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才是硬道理小学数学教材有效性思考摘 要: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其中包含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但是,教材毕竟不是教学设计,更不能够成为教案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千万个具有不同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学生与教师。这使得使用教材的人需要附加上自己的理解、改造以后,才能够合理、有效的在课堂中使用它。关键词: 有效使用 创造使用 简单使用新课程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 ,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那在实践中教师如何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如何才能使教材更加有效呢?我们都知道,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蓝本,其中包含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而在新
2、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材的编制者们更是贯彻“学什么与怎样学是分不开的”这一基本理念,使得教材更蕴涵着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包括活动的题材、素材、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目标。因此,教材的形式朝着教学设计蓝本靠近了一步。但是,教材毕竟不是教学设计,更不能够成为教案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千万个具有不同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学生与教师。这使得使用教材的人需要附加上自己的理解、改造以后,才能够合理、有效的在课堂中使用它。而这一点也正是教学创造性得以体现的基本缘由。在新课程意义下,数学教材不再是数学知识结构的“教学版”向学生展示严谨、抽象的数学知识结构,供学生模仿,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
3、。数学教材应当成为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内容、素材和机会。一、 有效使用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有效性的体现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教材中所提供的具体素材或活动大都有特定的意图,这些意图既包括具体的知识、技能等“显性”内容,也有思想方法与观念等“隐性”内容,这些就组成了“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应当以实现这些“目标”为基本使命。当我们设计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这些设计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
4、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数学教材应当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他们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 ,而不是“终结目标” 。 例如:教学“ 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 2、20、200 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 2 米20分米200 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 2 元20 角200 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 2元2.0 元2.00 元;2 米2.0 米2.00 米,对于这几个数
5、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二、创造使用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有效性的提升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无可质疑,但教材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惟一资源同样不可质疑。一方面,环境的不同与学生的差异使得同一本教材对不同的学生含义不一样;另一方面,一个学生只使用教材通常是不能够学“通”数学的。准确地说,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的学习资源,而教材只是其中重要的、也可能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无论如何它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为此我们应当给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使用的学具,课外阅读的书籍或供研究的问题,包括用于熟悉或巩固基础知识或技能的
6、数学练习题等等。例如, “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差别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引出“面积单位” ,已是“水到渠成”了。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
7、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事实上,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获取用于数学学习的资源更值得提倡。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时由学生自己制作学具;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时让学生尝试在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在学习“可能性”时让学生设计满足要求的游戏等。所以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 “再创造” 。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
8、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三、简单使用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有效性的返璞归真贴近生活,让学生体验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新教材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如“生活中的数”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比一比”中的“比长短” 、“比高矮”及“分类”等,都是学生可动手实践的内容。这种设计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使学生获得了应用数学的体验。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有很多使用老教材的新教师,为了使教材更贴近生活,更加有效,有助学生的理解,他们往往放弃了老的教材,而自己去编造教材,他们的教材大多取
9、材于生活。由于经验和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事得其反,使简单的问题复杂话。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让学生去计算电话单上的一些数据,上到最后连教师自己也被搞糊涂了。 所以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的都是好教材。四、教师的自我素质提升小学数学教材有效性的完美呈现教师之间教育教学能力也存在差异,教学方法选择运用也存在差异,教学组织能力也存在差异有些教师在上课特别是公开课和一些比赛的课上,往往参考一些特级教师的案例和教材,模仿去上课,教学可以这样简单模仿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可以模仿,那么教
10、师之间就不存在着差异了,也就无好坏之分了。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透视课堂和学生的能力,没有意识到努力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么想选好教材,上好一堂课,也只能停留在“想”字上。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因本节教材编排内容非常简单,不利于学生较好的理解新知。依据新课程理念,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进行如下教学设计,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活动一 :感知百分数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视频投影2、从展示的这些资料中,出现了这样的数: 25、12.8、1203、质疑:(1)、谁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怎么知道的?百分数(2)、谁能读一读?(3)、“”这是什么符号?4、认读百分号、
11、上述百分数。活动二 :感悟百分数的意义1、初步感知:空气成分含量统计图(1)、说一说: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各占百分之几?(2)、“氧气占 21”这句话怎样说才能让大家听得明白?(3)、其它气体成分含量该怎样叙述?(氧气)占空气的百分之(二十一)21 (氮气)占空气的百分之(七十八)78 (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占空气的百分之(一)1 2、深入感知:生活实例若干(像:氧气占空气的 21)(1)、出示实例,学生读。(2)、思考: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研讨: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表示什么?)4、归纳、概括、总结:(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用数学的语言概括。读教材、板书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的使用教材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的基础。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