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课 题 名 称 园林空间的设计以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为例 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园林空间的设计以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为例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 ,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些年的“疏林草地” , “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导致我国园林绿地空间普遍存在空间尺度不适宜、服务设施不完善、视觉效果乏味、公共
2、活动场所缺乏、空间营造缺乏安全感以及使用率较低等现象。在滨水景观中,大多数国内城市滨水空间长期被湮没在对规模和速度的盲目追求中,无法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所以本文就如何利用其他材料(植物、水体、地形)来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划分空间,使功能要求和审美相统一进行研究,对塑造优美滨水景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公共空间 空间尺度 滨水景观 生态 公共活动 活动空间 Landscape space design - to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Green Lake in Yueyang Landscape PlanningAbstract:In rec
3、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gions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city faced a whole range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fast, and even many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public spaces, are required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completed from the project, planning to design the entire process. A few
4、years ago the “savanna“, “Fountain Square“ popular with the country, foreign artistic styles and visual image of the over-pursuit, arranged a lot of grass, but reduced the space for human activities, fail to attract people to use. Common cause of landscape spatial scale suitable for green space, ina
5、dequate facilities, visual effects, boring, lack of public spaces, the space to create a sense of insecurity and low utilization rates and so on. In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most of the domestic urban waterfront has long been buried in the blind pursuit of size and speed in urban life can not play
6、its positive role. So this article on how to use other materials (plants, water, terrain) to rational and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division of space, functional 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requirements and aesthetic unity of the study for the creation of a beautiful waterfront landscape, building livable urban ec
7、ological significance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KeyWords:Waterfront public space landscape ecological spatial scale public events space 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目录1 引言 12 背景分析 23 基地现状分析 23.1 区位分析 23.2 周边环境分析 33.3 基地现状物质空间环境分析 3 4 设计理念与目的 44.1 理念缘起 44.2 推导与演绎 44.3 设计目的 45 设计手法与表现 55.1 设计内容 55.2 设计方法 75.3 细部大样设计 85.4 图纸表现手法 106
8、结束语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2海口市天诚大酒店景观规划设计 2- 1 -1 引言本 基 地 位 于 湖南省岳阳市滨江绿地北段。西临洞庭湖,南面为规划中的滨湖绿地。该绿地是岳阳市的历史遗产地改造中的滨湖绿地。基地处于岳阳市政府的西北方,约为四公里左右,交通便捷。又位于岳阳楼的南方,享有吸引人流的客观优势。该绿地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以洞庭湖滨水绿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滨水空间的类型、特点和景观要素,对于塑造良好的滨水景观,提升滨水景观的综合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基地集中了大量的体现城市特色的建筑、古迹,进行滨水开放空间的研究与开发, 有助
9、于进一步增强岳阳市的滨水景观特色,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为湖南省创建“具有滨江、滨河、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做出贡献。空间, 是指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有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之分。空间是一种存在,它没有确定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完全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审美的需要而规划限定出来的。通过围合、分隔,以及多个空间组合的方法可以组织空间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以下 3 个因素:功能使用的要求;精神和审美的要求;物质技术手段的要求。人类利用这 3 个因素划分空间,使空间具有了体量、尺度、形状、比例、封闭程度、分隔性、色彩及质感等特性.园林空间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物的外部存在,是园林艺术的一个基本概念
