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下册 磁铁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打包6套) 教科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打包6套教科版.zip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打包6套教科版.zip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04263113.doc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1教科版201904263111.doc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2教科版201904263110.docx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3教科版201904263109.doc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教科版201904263112.doc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教科版201904263108.doc
  • 全部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科版201904263113.doc--点击预览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1教科版201904263111.doc--点击预览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2教科版201904263110.docx--点击预览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3教科版201904263109.doc--点击预览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教科版201904263112.doc--点击预览
    • 二年级科学下册磁铁2通过感官来发现教案教科版20190426310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 2 课。教科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从“使小车动起来需要力”的体验活动引入,引领学生思考怎样通过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第二部分——探索,在探究直接接触让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作感知到“推力”和“拉力” ;在探究不直接接触使小车动起来的活动中,发现磁铁不仅能使小车动起来,还能隔着一些物体让小车动起来。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体验、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探讨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第四部分——拓展,在经历隔着物体吸引铁后,让学生来玩一玩磁铁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带有回形针的“蝴蝶”的游戏,体验磁铁与铁之间的作用力。学生在本课以及本单元具体学习情境中,逐步领会到磁力的含义是指磁铁和铁、磁铁和磁铁之间的作用力,还能体会到磁力可以穿透一些物体,这一概念暗含着对“磁场”的初步理解,并指向了“能量”这一科学概念。【学生分析】学生玩过各种各样的玩具小车,他们知道可以用手推或拉小车使小车前进或后退,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用实验方式具体研究小车运动与力的关系。人与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力,可以用“推力”和“拉力”来描述。学生在玩磁铁的时候,发现了磁铁对铁一类物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不需要接触就能起作用的力,甚至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就把物体吸引过来。教科书设计的活动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2.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推力、拉力和磁力,让小车动起来。2.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并与同学交流研讨。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与改进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思考和推测。2.能够根据观察获得证据,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2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对小车的运动产生思考与设计的兴趣。2.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于方法的不断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磁力的存在。难点:感受和描述磁力的特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磁铁、小车、棉线、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的小塑料袋、厚木板、铁片、纸蝴蝶、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同学们玩过玩具车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车(出示实验用小车图片)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吗?两位同学一组试一试。设计意图:通过玩小车,探索归纳使小车动起来的各种方法。二、探索(一)认识拉力和推力1.说一说,你们是怎么让小车动起来的?2.拉动小车使它动起来,推动小车使它动起来。你能给这力取个名字吗?(板书:拉力 推力)设计意图:用线拉动使小车动起来,用手指推使小车动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拉力和推力。让学生多感受几次,尝试着说出力的名称。(二)不接触小车,让小车动起来1.如果我们不接触小车,你能让它动起来吗?小组内试一试。 (用嘴吹、用扇子扇风等方法)2. (出示磁铁并演示)如果有了磁铁,不接触小车就可以让小车动起来。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小车动起来的,用画图的方式表示这种力量。 (在活动手册上画出)3.全班交流,请学生介绍这种力量。4.教师总结:磁铁与小车之间产生的这种力量,我们叫磁力。 (板书:磁力)3设计意图:不直接接触就让小车动起来,学生会想到用嘴吹、用扇子扇,这是用气流来推动小车,也会有学生很快会想到磁铁。用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就能吸引小车。