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415937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不朽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增长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生产成本绝对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各国自然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条件等自然资源差异,或特殊产品的生产技术和技能以及资本积累上的差异,产生了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绝对成本的差异,使得某些国家在生产特定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各国利用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向其他国家交换自己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各个国家的两种用于贸易的产品绝对数量都会增加,双方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因此,各国都应该利用各自的优势

2、条件进行专门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缩减其不具有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实现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各国的生产资源都能被最有效地利用,而且所有产品的产出都会有很大增长,各国的效用状况都会得到改善。绝对优势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早期,适合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弱的国际贸易初期阶段,对早期的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交易的双方都存在着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产品品种,否则,国际贸易和分工就无法实现。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中出现了一方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方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这是绝对

3、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二、相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继承了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并补充和完善了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形成了基于生产成本相对差异的新贸易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产品绝对劣势生产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合理性,他的理论被称为相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基础上的,基本的理论假设包括: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它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源泉;边际报酬不变,即各产业每单位产品所需劳动投入量是固定的,不随产量的增减而改变;生产要素只能在本国范围内流动,但在国际间

4、不能自由流动;交易成本为零,即国际贸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成本。基于以上假设前提,相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并不是绝对生产成本的差别,而是相对生产成本的差别。只要存在着相对生产成本优势,即使一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居于劣势,国际贸易也可以使双方受益。李嘉图用毛呢和葡萄酒的经典案例阐述了相对优势理论,根据相对优势理论,虽然一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地位,但产品劣势的程度一般会有所不同,某些产品由于绝对劣势的程度较小而具有相对成本优势,处于“劣中较优”的地位。同理,在各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产品优势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某些产品处于“优中较优”的地位。各国利用

5、其具有相对生产优势的产品,向其他国家交换自己不具有相对生产优势的产品,双方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因此,各国可以利用产品的相对生产优势进行国际分工,扩大其具有相对生产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减其不具有相对生产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要素禀赋理论(The Theory of Factor Enowment)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修正和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一种国际贸易的纯理论要素禀赋(或资源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将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从单纯的劳动力扩展到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比较优势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在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一个国家的比较优

6、势是由其要素丰裕程度决定的,劳动丰裕度高的国家,比较优势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裕度高的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理论存在以下几个基本假设:理论模型包含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和两种商品,故又称 222 模型;生产要素在一国内部可以完全自由地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直接流动,国际贸易是能够实现要素间接流动的唯一途径;两国在生产同一种产品时都使用了相同的生产技术;两国生产 X 和 Y 两种产品的规模报酬不变,不考虑规模经济因素;交易成本为零,即国际贸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成本。基于以上假设前提,每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和出口能密集利用自己相对充裕资源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

7、集使用自己相对稀缺资源要素的产品,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并使交易的双方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具体地说,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就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生产的优势,然后各国通过对优势产品品种的不同选择实现了国际化分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开始,然后经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的改进,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学说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都是差异化产生优势,国际贸易的双方通过优势产品的交易改善各自的经济状况,从而实现产

8、品的分工。绝对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况,要素禀赋理论是对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四、比较优势理论的启示虽然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专业化分工,但其基本原理,即一国应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各个地区的产业分工同样适用。尤其在农业经济领域,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是识别优势农产品的主要理论依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四川省区域种植业优势农产品可以通过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识别,明确各区域哪些作物具有比较优势、哪些作物具有比较劣势,这是区域作物布局的基本依据。在对四川省种植业进行区域布局时,要从区域种植业实际发

9、展情况出发,各区域一定要把握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作物,充分发挥生产效率优势,培育成当地种植业主导产品。在种植业作物上不具有绝对生产优势的地区,作物选择要以比较优势为依据,以生产比较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为主,安排较大的播种面积。实施四川省种植业总体区域布局时要侧重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而具有明显比较劣势的作物,则不应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区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定条件之一是一个国家(地区)只生产两种产品,区域应当集中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那一种产品。这一假定显然不符合四川种植业区域布局的现实情况,事实上,在一个区域只发展一种比较优势最强的产品也是不可行的。在对四川这样一个省级范围进行区域布局,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种植业作物的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主导种植业产品的选择既要对同一区域各种作物的比较优势进行横向比较,又要对各种作物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纵向比较,确定多个重点发展的种植业作物,这样才符合种植业发展的现实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