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门静脉高压症.doc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649153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静脉高压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门静脉高压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门静脉高压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门静脉高压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门静脉高压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伴侧枝循环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表现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正常压力为 1. 272. 35 kPa (1324 cmH2O) ,平均值为 1. 76 kPa (18 cmH2O) ,比肝静脉压高 0. 49 0. 88 kPa (59 cmH2O) 。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 2.94.9 kPa (3050 cmH2O) 。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不超过 1. 6 kPa (16 cmH2O)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病理生理与解剖

2、:a.肝脏双重血供 b.门静脉系统位于两个毛细血管网之间 c.门静脉没有瓣膜 d.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e.门静脉与腔静脉之间存在 4 组交通支正常的门脉压为 1.272.35kPa病理生理:当门脉压升高至 2.454.9kPa 时会引起以下改变:1.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门静脉血流受阻后,首先出现充血性脾肿大。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见脾窦扩张,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再生,脾破坏血细胞的功能增加,引起血细胞减少(低下) ,称为脾功能亢进。2.交通支扩张:门静脉与腔静脉系统的四个交通支 1、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最主要;2、肛管和直肠下段交通支;3、前腹壁交通支;4、腹膜后交通支

3、、胃底和食管下段交通支:门静脉血流胃冠状静脉 胃短静脉食管胃底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上腔静脉。在扩张的交通支中最有临床意义的是在食管下段、胃底形成的曲张静脉。此交通支离门静脉主干和腔静脉最近,压力差最大,因而经受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也最早、最显著。肝硬化病人常有胃酸反流,腐蚀食管下段粘膜引起返流性食管炎,或因坚硬粗糙食物的机械性损伤,以及咳嗽、呕吐、用力排便、重负等使腹腔内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曲张静脉的破裂,导致致命性的大出血。、直肠下段、肛管交通支:直肠上、下静脉丛扩张可以引起继发性痔;、前腹壁交通支:脐旁静脉腹壁浅静脉腹壁上、下静脉上、下腔静脉。此交通支扩张,可以引起前腹壁静脉曲张。、腹膜后交通

4、支:肠系膜上、下静脉etzius 静脉下腔静脉。3、腹水主要原因为肝功能减退,血浆白蛋白的合成障碍,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另有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肝内淋巴液增多,回流不畅,自肝表面漏入腹腔。 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致钠和水的储留。 病因(分型)根据门静脉血流受阻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1、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少见。如门静脉主干先天性畸形(闭锁) 、狭窄或海绵窦样变、门静脉主干血栓 形成(如急性阑尾炎等腹腔内感染引起) 、 外来压迫等(转移癌、胰腺炎等)。2、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多见,约占 90%,又可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 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

5、肝窦和窦后阻塞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窦性和窦后性:增生的纤维索和再生肝细胞结节的挤压使肝窦变窄或闭塞,致血流淤积及淋巴回流障碍,出现门脉压增高。窦前阻塞病因是血吸虫病性肝硬变。血吸虫在门脉系统发育,引起虫卵栓塞、血管内膜炎和其周围纤维化。 3、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病因包括巴德一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缩2窄性心包炎、严重右心衰竭等。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情发展缓慢,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但主要是以下三联征:、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脾脏肿大,程度不一; 均伴发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白细胞计数降底,血小板计数减少,逐渐出现贫血。具体表现为:

6、WBC3.0109 /L、 BPC 70109 /L、贫血等等。重度脾功能亢进的表现为: WBC2.0109 /L、BPC 30109/L。2、呕血或黑便: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一旦破裂,立刻发生急性大出血,呕吐鲜红色血液。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脾 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数减少,出血不易自止。大出血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 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可达 25;第一次大出血后的 12 年内,约半数病人可以再次大出血。 由于肝功能损害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又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因此出血不易自止。由于大出血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可达 25%,首次大出血后年内