10、,指在人目距范围内各种植物、水体、地貌、建筑、山石、道路等各园林景观单体组成的立体空间。园林是由地形、地貌、水体、园林小品、道路和植物等造园要素组成。根据周围的环境、地形、以及比例尺度创造出协调的园林环境,构成了生动的意境,组成了多样性主题内容,形成一种空间艺术。当今的园林形式丰富多彩,园林技术日趋提高,几千年的实践证实,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园林应该是与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特征、历史、地理等密切相关的,它反映了时代与社会的需求、技术发展和审美价值的取向。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之进一步深化,而空间组织与之构图关系密切;没有空间,一片闭塞,便不能组织风景视线
11、。在视景空间中,有静态空间、动态空间;开敞空间和闭合空间之分。视点固定观赏静态风景所需的静态空间由于游人的移动,使其在两空间过渡转折时便出现了步移景异的动态观赏和组织动态空间的要求。园林的脉络性:应该关注园林的空间性,园林不存在于虚空之中,而有其具体的脉络,即各种联系。只有通过空间,园林各要素之间才能建立联系,造园手法才得以运用,园林才能被人们欣赏和体验。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2 -本论文以园林空间以及滨水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了现代园林空间的布局方法,结合当前条件,利用历史背景等进行划分,以及现在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原因,最后结合两个实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空间设计对园林的重要性,只有
12、有抓住事物的本质,人们才能更加清晰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方向。而园林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空间,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明确方向,为园林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2 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 ,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前些年的“疏林草地” , “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导致我国园林绿地空间普遍存在空间尺度不适宜、服务设施不完善、视觉效果乏味、公共活动场所缺乏、空间营造缺乏安全感以
13、及使用率较低等现象。在滨水景观中,大多数国内城市滨水空间长期被湮没在对规模和速度的盲目追求中,无法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当然,也存在着很多其他问题,比如与周边城市资源缺乏联系;可达性差,没有很好地利用亲水空间;功能单一,缺乏生活配套设施;破坏了其他生物的栖息环境;改变了水体原有的自然曲线等。所以滨水空间应该研究整个城市水系与水系沿线的带状空间结构、聚居形态、景观系统、生态系统等之间共生互动的关系。有关空间及其相关问题在建筑学上探讨的比较广泛且深入,尤其是当代建筑的发展,更着重于强调空间的重要性和对空间的系统研究,但是,建筑师们往往只注重建筑本身的内部空间,以及建筑与周围小环境共同构
14、成的外部空间,在更大尺度上或者在建筑不占优势、只作为配景的基地上,所以本文就如何利用其他材料(植物、水体、地形)来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划分空间,使功能要求和审美相统一进行研究,对塑造优美滨水景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3 基地现状分析3.1 区位分析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3 -基地西临洞庭湖,东面规划中的历史风貌保存区北面已建的滨水广场,南面为规划中的滨湖绿地。有一定地形变化。设计绿地是岳阳市的历史遗产地改造中的滨湖绿地北段。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3.2 周边环境分析基地东面有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宫,洞庭庙,慈氏祠,慈氏塔,南岳庙以及革命时期的珍贵的历史遗址等
15、等。基地处于岳阳市政府的西北方,约为四公里左右,交通便捷。又位于岳阳楼的南方,享有吸引人流的客观优势。3.3 基地现状物质空间环境分析占地面积为 9.36 万平方米,常水位为 25 米,防洪标高为 31.8 米。植物比较稀疏,种类较为单一。图 3.1.1 区位分析图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4 -4 设计理念与目的4.1 理念缘起玉如意的概念和寓意都和意合着我的基地,更重要的是,也曾有一首道情词同名玉如意,玉如意历史悠久,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它结合了现代滨水空间,历史文化奠基,和绿色生态文明这三个基本概念,由此推导出了玉如意的这个概念带动了城市整体联动性 图 4.1.1 玉如意示意图
16、和演绎绿水交融,和谐生活的理念。4.2 推导与演绎玉如意产生于魏晋时期,他寓意着吉祥、如意顺心,它的造型优美,线性流畅,整体有圆润的感觉,色泽苍翠欲滴,晶莹剔透,它的材质又冰清玉润,这些都能体现在本设计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意义和纪念性,代表着美好、幸福,寄托着人们的精神和愿望,又体现着崇尚艺术文人,现代时尚的感觉,展现自然生态的面貌,同时又能表达本基地有科教学习和文化教育的内容。园内有仿岳阳楼的古亭,有刻有岳阳楼记的铺地,有体现周围古迹的景墙以及印有慈氏塔的景观柱。本设计植物丰富,植物种类也很丰富。充分表达着水绿交融,和谐生活的理念。4.3 设计目的对岳阳滨湖绿地进行景观规划,要求在深入理解基地
17、现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恢复滨水景观的活力并满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该地块设计为一滨水开放式绿地,成为未来城市副中心的“城市客厅” 的一个组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5 -成部分;既注重公园的生态效应;又满足滨水休闲娱乐需求;同时构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绿色景观,打造滨水城市新形象。设计应有独特创意,突出景观的整体空间形象,在对基地自然、社会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滨水空间的总体景观主题,研究总体景观空间布局及设计,划分功能分区、协调交通组织及与周边功能组团的交通联系等。5 设计手法与表现5.1 设计内容我总平的基型就是以玉如意为主的,分别由入口广场、主广场、主园路和迷
18、园组成,当然,玉如意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更希望成为一个标志,能让人更轻而易举的记住这个绿地。 图 5.1.1 鸟瞰图因为这个基地的周围有享誉富名的岳阳楼,和巴陵广场,所以我并没有设置大量的硬质广场,不过我用了大量的园路来贯穿整个绿地,比较醒目的是线性的道路,他直达滨水区域,缩短了城市与滨水空间的距离。当然,里面还有很多自然形式的园路来穿插,满足了滨水绿地所需要的易达性,选择性,舒适性和连续性。园内自然的水,大量的植物,亭,廊,景墙,景观柱,包括铺地都能使人感觉出丰富的层次感,从而形成了了空间感。我的设计总体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追忆,传承,回归,分别从左往右的顺序,中间通过人工湖,和玉如意之
