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设“曲问摘要:冯恩洪教授“三分教育”在我县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各校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但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上大多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索然无味,合作探究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曲径通幽的“曲问”方式,在不断的尝试中,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话题点;探究;合作;小组学习冯恩洪教授“三分教育”在我县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各校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但是在课堂的小组合作、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上大多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合作探究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中,采用钱梦龙老师
2、“曲问”式教学法进行小组探究学习,进一步激发小组间的竞争和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高潮凸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课前曲问,引人入胜没有读文本之前,不给学生的解读和思维限制条条框框,就先用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巧妙导入,从而创设教学情境,使孩子们在边思考边回答中了解问题的答案之所在。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某位老师一反常态,没有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接着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知识。师展示了一幅图,即“周瑜长叹一声,寄生于,何生亮”的情境图。请孩子们说清楚这幅图上诸葛亮、周瑜、曹操的关系,让孩子们说说对这三个人物的了解。生:诸葛亮厉害,神机妙算。生:周瑜心眼小。生:曹操就是个奸人。老
3、师根据同学们的叙述,话锋一转,设置曲问并课件出示问题:那么,如果当初周瑜杀害了诸葛亮,那么还会不会有今天的结局?让学生按照独学、互学、展学、评学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进而将学生引入到本课的主旨上来。如此一来,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调动各种感官和想象力、创造力,都想自己的答案最接近标准答案。于是,原本学习文章的压抑与困顿之情一扫而光,反倒变得更加乐于积极加入到问题的探讨中来了。这就是曲问的妙处之所在。二、课中曲问,激发竞争1从反面设置曲问。反,即唱反调,对教材内容或形式故作否定,或对教材内容作反面的引申或教师教学时运用“故错”的手段。于“反”处设问,犹如投石激水,本与反的对立矛盾给学
4、生大脑强烈的刺激信息,从而使学生由反悟本,由反固本,强化思维,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邱少云是一个伟大的战士?”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邱少云的行为领会语言文字蕴含的深意,认识邱少云的表现在战斗中的意义,掌握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这种常规的分析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千篇一律的感觉。下面换一种曲问的方法:师:有人说,邱少云的表现并不算什么,不就是在火中烧半个多钟头吗?算不得伟大。”师:“有人说,邱少云太傻了,换了我,保命要紧,我准先扑灭自己身上的火,这样的人真的伟大吗?”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通过想象、比
5、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上述两种说法的彻底批评,自然而然达到领悟英雄伟大之处的目的。太阳一课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约数并不影响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故意引进反面意见,师:太阳离我们有 1.5 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3500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师:130 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6000 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3000 倍。师设置曲问,学生小组讨论:说明文语言要准确。作者文章有
6、问题,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作者也没有走过,他怎么知道走 3500 年,飞 20 几年。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3000 倍,他用约数估计,语言更不准确?由此问题引发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最后在老师的“调解”下师生达成共识: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很多数据在现今科技条件下还难求精确,把这样的约数用在说明文中,不仅不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还体现人类对未知领域的真实认识。也可以在一些学生认识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对教材内容作反面引申。2在矛盾冲突中设置曲问。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
7、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如在穷人一文中,体会西蒙临死前对孩子的那份母爱,那份撕心裂肺的牵挂时。我抓住这句话“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中的“抓”字,这个字稍一疏忽,便会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过。但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师:其实这一段文字还有一个字最能体会出这位母亲当时的心情,谁能把它找出来?生:抓。师:这位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是想抓住什么呢?生:她想抓住自己的命、为孩子而活的
8、信念、想抓住时间师:这位母亲是想抓住时间,想对世人说啊!他想说什么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回答。生:我的孩子还小,谁来救救我的孩子啊!师小结:是啊!母亲最放心不下的,最牵挂的是两个孩子。这是一份多么伟大的母爱啊。通过设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西蒙临死前那种心境,这个“抓”字不仅写出这位母亲撕心裂肺的牵挂,更体现了一份伟大的母爱,对文章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三、课后曲问,意味无穷课堂教学的结尾以曲问形式留给学生,将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未尽的感受。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课文到最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曲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小壁虎以后尾巴再断了,它还会去借尾巴吗?为什么?让小组讨论,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达到高潮。这种问题既紧扣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总结,又超出了课文本身的内容,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又如桥一课,教师设置这样的曲问:如果没有老支书的敢于当担,忠于职守,或者一起哄走,将是一个什么结果。让学生小组讨论,给学生设置悬念,余味无穷。总之,在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采用曲问设置话题,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思维,新颖别致,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