7、,约半数病人可再次大出血。 3、腹水:腹水病人常伴有腹胀、食欲减退等。大出血常引起或加剧腹水的形成。此外,尚可有肝肿大、部分病人有黄疸、前腹壁静脉曲张、痔等体征(疾病) 。肝掌、蜘蛛痣等。 诊断根据病史(肝炎或血吸虫病等)以及三联征: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个体反应的差异和病程的不同,三个主要临床表现有时仅出现一、二个方面,下列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血常规:大致了解脾亢程度;了解出血量、是否继续出血、是否需要输血。、骨髓象:证实脾亢。、肝功能、凝血功能:了解肝功能损伤程度。食管吞钡、B 超 CT、MRI 和门静脉造影。、B 超和多普勒超声:了解肝脏大小、肝

8、硬化程度等等。脾肿大与否及程度;有无腹水及多少。多普勒超声:可测门静脉内径,测定血流速度及方向。但对于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的诊断精确性稍差。门静脉直径13,需考虑门静脉高压症。胃镜检查:了解静脉曲张的部位,直径多少,以及有无红色等,判断静脉曲张程度和出血倾向,同时排除胃十二指肠有无伴发溃疡、糜烂和肿瘤等。此为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金标准。可明确诊断,评估静脉曲张的程度:为小静脉曲张;为大静脉曲张。 食管 X 线吞钡检查:虫蚀状、蚯蚓样、串珠状改变。 CT、MRI 和门静脉造影等。3治疗腹水:无有效外科治疗 (肝移植)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视肝功能情况 可行脾切除术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本章讨

9、论重点 一、非手术治疗(一)适应症:有黄疸、大量腹水、肝功能 C 级.或作为手术前的准备(二)治疗方法(程序) 1、监护: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中心静脉置管测压,留置导尿管等。 2、补充血容量、抗休克:输血输液等扩充血容量,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维持 HCT2530,但应避免过量扩容,防止门静脉压力反跳性增加而引起再出血。3、放置鼻胃管冰盐水洗胃等,严密观察引流量和性质。4、药物治疗:降低门脉压力,控制出血,主要选用生长抑素或血管加压素类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生长抑素: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无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思他宁(十四肽):首次剂量 250 ug 静注,以后每

10、小时 250 ug500 ug 静脉持续点滴。 奥曲肽(八肽衍生物):首次剂量 2550ug 静注,以后每小 2550 ug 静滴。推荐 5 天药物治疗。伐普肽: 为人工合成生长抑素类似物,首次剂量 50ug 静注,以后每小 2550 ug 静滴血管收缩剂:垂体后叶素或特利加压素。使内脏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内脏回血量,短暂降低门脉压力。另使曲张静脉破裂处形成血栓而止血。缺点:有加重肝缺氧和加重肝功能损害。故高血压、冠状血管供血不足者不适用。血管加压素:0.20.4U/min,持续静滴 1224h,如奏效,可减半量;如无效,可在严密观察下用 0.40.8U/min。垂体后叶素与硝酸酯

11、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减轻副作用:硝酸甘油 0.6mg,舌下含服,每 30 分钟 1 次。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特立加压素):常用量为2 mg/4h,静滴,出血停止后改为 1mg,bid ,一般维持 5 天,作用时间长,副反应较血管加压素(VP)少,出血控制率相当于或优于 VP抑酸药:提高胃内 PH 值,促进血凝块的形成,防止血凝块溶解,促进病变部位愈合。H2RA:雷尼替丁,50mg,静脉滴注,q12h。此类药不能降低出血复发率,因此不提倡常规使用。PPI 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继以 4mg/h,持续静脉滴注,q12h。埃索美拉唑作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 泮妥拉唑。抗生素:国内外指南均推荐预防性

12、使用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类。疗程 12 周。5、纤维内镜治疗: 目前公认这是控制急性出血的首选方法,成功率可达 80%100%。经内镜硬化剂注射疗法(EVS):使曲张静脉闭塞,其粘膜下组织硬化。对于急性出血的疗效与药物治疗相似,长期疗效优于血管加压素和生长抑素 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方法是经内镜将要结扎的曲张静脉吸入到结扎器中,用橡皮圈套扎在曲张静脉基底部。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对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效。经内镜喷洒组织粘合剂止血。6、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和抗纤溶药物:凝血酶原复合物、冷沉淀或新鲜血浆、止血环酸、VitK、巴曲酶等均可使用7、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果上述