19、首来连接。先来说说回归板块,回归,言下之意可以是回归自然,当然,也可以回归古代文明,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6 -也可以回归到现在,现代。所以这个板块有大量的,种类丰富的植物,也有现代与历史文明结合的一些小品。回归板块有最主要的广场,连接着主入口,主广场上以铺地为主,是希望能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让人们可以在这里举办一些小型活动,从而了解风土民情,了解历史文化;当然,在平时的日子里,这里也可以作为一些老中青年人们的群聚活动的场所。中间的主轴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融入了主广场内,内设景观,喷泉,起到了隔断的作用,第二段和第四段都是过渡的作用,两边的喷涌水池能增加活泼的气氛,当游人疲惫的时候也可以在这
20、里稍作休息。第三段是一个小型的音乐广场,中间竖有六根景观柱,通体为半透的绿色,雕刻着古典韵味的纹路,迎合玉如意这个概念。接下来便是一个大尺度的亲水展台,上面设置着可拆卸的张拉膜,周围的一圈下沉阶梯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有活动的时候作为观众席。跳出的平台可以让人更亲近水,增加互动性。从主广场发射出去的线性道路通往滨水步道,上面布置的文化景墙增加行人在行走时的趣味性。第二个板块是传承,就是承接好的东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传承的当然就是那种现在正在流失的文化韵味,文化气息,所以在这个版块用了刻有古文的铺装,布满古诗词的景观灯柱,而在一些路侧石,池壁,和一些坐凳上都有象征着玉如意的古典花
21、纹。传承区的重点部分在于亲水平台,这个部分是被围合的部分,当人们走进这个空间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私密感,安全感,平台边有阳伞座椅,给人亲近睡的同时交流谈心,跳出的甲板可以使人更亲近水。第三个板块是追忆,既是追忆那些历史沿革,那些灿烂文化,也是缅怀红色革命时期的那种奉贤,那种精神。在停车场旁设有一个特色的主题雕塑园,有著名的历史人物,包括一些诗人,例如屈原,范仲淹等等。代表玉如意的尾巴的迷园是一个亲子活动区,中间水池底部的铺装为重要历史年级表的玻璃马赛克,为一些孩子在疲惫之余还能学习历史知识。中间的三个广场分别有不同的功能,第一个广场上有一个小型的咖吧,是为红船码头而建设的,里面挂有红船码头的风景
22、照,放置了小型塔吊的模型,使用的餐具都是船型为主的。第二个广场也是一个过渡的空间,而第三个广场上也有一个小型的革命纪念馆,设有革命人物雕像,革命事件展牌等等。广场旁的景观墙上是玉如意的信息和介绍,让人更深入的了解一下玉如意的发展和含义。这个板块的滨水广场范围比较大,广场中有不规则型的水池,增加了人与水的互动性,游人可以观察不同角度的洞庭湖,也可以与之前的亲水平台遥相对望,当然,也可做码头之用。为了防止百年一遇的洪水,所以特别设置了一条游步道,在洪水来临时,也能亲近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7 -水。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8 -5.2 设计方法(1) 按照识别性原则,就是基地滨水区可根据
23、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文脉进行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可识别性。比如可以根据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宫来设计有代表性的广场等。(2) 按照延续性原则,在视觉方面,第一可以利用滨水地形的有利地形、地势设置景点;第二与城市功能分布相适应,在滨水边缘地带特殊地段和人流密集、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方丌辟公共广场;第三运用人工方法开挖河道将水体引入滨水岸域。在文脉的方面,保持和突出建筑物及其他历史因素的特色,这是满足“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的好办法。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具体地说是为人的活动服务。所以,要创造滨水空问场所感,延续该地区的文脉,更重要的是以公共活动吸引公众的参与。在空间方面,城市滨水空间结构的
24、设计与更新应先从大局入手,从城市的角度来考虑主次,使其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善和延伸,达到地域的融合。(3) 按照公共性原则,在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当中,能考虑到为市民提供共同享有该地区景致的权利和便利。首先,该地区的用地项目应为大众开放。其次,想把人们吸引到水边、真正共同体验亲水空间的乐趣,关键在于城市空间与滨水空间之间以人为中心的良好便捷的交通环境。再者,为滨水区内部提供舒适、安全、连续的步行环境和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也是提高人们在滨水区共享质量的重要环节。(4) 按照环境多样性原则,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享人群的多样性导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应在整体
25、统一的基础上做到风格的多样性,空间的多层次性和多功能性。首先空间的多样性主要是指营造多样的和多层次的景观。通过对建筑物、广场绿地、环境小品等景观元素表现力度的强弱、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对空间的多种组合,营造出多样的景观。通过对滨水区立面和断面的规划控制,形成滨水区清晰而又丰富的多重连续的景观层次;其次景区内部可分为若干特色性的景观功能分区,如传统文化区、滨水景观区、封闭私密区休闲娱乐区等,各景观功能区应突出主导功能,兼顾其它功能,注重功能互补。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9 -5.3 各种元素设计(1)历史元素:刻有古文的景观墙,景观灯柱,铺地;印有慈氏塔、岳阳楼图案的浮雕墙;仿古的亭子。图 5
26、.3.1 景墙透视图图 5.3.2 景观柱透视图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10 -图 5.3.3 古文铺地透视图(2)革命元素:小型革命纪念馆;刻有毛泽东同志题词的浮雕;革命人物形象的浮雕;纪念革命时期的油画。图 5.3.4 主题雕塑园透视图(3)红船码头的咖吧;塔吊的小模型;红船码头的风景照;以船为原型的餐具。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11 -图 5.3.5 咖吧透视图5.4 图纸表现手法这次主要采用了 Photoshop 的彩平图,还有 Autocad 制图,同时还采用了Sketchup 的表现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 12 -手法。6 结束语本文通过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演化研究,将城市
27、滨水区景观空间归纳为限定与自然、生态与城市相结合,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城市滨水景观的观念与空间的演化特征,通过对东西方景观演化的不同特征及不同处理手法的探讨,力求揭示滨水景观空间发展的深层结构。在滨水区景观设计中,要想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就应妥善保护、恢复历史痕迹的完整性,并保护其历史环境。当滨水区拥有能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时,则还应当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维护原有的社会功能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样的景观才能体现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的滨水空间融合了城市的历史,连接着城市生活的现代和未来。目前,在我国许多城市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重视市民的
