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758980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数学有效提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效提问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早在教学诞生之时就存在了,千载而下,长盛不衰,足见其永恒的生命力。提问人人都会,但采用不同的策略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达到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相反,无效的提问,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结果是教师疲劳,学生无聊,课堂效果根本没有实效。关键词:有效提问 策略 思维 兴趣 有效性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先哲苏格拉

2、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引导谈话者逐步反思所探讨的问题,让自以为知者知其所不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轻轻推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想象,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也对自己的思维予以反思。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质量的提问,会“一石激起千重浪, ”荡起思维的层层涟漪;一组有质量的提问,会推波助澜,把课堂教学一步步引向新的境界;一堂讲究提问技巧、策略的课,会一环扣一环,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作为一

3、名数学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善于运用提问的艺术,去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一、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课堂气氛” ,一改以前的“一言堂” ,取而代之的是“满堂问” 。1、提问随意性大。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 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随口而发,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 “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 、 “不是” 、 “对” 、 “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质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

4、引发学生思维活动,事实性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开放,或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3、提问缺乏艺术性。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 ,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 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5、提问缺乏互动性。几乎没有教师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而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却普遍存在。 据专家统计发现教师课堂上所提的 42的问题属于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或具体事实的低效问题;38

5、的问题是类似于“好不好?” “对不对?”等无效提问;只有20的问题具有探究和指导意义的问题。显然,这样的一个提问结构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针对提问的技巧方面和风格方面进行研究。尽量减少低效或无效的提问,使得整个课堂在紧张有序的气氛中,较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二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意义与原则 有效性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

6、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有效性的提问,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一) 、课堂上,教师为什么要提问?为什么要提问,大多数的老师认为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讲授的内容,把提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受这种重评价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只关注“记忆性”或“复述性”提问,把提问变成了询问(亦或审问)的工具。提问不仅是评价学生、调控教学的手段,它更为重要的功能是要充分展开师生的思维并促进教学对话,那些能够促

7、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1、评价学习效果。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获悉学生的种种错误理解。如果不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无法意识到学生学习的思维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问力求学生在每个问题上都表达他们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或理解,这样教师才能发现教授沟通上的错误。2、诱导学生参与。更确切地说,提问是使学生处于“集中精神”或“集中注意力”的思考状态,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瞬间的问题” , “这些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或真正弄懂,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批判思维技能” 。有效提问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工具,它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表达学生自己的想法

8、。课堂提问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该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创见,以激活学生的创造力。3、促成对话教学。有效的提问以及即时的应对、反馈是对话教学的生长点。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主题对话来实现的,具体包括与世界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教学对话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习,使教学过程远离说教的特性,变成学生一种自然、自发的行为。(二) 、什么样的设问更有价值?教师设问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提出的

9、问题都是些低水平的、连珠式的记忆性问题,学生通常只需要一两句话便能回答。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想探讨的问题,而且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沟通不同主体之间的知识建构。教师应该以促成有意义的对话教学为目标,从广阔的问题视阈出发设置开放式的、有逻辑性的系列问题。1、超越性地设问,为学生打开一片天很多教师的设问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记忆或复述课本上的知识。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们会照本宣科地给出“异口同声”的“完美”回答,但这些脱离学生生活和感受的问题则显得呆板、教条。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回忆、复述性的问答,总以为答案在书上,没有意识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一个好的

10、设问,不局限于对所学内容的回忆、再现,提问内容要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分析或批判性思考。由此,问题的设置应以知识的建构与应用为出发点,立足于更为广阔的思维领域,如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于人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注意问题的相关情境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批判性或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把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提问为学生打开另一片认识与思考的天空。2、开放式地设问,把教学导向对话开放式地设置问题才能促成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对话。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向,戴维斯把问题分为封闭型问题、开放性问题。封闭型问题是指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几个固定

11、的标准答案的问题。开放型问题是指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的问题或者说有多个正确答案的问题。多数教师的提问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有的问题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是”与“否” ,还有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答案,而且大多是事实、记忆类的常识型问题。在获取学生的回答方面,开放式的、以思考为中心的问题比封闭式的、缺乏思维的问题更有效。开放性的问题,要能够广泛囊括教学内容,又能明确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思维操作,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对问题的导向作用,以便能够在提问过程中收放自如。开放式问题的措辞和语调要表明问题的意向,如问题主干的设置上可以运用“什么” 、 “为什么” 、“怎么”和“以什么方式”这样的词取代“能不能”

12、 、 “会不会”这类的限定性词语,为学生参与有意义的教学对话创造时机。3、逻辑性地设问,让思考向深处发展有些教师虽然设置了很多问题,但各个问题以孤立的形式存在,彼此间没有问题转换、缺乏明显的逻辑联系。这种孤立式设问,只能让学生获得一些散乱的事实性知识,却无助于他们完整的思考问题,也影响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问应该有连贯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变换和组合,而不是分散、孤立的知识识别与再现。富有逻辑性的连续设置问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成网状的知识系统。逻辑性的设问,是指教师要提出“一连串按认知发展先后顺序排列的问题,和一系列能促进学生解释、验证、支持和重新回答问题的问题” 。有逻辑性

13、的渐次推进提问,需要老师讨论的内容有递进式的把握,在问答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最后接触问题的核心。然而,我们教师的提问一直陷入讲解太多主题、讲解过多陈腐的或毫无意义的琐细知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以有效知识为核心组织学习内容,从深度上探讨发展这些理论。三、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首先要强化提问意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这要求备课时作创造性地劳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要把握好以下“四度” 。(1)掌握好问题的难度。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4、 。这样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2)安排好问题的梯度。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活动也必然遵循这规律。在教学中,对于有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学生难以一下子理解、领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些太复杂的问题设计成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降低问题难度。在设计问题组时要注意各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度,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制过死,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3) 调节好问题的密度。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了多少个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是否

