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41552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卷 素问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1金匮真言论【本章要点】一、从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阐述季节性的多发病。二、从一日之间的变化、体表部位以及脏腑位置等,来说明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用。三、从四时阴阳五行为中心来演绎、 讨论人体脏腑功能和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有机联系。【原文】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 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 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 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

2、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 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上卷 素问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2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

3、腑者 为 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 ,夏病在阳,春病在阴 ,秋病在阳 ,皆 视其所在, 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 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 应天之阴阳也。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4、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 为荧 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 为镇 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 宫,其数五,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 为太白星 。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 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 为 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

5、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上卷 素问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3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注释】天有八风:八 风,指来自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方之风;天有八风,指自然界中来自八方不正之邪气。鼽衄:鼽,指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冬病在阴:肾五行属水,为阴脏,又居于下焦,为阴中之阴。冬病在肾,所以说冬病在阴。夏病在阳:心五行属火,为阳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阳。夏病多在心,所以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肝五行属木,为阴脏,体阴而用阳,又居于下焦, 为阴中之阳。春病多在肝,所以说春病在阴。秋病在阳:肺五行属金,为阴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阴。

6、秋病多在肺,所以说秋病在阳。岁星:即木星,五行属木。荧惑星:即火星,五行属火。镇星:即土星,五行属土。太白星:即金星,五行属金。辰星:即水星,五行属水。【译文】黄帝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又有五风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答说: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致病邪气,它侵犯经脉,产生经脉的风病, 风邪还会继续循经脉而侵害五脏,使五脏发生病变。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相克的关系,如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 胜春,某个季节出现了克制它的季节气候,这 就是所谓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季,病多发生在肝,肝的经气输注于颈项。南 风生于夏季,病多发生于心,心的经气输注于胸 胁。西 风生于秋季,病多发

7、生在肺,肺的经气输注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多发生在 肾,肾的经气输注于腰股。长夏季节和中央的上卷 素问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4方位属于土,病多发生在脾,脾的经气输注于脊。所以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鼽衄,夏天多发生在胸胁方面的疾患,长夏季多发生腹泄等里寒证,秋天多发生风疟,冬天多发生痹厥。若冬天不进行按脐等扰动阳气的活动,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和颈项部位的疾病,夏天就不会发生胸胁的疾患,长夏季节就不会发生腹泄一类的里寒病,秋天就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厥、飨泄、汗出过多等病症。精,是人体的根本,所

8、以阴精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得温热病。夏暑阳盛,如果不能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酿成风疟病。这是诊察普通人四时发病的一般规律。所以说: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 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 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也与此相应,就人体阴阳而 论,外部属阳,内部属阴,就身体的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 阴,从脏腑的阴阳划分来说,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 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了解阴阳之中复有阴阳的道理是为什么呢?这是要分析四时疾病的在阴在阳,以作为治疗的依据,如冬病在阴,夏病在阳,

9、春病在阴,秋病在阳,都要根据疾病的部位来施用针刺和砭石的疗法。此外,背 为阳,阳中之阳为心,阳中之阴为肺。腹为阴,阴中之阴为肾,阴中之阳为 肝,阴中的至阴 为脾。以上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应的例证,所以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黄帝说:五脏除与四时相应外,它们各自还有相类的事物可以归纳起来吗?岐伯说:有。比如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于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 类,在五畜 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发 生在筋。此外,在嗅味 为 臊。南方赤

10、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精气内藏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 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 为荧惑星,它的疾病多 发 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 为徵,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为焦。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它的疾病多发 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成数 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在五味 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 应,在天体为太白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 为九。此外,在嗅味为腥。北方黑色,与肾相通,肾开窍于前后二阴,精气内藏于 肾,在五味为咸,与水同类,在五畜为彘,在五谷为豆,与四时中的冬季相 应,在天体 为辰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谿和骨,在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此外,其味为腐。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能够谨慎细心地审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了解其顺逆的情况,把阴阳、表里、雌雄的对应和联系,纲 目分明地加以归纳 ,并把 这些精深的道理,深深地记在心中。这些理论,至为宝贵,对于那些不是真心实意地学习而又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切勿轻意传上卷 素问篇 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5授,这才是爱护和珍视这门学问的正确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