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比例的性质教学设计反比例的性质教学设计2011年05月08 日一.教学目标 (1)会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感悟“数形结合”、“变化与对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数形结合和转化思想,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究其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及概括能力。 二.教学难点: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 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的哪些内容?是如何研究的? 以正比例函数 为例。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加以补充,并将答案填写在黑板的表格
2、中,强调是从形状、位置、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去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新知 问题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样的? 以画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 (1)列表(如表1): 表1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列表时,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到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函数有意义(即 ),同时,所取的点既要使自变量的取值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至于使自变量或对应的函数值太大或是太小,以便于描点和全面反映图象的 特征 ; (2)描点:一般情况下,
3、所选的点越多图象越精确; (3)连线:引导学生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各点,注意图象末端的延伸和延伸的趋势,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描点、作图;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板书示范,并通过课件演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生成过程,给出双曲线的名称,并渗透它的形态 特征 . 【设计意图】图象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通过经历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可以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问题3 请观察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有哪些 特征 ?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正比例函数,归纳说出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及其函数的增
4、减性。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正比例函数,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感受“形”的 特征 ,感受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变化与对应的关系,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形成初步的印象。 问题4 是不是所有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具有这样的 特征 呢? 以讨论反比例函数 为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借鉴画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经验,自主画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教师巡视指导。作图完成后,学生展示作品,并说出该函数图象的 特征 ,教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巩固前面已获得的作图经验,提高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的能力。同时,在总结说出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 特征 的过程中
5、,使学生增强对图象的观察、感知、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经历通过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图形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 问题5 反比例函数与 的图象有什么共同 特征 ?有什么不同点?是由什么决定的? 师生活动:教师启发学生对比、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反比例系数“ ”的作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这两个反比例函数图象的 特征 ,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总结,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问题6当 取不同的值,上述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反比例函数? 教师演示课件,赋予不同的 值,观察所得到的不同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 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变化中的规律性”。然后,从解析式的角
6、度,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结论的合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机动态演示,验证猜想,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加强对反比例函数图象“ 特征 ”和函数“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的认识。 问题7 总结反比例函数( )图象的 特征 和性质。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填写表2: 表2 函数 图象形状 图象位置 图象变化趋势 函数增减性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提高,应用新知 课堂练习 1。下列图象中,可以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是( )。 2。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0,且在图象的每一支上, 值随 的增大而 。 3.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点(2
7、,1),则它的图象在 象限,且 0。 4. 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 ( , ), ( , ),且 ,则 的值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可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归纳反思,深化新知 问题8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思想方法,使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个较为整体、全面认识,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1.基础达标:教材中练习的第1、2题, 2.反思
8、提升:将反比例函数( 为 常数 , )与正比例函数( 为 常数 , )进行对比,可以从以3个方面考虑: (1)两种函数的解析式有何相同与不同?两种函数的图象的 特征 有何区别? (2)在 常数 相同的情况下,当自变量 变化时,两种函数的函数值 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区别? (3)两种函数中 的取值范围有何不同? 常数 的符号改变对两种函数图象所处象限的影响如何? 四、目标检测设计 1。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 的图象大致是( )。 3。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得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该函数可以是 ;若点 在该函数的图象上,则点 的坐标可以是 。(分别写出一个即可) 4。若双曲线 ,当 时,随 的增大而增大,则 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反比例函数, (1)填写表3中相应的 的值: 表3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2)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画出函数 的图象。 6。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是1000 m2的矩形草坪,设草坪的长为 (单位:m),宽为 (单位:m)。 (1)与 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若限定草坪的宽大于10 m且不超过20 m,求草坪的长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