学生通过试一试、画一画,感受磁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一样,是确实存在的力。(三)磁铁能隔物体吸引小车吗?1.不接触小车,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让小车动起来。如果在磁铁和小车中间隔着一些物体,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2.出示并介绍物体(布片、塑料尺、薄木片、纸、玻璃、装水塑料袋) ,学生先预测,在活动手册“磁铁能隔物吸引小车吗”的“预测”一列内,用“√”或“×”记下预测的结果。3.实验操作要求:(1)两位同学为一组,先预测后实测;(2)隔着不同的物体尝试时至少重复做 3 次;(3)随时记录;(4)完成并记录,结束时整理材料。4.学生进行实验,合作完成,做好记录。5.全班汇报交流结果。设计意图:通过隔着一些物体,让学生感受,就算隔着一些物体,磁铁仍会对铁产生力的作用。注意,这里的“一些物体”是指非铁的、较薄的物体。三、研讨1.磁铁隔着纸片、薄木片、布片、塑料片等都能吸小车,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呢?2.小结:虽然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吸铁,也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但是我们只是测试了有限的这些物体,没有测试更多材料的物体,因此还不能说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3.引导学生把薄木片换成厚木板,把单张纸片换成一沓纸片……再试试。4.让学生思考,如果隔的物体是铁片,那么会怎样?然后把铁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试一试。5.小结:磁铁只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引导,把学生可能形成的“磁铁隔着任何物体都能吸铁”更正为“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铁” 。四、拓展1.老师这里有一只纸蝴蝶,它真的可以飞起来,你们看一看。 (播放视频)42.学生两人一组玩“蝴蝶飞”游戏。3.讨论:纸蝴蝶为什么能悬在空中,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设计意图:磁铁能够隔着一定距离吸引回形针,回形针带着纸片就悬在空中,就像“飞”起来了。指导学生尝试有效的方法,游戏成功的小组给其他小组分享技巧。【板书设计】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拉力推力磁力 磁铁可以隔着一定的距离吸引铁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本课的活动手册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画一画磁力,二是记录磁铁能不能隔着这些物体吸引铁。5活动目的:磁力是一种无需接触物体就能发挥作用的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本课让学生画磁力,目的是将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力表达出来。学生用直线、曲线、箭头、波浪线等各种方式来描述磁力,都是可以的。在记录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小车时,要求学生先将预测记录下来,然后开始检测,而且必须重复 3 次检测。这既是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也是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反复验证。另外,学生可以自带一些薄的物体,将名称填写在物体栏的空格中,然后同样进行预测和三次检测。这样,学生对磁铁能隔物吸铁的认识将更深刻。612.磁 铁 怎 样 吸 引 物 体一 、 教 学 目 标 :1、 过 程 与 方 法 : 能 观 察 比 较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的 物 体 。 认 真 观 察 , 如 实 记 录 , 根 据 研 究 的目 的 设 计 、 操 作 试 验 , 在 实 验 过 程 中 积 极 动 脑 动 口 。 能 与 同 伴 协 作 完 成 实 验 和 制 作 任 务 。2、 情 感 价 值 观 : 在 实 验 和 交 流 讨 论 过 程 中 体 验 探 究 的 方 法 、 乐 趣 和 价 值 。 培 养 学 生 科学 的 探 究 精 神 。3、 科 学 知 识 : 积 极 参 与 研 究 磁 铁 性 质 的 合 作 探 究 活 动 , 认 识 磁 铁 能 吸 铁 , 隔 着 物 体 也能 吸 铁二 、 教 学 重 点 : 培 养 学 生 的 实 验 能 力 , 鼓 励 学 生 通 过 实 验 获 取 直 接 经 验 。 在 学 生 对 磁 铁原 有 的 经 验 基 础 上 , 启 发 学 生 运 用 多 种 方 法 进 行 实 验 , 对 同 一 问 题 寻 找 不 同 的 实 验 方 法 。三 、 器 材 准 备 :磁 铁 、 探 究 磁 性 的 材 料 ( 导 线 、 纸 、 橡 皮 、 铁 钉 、 泡 沫 、 订 书 钉 、 钥 匙 、 光 盘 、 磁 盘 、塑 料 纸 、 玻 璃 片 、 布 、 回 形 针 ) 、 硬 币 、 长 颈 瓶 、 记 录 表 等四 、 教 时 安 排 : 1 课 时五 、 教 学 过 程 :( 一 ) 、 激 趣 导 入1、 师 出 示 乒 乓 球 , 让 其 吸 在 自 己 的 身 上 。 问 : 知 道 其 中 的 原 因 吗 ?( 学 生 回 答 , 师 板 书 《 磁 铁 》 )2、 师 : 是 不 是 有 了 磁 铁 乒 乓 球 就 能 吸 在 任 何 物 体 上 了 呢 ? 《 学 生 答 , 师 演 示 》 到 底哪 些 物 体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哪 些 物 体 不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大 家 想 不 想 来 研 究 一 下 呢 ?( 设 计 思 路 : 充 分 利 用 学 生 认 知 基 础 和 学 习 基 础 , 通 过 交 流 让 他 们 体 会 到 磁 铁 与 我 们 的生 活 非 常 贴 近 , 从 而 激 发 起 他 们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兴 趣 。 )( 二 ) 、 磁 铁 能 吸 引 哪 些 物 体1、 教 师 提 供 材 料 , 学 生 猜 测 分 类( 1) 、 张 老 师 给 大 家 准 备 了 一 些 材 料 , ( 课 件 出 示 材 料 ) , 你 知 道 为 什 么 我 们 要 用 这么 多 物 体 来 测 试 吗 ? ( 课 件 展 示 文 中 小 朋 友 的 对 话 图 ) 在 这 些 物 体 中 , 有 的 能 被 磁 铁 吸引 , 有 的 不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你 们 能 将 他 们 分 成 两 类 吗 ?( 2) 、 那 好 下 面 请 材 料 员 上 来 领 取 取 材 ! ( 分 发 器 材 ) 学 生 分 类 !2、 领 取 磁 铁 , 进 行 验 证2( 1) 、 好 ! 张 老 师 发 现 大 家 都 已 经 分 好 了 ! 那 么 同 学 们 分 的 到 底 对 不 对 呢 ? 要 想 知 道自 己 到 底 有 没 有 分 对 ? 你 有 什 么 办 法 ? ——用 一 根 磁 铁 进 行 试 验 验 证 ! ( 课 件 展 示 文中 小 朋 友 的 对 话 图 )( 2) 、 教 师 分 发 磁 铁 ! 