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摘要: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教、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条璀璨的星河,那么孔子就是这条星河里最明亮的明星。他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见解,本文将对这些进行解读。关键词:孔子、教育、方法、贡献如果说中国宏伟的教育事业是一条射线,那么孔子就是这条射线的起点,是他开启了中国教育的先河,是他为中国绵延的文化做了铺垫,是他改革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他是中国教育的源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首倡私人讲学,是私学的开拓者,有万世师表,大成宗师的美誉。为什
2、么他能产生如此为大的成就,我想首先要从他的家族谈起,孔子是商代后人,最初微子启被封于宋地,他的第四代宋愍公将王位传给弟弟宋炀公,但是却被岷公的二儿子杀死,而他的大哥弗父何却无心做皇帝,所以他一直做一个辅佐大臣,到他的第五代名为孔父嘉(孔子曾祖父)仍为辅佐大臣,但是与其同朝为官的华父督却在一直诬陷他,为了避免被杀害,他开始了的逃亡生活,后生下孔防叔,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之子为叔梁纥,因为其为鄹地的长官,故又叫鄹人纥,其为孔子之父,而鄹地即为鲁国,从他的祖上便可看出他的家庭从祖上就为谦虚的无心拥有天下的人,他们都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辅佐人才;其次,孔子会有如此大的成就还要看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孔子生
3、活在春秋战国时代,在经济上,土地私有已经得到了承认,而政治上王权日益衰落,诸侯们不断不起土地兼并,发动战争,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年代,孔子厌恶了这样的时代,在经济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孔子的身体和心理都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在他的政治观,教育观上给了他深刻的印象,在他经历了周游列国之后,他看到了政治上的混乱,他便开始他的教育生涯。一、 论求学经历的贡献孔子十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在父母双亲离开他后,他便学会了自强独立,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他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孔子学无常师,它曾求师于老子、师襄、子产等人,他曾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为聪明又好学,不要以像不如自己的人
4、请教认为那是耻辱的。所以说学习不要看被学习人的其他,更不要因为虚荣心而放弃学习,这样就回学到东西。又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只要几个人在一起别人就都有可以让自己学习的地方,所以要谦虚好学。他从一开始求学经历就已经给无数学子以明确的方法论了。二、 论对教育对象的贡献孔子首倡私学,他提倡“有教无类”,这就打破了教育贵族化,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使教育打破了低于,族类和出身,他将教育扩大到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商人和一般平民。一举便使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民间。孔子为了使贫民能受到教育,他收学费很低,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 (论语述而)“束修”就是
5、十条干肉。比较贫寒的平民,只有交得起十条以上的干肉做尊师礼,就可以接受教育。而十条干肉,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接受,加上贫寒的百姓读书的愿望,这样就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为普及教育开创了先河。因为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贫富贵贱、地位高低一律施教,使许多出身低微的平民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也就有了成贤的机会,有了可以成为君子的机会,有了摆脱贫苦的机会。这一举动使民间的其他人也兴办了私学,一时间私学兴起是教育变成了可以接受的事情,这就使教育变得更加的平等,同时教育不久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那就是中国灿烂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一个阶段之一。孔子提出的
6、有教无类和开创的私学为中国的教育公平,做出了极大贡献。三、 论教育目的的贡献在春秋时期这个社会动乱的时代,孔子不是一个激进革命者,也不是一个顽固的保守者,他是一个政治改良者,他的思想基本上代表开明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主张开明的贵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孔子认为培养人才的规格是培养圣人,君子和士三级人才,总之他培养的都是辅佐型人才,是辅佐君王的优秀人才。受教育者具备立身的能力。论语 为政里说“三十而立”,意思是 30 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 自己应承受的责任 ,并已经确定 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在论语为政中说:“君子不器。”说的是君子应该尽可能多的学习各种知识。这
7、些言论中明确的显示出“君子”立世的基本条件 ,获得足够的知识与能力。这是教育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其次,受教育者应德范于社会。在孔子看来 ,“君子”是有自己的社会责任的,那就是“君子”应该成为社会的道德示范作用。在论语 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意思是颜渊叹息说:对于老师的学问和道德,我抬头仰望 ,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又好像在我后面。老师善于有次序的诱导我 ,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 ,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
8、停止学习都做不到,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上去,却没有路径可以前进。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孔子以身作则,实现德范的全面认定。首先 ,孔子做到了学问和道德的示范作用。其次,孔子也用这种示范作用,影响教化了自己的学生 ,甚至更多的人。德范社会不仅是孔子身体力行的东西,也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素质。换言之,孔子认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应该为社会提供学问和道德典范,以对社会起到教化作用。这在当时也许是一种比较正常的,也是比较正确的思想,但是在今天来说就有些不好了,因为这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愚忠愚孝的人,这样的人并不是国家社会需要的人,也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人。通过教
9、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都要深陷在政局,而是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一定的思想,那么他会在自己有的只是里边有一定想法,在各方面都会有人才。其二,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即鼓励 人们如果 当官有了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了余力就去当官,这样学习就与做官有了非常密切的联系。他对学生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 ,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学优与仕优相结合 ,仕优以学优为基础,有利于推行贤人政治和改良社会政冶,符合当时封建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 ,对世袭制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强烈冲击,开