28、亲水需求,高效利用水岸资源。在长沙滨水景观空间设计过程中,只要能坚持公共性、多功能性、亲水性、可达性、连续性等原则,根植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就可以创造出城市中更丰富宜人、更具魅力变化的滨水景观。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13致 谢光阴似箭,四年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学习,令自己更加觉得“学无止尽”的含义。在此首先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刘静怡老师对于我们小组设计的精心指导,在这一年中,刘老师给予我们小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严谨求实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我受益颇深。成为我工作和学习的楷模。还有感谢我的小组成员朱蓉和顾丽琴,在设计过程中能
29、够互相帮助互相提点互相督促,她们的鼓励和支持给我提供了勇气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参考文献1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刘滨宜.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53赫靖欣,张希晨.滨水区域改造探析.规划师,2002,18(4)4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规划信息,2001,25(7):41-465徐永键.介绍几本有关滨水区开发规划的专著J.规划师,2000,16(3):166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7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
30、0008杨春侠.城市跨河形态与设计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9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10李麟学.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整合J.时代建筑,199911A.E.J.Morris.History of Urban Form: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Burnt Mill,1979,5-1212R,Bruttomesso al.Waterfronts:A New Frontier for Citie on Water,International Center Citie
31、s on Water,199313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城市规划,2000,(9):1914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1415王东宇,李锦生.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以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为例J.城市规划,2000,24(9):27-3016郭纪鸿.城市滨江开发区景观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17Tomturner.Landscape Planning.Hutchinson.198618B.Kelly and R.K.Lewis,Whats right and wrong abou
32、t the Inner Harbor,Planning,1992,419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2002,2520羊笑亲.浅论城市滨水区河岸的软化设计J.安徽建筑,2004,(l):22-2421陈从周.梓翁说园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2颜慧.城市滨水环境亲水性创造J.南方建筑,2004,(1):89-9123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24金广君.日本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与概述J.城市规划,1999,425张涵,李宝昌.浅析在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情节空间的营造J.广东园林,2004.26Paul Bennett.Making water visib
33、leJ.LANDSCAPE ARCHITECTURE,1999,427City of Chicago.Department of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00.Why Chicago needs a New Centre Area Plan,200128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29英M.盖奇,M凡登堡.城市硬质景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0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31Norman K.Booth.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199532陈小丰.建筑灯
34、具与装饰照明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3Joan Roig,New Bridges.Barcelona:Editorial Gustavo Gili,S.A.,19963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滨水地区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5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36Nikos A.Salingaros.Complexity and Urban Coherence.Journal of Urban Design,13Vol5,200037麦克哈格.丙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38Peter Calthorpe.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NY: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339宋培抗.城市景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0凯文.林奇.一种好的城市形态概论岳阳滨湖绿地北段景观规划154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42日河川治理中心.苏利英译.滨水地区亲水设施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3杨保军,董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