学 生 验 证 !3、 归 纳 总 结 , 形 成 “磁 性 ”概 念( 1) 、 学 生 交 流 验 证 结 果 , 教 师 课 件 展 示 。( 2) 、 现 在 大 家 都 知 道 了 哪 些 物 体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哪 些 物 体 不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那 请 大家 在 仔 细 看 看 : 在 这 些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的 物 体 中 , 你 能 发 现 他 们 有 什 么 共 同 的 特 点 ?( 3) 、 的 确 !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的 这 些 物 体 都 是 由 铁 一 类 的 材 料 加 工 而 成 的 ! 我 们 把 磁 铁能 吸 引 铁 一 类 材 料 作 的 物 体 的 性 质 叫 做 磁 性 ! ( 板 书 : 磁 铁 能 吸 铁 ——磁 性 )( 4) 、 教 师 出 示 一 支 圆 珠 笔 , 它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吗 ? ——把 它 拆 开 分 别 来 试 。( 5) 、 那 么 你 认 为 在 咱 们 的 教 室 中 , 有 哪 些 物 体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你 怎 么 知 道 的 ? ( 学生 交 流 , 教 师 随 机 抽 2-3 名 学 生 进 行 验 证 )( 6) 、 师 问 通 过 以 上 的 研 究 你 认 为 我 们 辨 认 铁 制 物 体 用 什 么 方 法 比 较 可 靠 些 呢 ? 为 什么 是 比 较 可 靠 , 而 不 是 一 定 可 靠 呢 ? 因 为 磁 铁 除 了 能 吸 引 铁 制 物 体 , 同 样 它 还 能 吸 引 其它 一 些 金 属 。 想 知 道 吗 ?( 7) 、 师 出 示 镍 niè、 钴 gǔ、 及 一 些 合 金 ( 不 锈 钢 ) 的 图 片 。4、 取 硬 币 游 戏( 1) 、 合 金 在 我 们 生 活 中 见 的 比 较 多 。 比 方 说 生 活 中 常 见 的 硬 币 , 教 师 出 示 1 圆 、5 角 、 1 角 、 5 分 、 2 分 的 硬 币 并 把 它 们 放 入 透 明 的 盒 子 中 , 在 这 些 硬 币 中 有 些 就 是 合金 能 被 磁 铁 吸 引 。 想 知 道 是 哪 几 种 吗 ? 请 个 同 学 带 上 你 的 磁 铁 来 告 诉 大 家 吧 。( 2) 、 学 生 用 磁 铁 来 吸 硬 币 , 1 圆 、 5 角 。 不 锈 钢 1 角 被 吸 住 拿 出 来 了 。 铝 制 1 角 、5 分 、 2 分 吸 不 住 拿 不 出 。( 3) 师 问 其 中 的 原 因 , 学 生 回 答 。( 4) 教 师 总 结 。 ( 好 让 我 们 更 具 体 的 来 了 解 一 下 这 些 硬 币 吧 。 师 屏 幕 出 示 资 料 《 1元 硬 币 为 钢 芯 镀 镍 、 5 角 硬 币 为 钢 芯 镀 黄 铜 、 2005 年 后 的 1 角 硬 币 为 不 锈 钢 , 色 泽 为钢 白 色 、 老 版 1 角 的 是 铝 币 、 分 值 硬 币 都 是 铝 的 。 不 锈 钢 的 组 成 成 分 都 主 要 是 铁 , 但是 磁 铁 只 能 吸 引 一 些 种 类 的 不 锈 钢 , 有 些 种 类 的 不 锈 钢 磁 铁 是 不 吸 引 的 。 磁 铁 能 吸 引 录音 磁 带 、 录 像 磁 带 , 因 为 在 它 们 的 胶 带 中 有 铁 粉 类 物 质 。 但 是 电 脑 用 的 磁 盘 , 看 起 来 与录 像 带 很 像 , 但 不 能 被 磁 铁 所 吸 引 。 磁 铁 吸 引 了 看 似 铜 的 物 体 , 其 实 那 是 在 铁 物 体 的 表面 镀 的 一 层 铜 。( 设 计 思 路 : 学 生 通 过 猜 测 、 验 证 , 得 出 了 “磁 铁 能 吸 引 铁 一 类 材 料 做 的 物 体 ”这一 结 论 。 在 教 师 的 指 引 下 , 完 整 的 形 成 了 “磁 性 ”的 概 念 , 这 符 合 学 生 的 认 知 规 律 ,又 充 分 的 体 现 新 课 程 的 精 神 。 )3( 四 ) 、 磁 铁 能 隔 着 物 体 吸 铁 吗1、 老 师 前 两 天 不 小 心 将 一 枚 5 角 硬 币 , 掉 到 了 一 只 长 颈 瓶 内 , 你 能 想 办 法 在 不 将 瓶 子倒 立 , 不 用 手 接 触 , 将 硬 币 取 出 吗 ?2、 比 较 前 一 次 取 和 这 次 取 5 角 硬 币 有 何 不 同 。 ( 这 次 中 间 隔 塑 料 )3、 磁 铁 能 隔 着 玻 璃 吸 铁 , 是 否 隔 者 其 他 物 体 也 能 吸 铁 呢 ? 张 老 师 这 里 有 一 些 材 料 ,( 投 影 出 示 实 物 纸 、 布 、 塑 料 片 、 薄 木 片 、 厚 木 片 ) , 请 大 家 猜 测 一 下 隔 着 这 些 物 体 磁铁 能 吸 铁 吗 ?4、 学 生 猜 测 之 后 进 行 验 证 , ( 教 师 重 点 讲 述 实 验 的 方 法 ) 并 填 写 表 格 。5、 交 流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 师 概 括 总 结 。6、 师 出 示 一 杯 水 , 问 隔 着 它 还 能 吸 铁 吗 ? 请 你 想 个 办 法 验 证 。 ——请 学 生 上 台 实 验 。( 设 计 思 路 : 鼓 励 学 生 用 多 种 方 法 设 计 验 证 “磁 铁 隔 着 物 体 能 否 吸 铁 ”, 并 尽 可 能 的提 供 学 生 所 需 要 的 材 料 , 让 学 生 验 证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思 维 , 开 放 意 识 。 )( 五 ) 、 磁 铁 的 磁 性 奥 秘 的 拓 展 和 应 用1、 学 生 谈 这 节 课 研 究 的 收 获 。 你 知 道 磁 铁 在 我 们 生 活 中 有 什 么 用 吗 ?2、 介 绍 我 国 古 代 的 人 们 通 过 研 究 磁 铁 发 明 了 指 南 针 , 现 代 的 人 们 通 过 研 究 磁 铁 发 明 了高 速 安 全 的 磁 悬 浮 列 车 ( 课 件 出 示 ) !3、 想 知 道 其 中 奥 秘 吗 ? 让 我 们 在 课 后 共 同 来 探 索 其 中 的 奥 秘 吧 ! ( 让 学 生 收 集 寻 找 其中 的 原 因 ) 。4、 发 课 后 搜 寻 记 录 表 。( 设 计 思 路 : 科 学 探 究 不 局 限 与 课 堂 , 通 过 介 绍 古 代 发 明 的 指 南 针 和 现 代 发 明 的 磁 悬 浮列 车 , 让 学 生 课 后 寻 找 其 中 的 原 因 的 课 外 延 伸 环 节 , 让 学 生 真 正 融 入 学 生 的 生 活 , 学 习中 , 同 时 又 为 下 节 课 做 了 铺 垫 。 )4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2、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教学过程: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2)推动小车(3)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生:可以,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师: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本书呢?演示(注:先猜想再验证,引导生认真观察并感受磁铁在一定范围内(隔物或隔一段距离)都能吸铁。)