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8605926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汉邑小学 詹梅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 90 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玻璃珠、筷子和杯子 。教 学 过 程 :一、游戏引入1、夹球比赛,分男女两队比赛规则在 30 秒的时间内将玻璃球用筷子从一个杯子子夹到另一个杯子中

2、,掉在杯子外的玻璃球不算数,夹球总数多的队获胜。2 比赛结束,教师把成绩填在黑板上,判决输赢,教师加入输的队,输的队加教师成绩后宣布赢了。3、学生提出不公平,应该用平均数来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平均数”这个新朋友。 (板书:平均数)二、探究建模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指名回答)2、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1) 用“移多补少”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 90 页例 1 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回答)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

3、?”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在图中表示出你的想法,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这样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 (板书移多补少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 13 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 4 个人的总体水平。 )(2)平均数的求法。 你能列式计算吗?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

4、每人收集多少个。(14121115)413(个)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叫“先求和再平均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 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 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引导学生体会 13 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 4个人的总体水平。小结:平均收集 13 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4)回到夹球比赛,利用平均数判

5、断胜负。(4)生活中的平均数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三、练习巩固1、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 155 厘米吗?(课件出示)指名回答,说理由。2、课件出示 5 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统计图,平均每人捐了几本?3、课件出示某小组 6 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4、身高是 140 厘米的李东,打算到平均水深 110 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下水会有危险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5、课件出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平均数。四、回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指名谈收获)附:板书设计:平均数(1)移多补少 (2)总数份数=平均数(14+12+11+15)4=524=13(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