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

上传人:sjmd695 文档编号:7050770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计中的平均数》教学设计-盛宏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统计中的平均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教材第九单元统计和可能性教材分析:平均数是第五册教材第九单元统计和可能性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教材通过两组参赛人数不同、总数不同的信息,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引出平均数的概念,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并能运用计算和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同时,这也是第二学段理解会求稍复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基础。学情分析:(1)学生能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理解“合计”所表示的意义,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他们推理、计算出平均数并不太难。但是移多补少和找基准数的方法学生可能很少想到。设计思路:

2、本节课设计力求在引发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协调能力。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22、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具准备:投影仪、图片课件、学生用的圆片、小卷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投篮比赛的图片)精灵队有 5 名男生,紫燕队有 4

3、名女生。老师把他们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投中的个数做成了统计图。(表示投中 1个)精灵队 紫燕队 3 小明 亮亮 小星 田田 丁丁 小丽 小华 小雨 佳佳2、教师提问:你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吗?精灵队投篮比赛统计表合计 小明 亮亮 小星 田田 丁丁紫燕队投篮比赛统计表合计 小丽 小华 小雨 佳佳3、你认为哪个队的实力更强呢?【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经历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了解平均数的意义1、为什么比较总数不公平(参赛人数多的一队投中的个数多)2、怎样比才公平呢?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参赛两队的队员数量不

4、同时,比较最高成绩、总成绩都不公平,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研究出公平的比较办法。3、学生汇报:44、教师小结:用每个队平均每个人投中的球数来比较就公平了,也就是每队队员投中的平均数。5、追问:怎样比就公平了?【通过讨论,体会到学习平均数的意义】(二)探讨求平均数的方法1、学习提示:(1)估一估:你先估计一下平均数大概是多少?(2)摆一摆:能不能在统计图上发现点什么呢,可以用圆片摆一摆。(3)算一算:也可以联系学过的平均分知识,动笔算一算。(4)得出结果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1)平均数的范围:你估计的平均数在什么范围?(2)方法一:

5、移多补少学生可以上前演示,小星最多,把小星多出来的数移给数量少的队员,最后大家变得同样多。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精灵队 5 小明 亮亮 小星 田田 丁丁 精灵队每人投中几个?(5 个)问:5 是怎么得到的?5 表示什么呢?是不是精灵队每个人都投中 5 个呢?教师:5 虽然不是实际上每个人投中的个数,但它很好的表示了精灵队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平均数。平均数 5 和每个人投中的个数比,有什么关系,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呢?【设计意图:感悟估算的平均数与实际的平均数的关系及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再看看紫燕队的平均数。紫燕队 6小丽 小华 小雨 佳佳紫燕队每人投中几个?(6 个)问:6 是

6、怎么得到的?6 表示什么呢?是不是紫燕队每个人都投中 6 个呢?平均数 6 和每个人投中的个数比,有什么关系,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呢?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把数量多的移给数量少的,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3)方法二:计算的方法(先求和再均分)要先求出一共投中多少个,用总共投中的球数除以投篮的人数。精灵队:(4+5+7+4+5)5=5 问:4+5+7+4+5 算得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 5,得出的 5 表示什么?紫燕队:(7+3+5+9)4=6 问:7+3+5+9 算得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 4,得出的 6 表示什么?教师提问:通过计算,我们发现平均数都在什么范围内?(平均数在最小数和最大数之间)(4)方

7、法三:多出来的数相加除以总份数。老师也想出一种方法,你们看行吗?(老师演示:以最少的数为标准就是基准数,把多出来的数重新进行平均分配,精灵队 55=1 加到基准数上,强调:以最少的为标准;演示紫燕队 124=3)7【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问:通过学习,你认为哪个队的实力更强呢?(三)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咱们用三种方法比出来紫燕队的实力更强,比的是什么?是不是精灵队每个人都投中 5 个,是不是紫燕队每个人都投中 6 个?教师小结:平均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只表示把一组数平均分后每人同样多的数。【设计意图:再

8、次体会平均数的特点,对平均数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1、三年级学生平均体重 33 千克。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小丽有三条丝带(14 厘米、24 厘米、16 厘米),请你估一估:下面哪个数最有可能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A.14 厘米 B. 24 厘米 C.18 厘米3、三位体育老师对咱们三年级的课间操进行了评比。三年级课间操成绩统计表林老师 王老师 刘老师 平均分三(1)班 96 93 90三(2)班 92 93 97三(3)班 97 94 888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 数学故事:一条小河平均水深 80 厘米,我身高 130 厘米,可是我不会游泳,下去有危险吗?四、回顾整理,认识升华。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2、实践作业:(1)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那就请你回家后在报刊或网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下节课与同学们说一说。(2)调查小组同学的体重,并计算小组的平均体重板书设计: 统计中的平均数移多补少 先和后分 总个数总人数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