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小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师: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引小车?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一张纸片也能吸引铁钉。生:边演示边说:磁铁隔着薄木片也能吸引铁钉。、 、 、 、 、 、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生: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师板书)师: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引小车吗?生:不能师:非常聪明,为什么呢?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生: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生:隔着的材料里没有铁。生:隔着的材料都比较薄。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磁铁隔着这些比较薄的物体也能吸引铁钉,但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铁钉还能被吸引吗?生:不能;因为我发现桌面比较厚,当磁铁隔着厚木桌时不能吸引铁钉。2生:我发现磁铁隔着 1 本科学书能吸引小车,磁铁隔着 2 本书能吸引铁钉,但当磁铁隔着3 本书时,就不能吸引铁钉。所以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磁铁就不能吸引铁钉。师:实验时隔着的材料里不包括铁,且都比较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 (板书一些)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引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弹性较大, “一些物体”的具体含义不好理解,因此让学生就地取材,用磁铁隔着比较厚的书,比较厚的木桌面等吸引铁,使学生明白当隔着的材料达到一定的厚度,铁就不能被磁铁吸引,从而知道这里的“一些物体”指的是一些比较薄的物质,而且还不包括铁质材料。课堂生成化解了教学难点,使实验探究充满生活趣味,达到一定的深度。3、举一反三——隔物取物师:老师的钥匙掉鱼缸里了,我不想把手弄湿,你能用什么办法帮我把它拿出来?学生演示这个实验。师:看来磁铁的作用果然大。从这个实验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我会做(1)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睛看更可靠。 ()(2)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 ()(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 ()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隔开铁与磁铁的物体 观察到的现象纸或书塑料片布木片玻璃泡沫四、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31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磁力拥有磁力,可以使物体移动。2、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1、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的性质。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教学过程:1、观看小魔术——会走路的回形针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师: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2、实验探究怎样让小车动起来?(1)拉动小车 (2)推动小车(3)不接触小车,能让它动起来吗?3、刚才我们磁铁隔着一定距离可以吸引小车,如果磁铁隔几张纸能吸小车吗?隔一本书呢?演示。师:磁铁的这种吸引力叫磁力小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磁铁还能隔着哪些物体吸引小车?4、小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引小车磁铁隔着所有物体都能吸引小车吗?我们看,师展示纸、木片、铝片等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磁铁隔着这些比较薄的物体也能吸引铁钉,但当隔着的物体达到一定的厚度,铁钉还能被吸引吗?师:实验时隔着的材料里不包括铁,且都比较薄,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只能说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引铁。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引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5、举一反三——隔物取物老师的钥匙掉鱼缸里了,我不想把手弄湿,你能用什么办法帮我把它拿出来?6、我会做(1)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睛看更可靠。 ( )(2)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 ( )(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 )(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 ( )2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隔开铁与磁铁的物体 观察到的现象纸或书塑料片布木片玻 璃泡沫四、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板书设计:教学后记:31磁铁怎样吸引物体课 题 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课时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探讨使小车用运动起来的方法,复习拉力、推力的知识,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磁铁有隔空、隔物吸铁的性质,并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玩一玩“蝴蝶飞”游戏。3、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4、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并能够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观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力作用及磁铁隔空隔物吸铁的特性。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知道磁铁能隔空、隔物吸铁。