气得电子,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3O2+2CO2+4e=2CO ,

20、选项 C 错误;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电池工作需要高温条件,选项 D 错误。234.【答案】C【解析】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Pb-2e=Pb2+,故 A 错误;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Pb2+-2e-+2H2O=PbO2+4H+,当阳极质量增加 23.9g 时转移 0.2mol 电子,故 B 错误;放电时,PbO2+4H+2e=Pb2+2H2O,PbO 2 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增大,故 C 正确;充电时,P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故 D 错误。5.【答案】D【解析】电池工作时,电极 b 处 CO 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CO2,H 2 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H+,选项 A 正确;a极 N

21、2 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 NH3,a 极为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 H+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选项B 正确; a 极为正极, N2 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 NH3,电极反应为 N2+6H+6e=2NH3,选项 C 正确;b 极为负极,CO 和 H2 失去电子被氧化,分别生成 CO2 和 H+,电极反应为 CO+H2O-2e=CO2+2H+,H 2-2e=2H+,选项 D 错误。6.【答案】A【解析】加热铁片所在的烧杯,该烧杯中 Na+和 Cl的自由移动速率加快,两烧杯中产生电势差,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 项正确;铁片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Fe2+,Fe 2+与 KSCN

22、溶液不反应,故不能用 KSCN 溶液判断电池的正、负极,B 项错误;由题给现象知,左图装置未构成原电池,右图装置构成原电池,且铁片作负极,加快了铁片的腐蚀速率,故铁片、的腐蚀速率一定不相等,C 项错误;“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铁片未构成原电池,但两铁片表面均会发生吸氧腐蚀,D 项错误。7.【答案】D【解析】根据题图所示,该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Al+3O2+4KOH=4KAlO2+2H2O,离子方程式为 4Al+3O2+4OH=4AlO +2H2O,其中负极为 Al,电极反应式为 Al-3e+4OH=AlO +2H2O。正极为多2 2孔电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e+2H2O

23、=4OH。标准状况下,22.4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1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即 OH从右往左通过阴离子交换膜,故 A 错误;充电时,电解池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可以看成原电池正极反应的逆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OH-4e= O2+2H2O,阳极区电解质溶液中 c(OH)逐渐减小,故 B 错误;根据上述分析,放电过程的负极反应式:Al-3e+4OH=AlO +2H2O,故 C 错误;充电时,铝电极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D 正确。28.【答案】D【解析】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有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

24、热能,A项错误。根据题图可知,a 电极表面 H2O 被氧化为 O2,a 电极表面的反应为 2H2O-4e=4H+O2,B 项错误。该原电池中,a 电极为负极,b 电极为正极,H +从 a 电极区向 b 电极区移动,C 项错误。该装置中每生成2mol CO,转移 4mol 电子,根据 a 电极表面的反应可知,每转移 4mol 电子,同时生成 1mol O2,D 项正确。9.【答案】B【解析】锂离子电池放电时 Li+(阳离子)向正极迁移,A 项错误;锂硫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锂失去电子变为锂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则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项正确;比能量是指参与电极反应的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放出电

25、能的大小,二者的比能量不同,C 项错误;题图中装置是锂硫电池给锂离子电池充电,D 项错误。10.【答案】 (1)FeO +4H2O+3e-=Fe(OH)3+5OH 0.2 右;左 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24定 (2)N 2+8H+6e=2NH 氯化铵 4(3)从电极 b 到电极 a CO+O 2-2e=CO2【解析】 (1)放电时高铁酸钾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FeO +4H2O+3e-=Fe(OH)243+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 1A,电池工作十分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理论消耗 Zn 的1106096 500质量为 1/265(g)0.2(g)。电池工作时,

26、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氯离子向1106096 500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左移动。题图 2 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该电池的本质反应是合成氨反应,电池中氢气失去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氮气得电子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正极反应式为N2+8H+6e=2NH ;氨气与 HCl 反应生成氯化铵,则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铵溶液。 (3)工作时电极 b 作正 4极,电极 a 作负极,O 2-由电极 b 移向电极 a;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通入一氧化碳的电极 a 是负极,负极上一氧化碳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O+O2-2e=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