13、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或无内镜止血技术的单位,可采用本方法止血。本法为较好的紧急治疗措施。可使 80%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得到控制。其利用充气的气囊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以达止血目的。共有三腔:圆形囊(胃囊) ,充气后压迫胃底;柱形气囊(食管囊) ,充气后压迫食管下段作胃管,可行吸引、4冲洗和注入止血药物。 Minnesota 管还有第四个腔,用以吸引充气气囊以上口咽部的分泌物。三腔二囊管用法:a.证实无漏气 b.涂上石蜡油,插管至胃腔 c.先向胃囊充气150200m1,充足。d.牵引:滑车装置,悬重物约 0.5kg,备剪刀,注意:角度,重物离地位置。e.用观察止血效果,如仍出血再向食

14、管气囊注气 f.食管气囊为 100150m1,适量放置三腔管后:a 应抽除胃内容 b 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 c 观察胃内有无鲜血吸出:无鲜血,同时血压、脉搏渐趋稳 定,说明出血已基本控制。出血停止,可先排空食管气囊,后排空胃气囊再观察 1224 小时,如确已止血方可拔管三腔管并发症、注意事项:防止窒息:胃囊充气要充分,悬垂物离地高度,备剪刀,及时发现。防止误吸:头部侧转。防止食道穿孔:每隔 12 小时,应将气囊放空 1020 分钟,一般放置 24 小时,放置时间不宜持续超过 35 天8、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适应证:经 2448h 非手术治疗而出血未被控制,或一度停止又复发出血,肝

15、功能不适手术者,可行 TIPS 治疗。采用介入放射方法:经颈内静脉插入穿刺导管 通过肝右静脉,在肝实质内穿刺门静脉分支,建立门体通道,6cm 左右长支撑,直径为 812 mm ,TIPS 可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一般可降低至原来压力的一半,能治疗急性出血和预防复发出血。能显著降低门脉压,控制出血和腹水二、手术治疗(急诊手术)(一)适应证:1、 既往有大出血的病史,或本次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或经短期积极止血治疗,仍有反复出血者。2、经过 48 小时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出血未被控制,或短暂停血又复发出血,肝功能为 Child-Pugh A 级或 B 级者,应立即行急诊手术止血。手术不但可防止再出血

16、,而且是预防发生肝昏迷的有效措施。 Child-Pugh C 级病人不宜行急诊手术。二)手术方式:1、断流手术: 脾切除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急诊手术以断流手术为主,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最为有效。另有: 食管下端横断术;胃底横断术;食管下端、胃底横断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贲门周围血管解剖:冠状静脉:包括胃支、食管支以及高位食管支 胃短静脉:胃后静脉:起始于胃底后壁,伴同名动 脉下行,注入脾静脉。左膈下静脉:可单支或分支进入胃底或食管下段左侧肌层。手术:彻底切断上述静脉,包括高位食管支或同时存在的异位高位食管支;同时结扎切断与静脉伴行的同名动脉。2、门体分流手术1)完全性分流脾-肾静脉分流术;

17、门 -腔静脉分流术;脾 -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2)限制性门体分流:远端脾肾分流;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之间“桥式” 或“H”吻合术两种术式比较分流术的特点: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减少肝的灌注量;影响肝的营养;肠道内的氨被吸收后部分或全部不再通过肝解毒直接进入周身循环,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引起肝性脑病,甚至昏迷断流术的特点:离断贲门周围血管,门脉压增高;保证入肝门静脉血流的增加;有利5于肝细胞功能的改善;既控制破裂出血,又保持肝的血供,比较合理的;操作损伤较小;病人的负担较小;手术较简便3、联合手术: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最合理的术式。脾大合并脾亢的治疗:单纯脾切除;如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无论是否有过出血,都考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硬化引起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肝移植;腹腔静脉转流术:目前少用;胸导管与左侧颈内静脉端端或侧侧吻合;TIPS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