教学准备小车、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记录单、纸片、布片、餐巾纸、剪刀、回形针、细线等物品。预习要求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思考磁铁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 学 过 程 旁 注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磁铁能吸引什么》,请大家来说一说磁铁能吸引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具有什么共同特点?2、教师引导:正如大家刚才说的,磁铁能吸引铁和镍,那么同学们知道磁铁是怎样吸引铁和镍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第二课。3、揭示课题: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二、探究如何让小车动起来1、教师出示一辆简易的小车,小车由四个轮子和铁片组成。引导:同学们,这是一辆小车,你们能让这辆小车动起来吗?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使这辆小车动起来的方法。预设:可以拉。在小车上系一根细绳,用手拉动小车,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可以推,用手推动小车,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2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拉力或推力,用手拉动小车或推动小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不过,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下面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再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管不管用。4、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想出了哪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5、全班交流并展示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看看这些方法效果怎样。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大家想的办法有的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起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三、实验探究:不接触小车,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1、实验材料: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2、实验方法: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3、实验要领:在实验中要把握好条形磁铁靠近小车的位置和手拿磁铁移动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这个实验可以多做几次,效果会更好。4、学生实验之后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接触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起来。5、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拿的是条形磁铁做实验,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形状的磁铁,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6、学生做完实验之后,交流试验情况,教师引导:看来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磁铁,都能不用靠近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作出小结: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38、教师引导:下面我们继续来试一试,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片、布片、餐巾纸等较薄的物品。9、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边实验边观察实验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提示。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隔着这些物品,为什么还能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10、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刚刚我们说到了磁铁有磁力,只要在磁力的范围之内,磁铁都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虽然小车和磁铁之间隔着其他东西,但是并不影响磁铁磁力的作用。四、课堂拓展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吸引物体靠的是磁力,磁铁还能够隔空、隔物吸铁。了解了磁铁的这一特性,下面我们来玩一玩“蝴蝶飞”的游戏。2、出示材料:剪刀、纸片、回形针、细线、磁铁。3、介绍制作方法:先把纸片剪成蝴蝶形状,再在中间夹上回形针,然后用细线系上,一个漂亮的小纸蝴蝶就完成了。4、玩法:同桌合作玩这个小游戏,一人抓住细线,另一人拿着磁铁去吸引纸蝴蝶,并不停的移动小磁铁,这只蝴蝶就会飞起来了。5、学生同桌同学合作制作纸蝴蝶,并玩一玩纸蝴蝶的游戏,进一步体会磁铁是怎样吸引物体的,了解磁力的作用以及磁铁隔空、隔物吸铁的性质。五、课后延伸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磁铁。教后记41通过感官来发现课 题 2、通过感官来发现 课时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认识到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2、通过对比探究活动,明白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能够更全面、更确切的了解事物的信息。3、通过学习体会到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残疾人的痛苦,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关心残疾人,并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认识到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了解这些器官的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活动,认识到利用多种感官同时观察事物,能够获得更确切、更全面的信息。