15、能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如果提问过多过密,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不耐烦,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提问过少过疏,则使整个课堂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使提问发挥最好的效果。(4)选择好问题的角度。问题设计要分别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并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如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要求教师选好、选准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以达到知识内化及迁移的目的。 2、从教学法的角度思考 精心设计问点课堂提问是为了实

16、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要使学生在这一目标中得到发展,对解决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设计课堂提问不可机械死板,类型应灵活多样,精心设计“好”问题。(1)在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的时候,可以先提问:先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 0.083 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 0.083222 = 0.664 毫米,还不到 1 毫米。假如对折 50 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

17、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动了学生思维之弦,激发了学生思考之情。 (2)在知识的重难点提问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提问过多,教师势必面面俱到,学生忙于应付提问,所以,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问到要害处、重难点处。例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节,便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为证明定理作思想和方法上的准备:四边形的内角和是指哪些角的和?是怎样知道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的?N边形有几个顶点?几个内角?

18、是否可以“转化”为多个三角形来求呢?如何“转化”呢?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来做?老师这样的点拨启迪,让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给他们渗透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奠定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3)在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题多解,就是“求异” ,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和原有的解决问

19、题的方法,寻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把握通过一题多解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怎样想?”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4)在知识的聚合点提问聚合点是知识网络上的交点或纲。围绕聚合点提问,更能突出重点,使学生理清线索,系统掌握知识。例如:讲解二次函数时,抓住聚合点提问: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找到三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界中,使学生积极的思考、讨论、探究,从而

20、沟通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5)在知识的模糊点提问所谓的模糊点,就是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认识的信息反馈及自身教学的经验,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模糊的地方来设计提问,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的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与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是什么?区别在那里。又如:垂线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线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中,为什么平行线公理要加“在直线外”?四、有效提问的建构? 提问并不止于教师抛出问题,它是一个不断

21、发展的教学过程。在动态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策略性地调节提问的发展,推动学生参与教学对话。1、鼓励学生提问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很少有提问,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当场提出,这导致课堂提问是一种单向的交流。也有些学生的提问,或者被老师忽视,或者因为出乎老师的意料而轻描淡写的忽略掉。我们的老师习惯于对课文进行仔细的讲解,经过老师的详尽解释,学生也没有什么问题了。犹太是世界上极富智慧的民族,他们的教育观念成就了民族的智慧与精神。犹太小孩在放学回家后,父母问孩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今天向老师提问题了么” ,孩子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教育的关注点。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最能反映他们所关注

22、的事情,教师可以通过尊重学生的兴趣来达成教学目标,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正是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会逐步意识到并不是“成人”提出的问题才有价值,他们自己也可以控制学习的进程,而且在提问的过程中主动的学习和探究。控制感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而学生自己提问题则可以增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控制感,激发他们自主学习。教师要赋予儿童“权威” ,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去探索知识。学生很少在课堂上提问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老师尚未形成尊重学生提问权利的意识。很多学生害怕老师提问,不管是容易的还是复杂的题目都不敢回答,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建立一个开放、平等的课堂环境。教学中要建构弱权势课堂文化,即是师

23、生相互平等尊重的课堂文化;教师需要以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向学生提问,注意自己的语气和用语,避免消极的提问,因为消极的提问会降低学生回答的渴望。通过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他们真正了解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而在于学会发现新的问题。2、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暴露了他们是如何认识事物的,教师可以通过回答进入学生的大脑,考虑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倾听学生的回答,意味着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也要求教师把时间和重点放在分析儿童的思考方式上,而非问题的回答正确与否。为了能娴熟地引导和完善学生的思考,教师要对内容有一个坚固扎实的了解,必须知道提什么问题能帮助学生消除误解。仔细

24、倾听学生的回答,不只是要听学生回答的信息,也要透过内容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所以教师更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想法、心情,与他们心心相印。3、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提问的过程不仅仅是诱导学生参与教学,它还要尽量引导学生给出回答的理由,也就是当学生给出回答后,教师要继续追问他们以什么证据、理由或推论支持自己的答案。这样的深度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减少盲目回答的消极心态,诱导学生做出深思熟虑的回答。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回答,教师都要努力让学生自己给予证明,而不应该仅仅质疑不对的或有分歧的答案。在给出证明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以往的个人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来组织自己

25、的语言,详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学生也会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回答,可能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自觉发现自己认知上的矛盾。长此以往,学生会发展反思自己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自我监控的元认知能力也会得到发展。4、运用答案、问题并给予即时反馈教师不仅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还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能够依据学生的答案,提供即时的反馈。当学生回答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提供恰当的反馈或指导,可以使学生趋向真正的理解。5、尊重不确定性的回答提问过程要稍微超过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因此教师的问题不能常常得到满意的回答。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的学生会表现出模糊、

26、冲突、迟缓的想法,或者陷入等待的时刻。此时,老师不能简单地判断学生的行为为发言不积极,也要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思考的价值。 “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 ”尊重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性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更加丰富。6、给予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完成教学对话的一个关键问题,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能够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如果我们期望学生给出理由充分的回答,那么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他们的回答。一旦学生开始回答问题,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意识到

27、回答问题是一种责任。总之,教学是教师工作的灵魂,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老师的永恒追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无疑则不思,疑为思的动力。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可以达到引发兴趣,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参考文献:1、薛彦华,王慧:教学艺术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2、纳德勒,钱登 著,魏青江 译:提问的艺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3、美丹东尼奥: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年版。 4、美伊凡汉耐尔:高效提问建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七步法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5、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