10、辟了平民从政之路 ,成为积极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 力。受教育者应积极参与治国。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思想里有积极的出仕理想 ,出仕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天下有道。孔子理解的出仕并不是狭隘的“当官”,而是为了推行 自己的主张“仁”,推行 自己的思想 。论语阳货一篇中,阳货说 :“藏匿自己的本领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 :“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时间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出去做官了。”从中可以看 出,孔子把天下有道看作是出仕的条件 ,时机不成熟孔子不想出
11、来做官。但是阳货的话提出了在国家迷乱的实际条件下 ,藏匿自己的本领是不是“仁”?假设了在国家责任和 自己的坚持之间,让孔子进行选择。孔子选择了出来做官。这说明在孔子心中,国家责任比一己理想的坚持更重要。这是教育的第三个 目的,要提供具有国家责任感的受教育者。以上是孔子确立的理想的教育 目的,也是孔子教育理想的基础。通过教育向社会和国家输出人才,受教育者达到立身,然后德范社会 ,有利的条件下还应该出仕,通过参与治国而对国家尽到责任。那么,确立了教育目的以后,还需要理想的教育内容作为保障。四、 论教育内容的贡献(一)学术方面在学术方面孔子规定了六艺六经,礼、乐、射、御、书、数,诗、书、礼、易、乐、
12、春秋,孔子对与这些有硬性的要求,要求准但是并不要求有力道,在一些欣赏的问题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这无疑也造成了中国现在的花拳绣腿,没有了战斗力!但是对于文学方面,孔子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德育方面孔子认为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受教育者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他认为:只有具备处事能力 ,才能将 自己所学发挥出来。所以,在论语中也有很多关于处事的言论。例如论语卫灵公: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 ,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孔子通过
13、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诫弟子处事的方法,以求弟子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处事技巧先立身而后有作为。(三)学习方法孔子认为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即学习要经常的温习、练习最重要的是要去实行。还有在论语为政中提出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再如论语 阳货中注重个体性“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人性本质相同,却因为后天教育不同而不同。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四)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态度,伟大的孔子更是提出了很多的真知灼见,如:“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4、就是告诉学生们要有一种求实的态度,即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学到知识。在学习上,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的精神。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一定要虚心向人请教。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耻下问”,要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论语泰伯)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可以向学生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孔子自己就是谦虚好学的典范。他虽然学识渊博,但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向别人请教。论语记载,“子入大庙,每事问。”(论语八佾)他曾说
15、,“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论语子罕像孔子这样博古通今的大教育家,尚且说自己“无知”,“空空如也”,其谦虚之态不言自明。孔子好学是人尽皆知的。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在此,孔子说明,自己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而是通过好学才有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未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对自己好学精神的自白。孔子这种实实在在,谦虚好学的精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五、 论教育方法(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针对学生个性的差异,孔子对症下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6、。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是孔子对冉有和子路两人“闻斯行诸”的回答。论语记载,冉有和子路提出同一个问题:听到道理后是否就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意思是,有父兄健在,怎么能够听了就干起来呢?而回答冉有则说“闻斯行之”,意思是听到了就去干。公西华不解其故,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孔子告诉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这样,孔子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各取所长,有了自己的发展。这在今天实施起来可能有些困难,但却是可以一试的好办法。(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说到“启发式”就是孔老夫子说的那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17、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当学生进入“愤” 、 “悱”的境地,才是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机。在教学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地,以便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当举一而不能反三时,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而要他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在进行启发教学时,孔子往往采用“叩两端”的方法。他曾说,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孔子原本对此问题不了解,但通过“叩两端” ,即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终于把问题谈清谈透。孔子常用“叩两端”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孔子认识到,教学的意义不全在于灌输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今天仍然广泛运用。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给中国教育界留下了无数的启发和诱导,这一切都是在过去路上的风景,我们要把它记在心里,带着孔子和先贤们留下的珍贵珠宝继续去开发我们新的世界。让中国教育的射线越走越远!参考文献:曲铁华.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杨伯峻. 论语译注姜同绚. .孔子论“学” 中国知网杨玉.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国知网张玲. 孔子对古代教育的贡献 中国知网论孔子对中国教育的贡献教育学部2012 级教育学类王焕颖20120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