教学准备 小石块、一杯水、包子、小木块、图片、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观察我们生活中的残疾人,看看他们平时是怎样生活的,初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痛苦。教 学 过 程 旁 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人类又是怎样感知周围世界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2、揭示课题:2、通过感官来发现二、聚焦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身体有哪些感官?这些感官怎样帮助我们观察周围的事物?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耳朵——听觉,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眼睛——视觉,可以看到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等。鼻子——嗅觉,可以闻出香、臭、酸、腥等气味。舌头——味觉,可以尝出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咸等等。皮肤——触觉,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判断物体的冷和热、坚硬和柔软、光滑和粗糙等等。3、教师小结:同学们,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可2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三、探索1、教师引导:同学们,既然我们的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那么,我们就来试一试。2、出示课本28页的上面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再用词汇记录下来。3、学生分小组活动,看一看这些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再用词语记录下来。4、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看到这些图片后想到的词语。轻重、粗糙光滑、高低、甜咸、大小、软硬。教师引导学生尽量从多方面去描述这些物体的特点,并用词汇表达出来。5、验证(1)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看图片,了解了这些事物的特点,事实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用五种感官实际来观察这些物品,并用词汇记录我们的发现。(2)学生分小组分别对四种事物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了解这四种事物的特点,并用词语记录下来。(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观察情况,提醒学生要注意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用鼻子闻一闻,甚至于可以用嘴尝一尝。备注:因为这四种事物都是知道的,不存在未知的危险,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尝一尝。(4)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使用五种感官观察这四种物品之后的发现。石头:很硬,很重,摸上去很粗糙。水:无色,无味,摸上去凉凉的,会流动。豆沙包:很柔软,吃在嘴里甜甜的。木块:四四方方的,很硬,很轻,表面比较光滑。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只看图片的方法观察四种物品,又通过用五种感官实际观察物品,大家有没有发现,只用眼睛看和使用五种感官同时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7、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我们只用眼睛去看一种物体,获得的信息是片面的,甚至于是错误的。而利用五种感官同时去观察物体,就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观察物体也会更确切。所以,以后我们在观察一种事物的时候,不能单单靠一种感官,3而应该利用多种感官去更全面的认识。8、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能说出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吗?9、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眼耳鼻舌和皮肤的作用,同时懂得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获得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四、拓展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很庆幸,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听到、看到、闻到,同时也能感觉到外面的世界。不过,世界上有许多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他们就没有我们幸运了。这些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又是怎样生活的呢?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那些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3、教师引导: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人,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们有的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的听不到声音,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4、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不要歧视这些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的残疾人,而应该去尊重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关心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感官》来发现这一课。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眼耳鼻舌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我们也初步体会到了残疾人的痛苦,明白了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后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