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

上传人:wo7103235 文档编号:6144430 上传时间:2019-03-30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经济迅猛发展 ,工程建设规模日渐扩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鉴于对建设前期造价控制的重要性的考虑以及面临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的挑战和要求,从集成管理理论这一全新视角出发,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集成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集成的内涵、特征,引出集成管理的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阐述。论述了该理论在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指出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造价控制目标即全生命周期造价以及相应的控制原则。在控制目标和原则的指引下,本文对建设项

2、目组织系统集成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虚拟联合组织这一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形式,并将其应用到造价控制中,提出了由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工作包这一解决造价控制的方法,并对该工作包的工作原理做出详尽阐述。最后本文将上述由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工作包应用到建设前期各阶段来优化建设前期决策和设计方案,从而达到在建设前期控制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目的。关键字:建设项目前期 集成管理 造价控制 Research on Cost Control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

3、oryAbstractWith the fast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is getting larger and larger.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the cost control field. Facing the challenge and request of this

4、 new era and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cost control in the earlier construction stag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research on the cost control in the earlier construction stage from the aspec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ed phenomenon, this thesis discu

5、ssed the integrated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Then the thesis expounded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ies. The thesis also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Based on that it pointed out the target of the cost control under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life

6、cycle cost and control princip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bove target and principles, this thesis expounded the theory about the integr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rganization system. The thesis raised one form of project organization system integrationvirtual combination organization, and app

7、lied it to the cost control area which is cost control Work Package using virtual combination organization. The detail illustr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principle of the work package is also given in this thesis.Finally, this thesis applied this work package to the earlier construction stage in order

8、to optimize the decision making and design scheme and the life cycle cost could be controlled efficiently through that.Key words: Early stage of construction,Integrated management, Cost control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1 关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在造价上的体现 全生命周期造价 .31.2.2 关于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 51.3 研究问题的界定

9、 .61.4 研究内容 6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7第二章 集成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92.1 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础 92.1.1 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92.1.2 集成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02.1.3 集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22.2 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理论 142.2.1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定义 .142.2.2 与传统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比较 142.2.3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集成模型 162.3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造价控制概述 182.3.1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造价控制目标 182.3.2 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造价控制原则 .20第三章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的集成及其应用 223.1 建设项

10、目组织系统集成的提出 223.1.1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的涵义及提出的可能性 223.1.2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的功能 .223.2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形式 建设项目虚拟联合组织 .253.2.1 建设项目虚拟联合组织的提出 .253.2.2 虚拟联合组织中参与各方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责任 273.3 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工作包 .283.4 虚拟联合组织对方案的评选方法 价值工程的应用 .313.4.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313.4.2 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 333.4.3 虚拟联合组织介入的价值工程实施方法 343.4.4 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价值工程在建设前期的应用 .41第四章

11、建设项目前期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 444.1 投资决策阶段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 .444.1.1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含义及任务 .444.1.2 建设方案产生过程中造价控制过程 444.2 设计阶段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 474.2.1 我国现行工程设计模式 474.2.2 设计各阶段方案产生过程中造价控制过程 47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5参考文献 56致 谢 .58外文文献 59中文译文 64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1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增长, 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业主需求改变、项目

12、管理技术迅速发展。如今工程项目管理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首先,面对建设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显然国内这种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或某项作业上的、孤立的、分散化的项目管理和决策方法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建设工程项目的要求。现代工程项目已经具有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点。这种动态性的特点所要求的管理方式与静态工作所要求的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有很大改变。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业主与各方及各方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集成化的管理 ,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向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 1 所谓

13、集成管理,简单地说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集成活动以及集成体的形成、维持及发展变化,进行能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达到整合增效目的的过程。 2目前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已经开始提出将制造业的一些先进理论和工具运用到工程项目的管理中较全面地考察项目管理的各阶段及其相互作用。当集成管理的思想运用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时,它不仅是指项目全寿命期的集成管理,而且包括项目工期、造价、质量、安全、环境等要素的集成管理。此外,还应考虑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理念属于全新的项目管理理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作为依托 ,最根本的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上,集中在各种活动

14、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上 ,从全局对项目执行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进行集成化管理 ,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1其次,就目前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由于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项目管理跟不上,导致了诸多工程的投资规模失控,施工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也比比皆是,造成了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烂尾工程”和“三超工程”(即: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决) 算超施工图预算),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3上述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

15、价管理模式的直接产物。可以说,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 目前国内在进行造价控制时,把管理阶段分割开来,单方面追求建设成本最低,导致整个项目性价比降低,建设项目生命周期成本( LCC 一 Life Cycle Cost)增加。对于建设工程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2造价控制时,主要是集中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普遍忽视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错误的认为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有资料表明,在建设成本控制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影响造价的可

16、能性仅约 20%左右,而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如果介入造价控制,影响造价的可能性达 60%90%,见图 1.1 所示。 4 100%95%75%35%10%25%决策阶段施 工 图设计施工阶段初步设计方案设计项目进展时间对投资的影响程度图 1.1 建设项目各阶段对投资影响程度分析图Fig. 1.1 Analytical graph of the impact caused by each stage of construction设计招标、发包设计要求改变(如:设计标准、平面布置)资料来源: 根据参考文献5 整理绘制事实和研究表明,无论是面对目前项目管理模式新的发展变化还是国内存在的种种弊端而造成

17、严重的投资浪费等后果均迫切需要我们对国内的项目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造价控制模式做出改变。要由传统的造价控制模式走向基于集成管理理论的造价控制模式。只有运用集成管理思想,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计划、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管理系统,才能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 5。建设项目前期集成管理是保证项目取得预期目标的前期条件。在项目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实现信息流向前集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3成,

18、达到建设运营一体化,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已成为新时期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新思路。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分支 6: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要素的集成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的集成,见图(1.2) 。本文主要研究管理要素中工程造价在建设前期的控制方法。运用集成管理理论即体现在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外部集成组织系统集成去控制工程造价在全生命周期上的体现形式即全生命周期造价。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和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的研究现状如下所述:资料来源:参考文献6 图 1.2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型Fig.1.2 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

19、nt model业主方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商 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信息平台合作理念信息平台合作理念信息平台合作理念管理要素集成:工程范围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进度管理人力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集成:运营维护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决策阶段后评价阶段1.2.1 关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在造价上的体现全生命周期造价 1国外方面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研究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4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提出创立的 .后来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

20、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现在能找到最早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相关文献即为英国的 AGordon 于 1974 年6 月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建筑与工料测量季刊上发表的“3L 概念的经济学”一文 7以及 1977 年由美国建筑师协会发表的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建筑师指南 8一书,给出了初步的概念和思想,指出了开展研究的方法和分析方法。在 O Orshan 的全生命周期造价:比较建筑方案的工具 9一文从建筑方案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方案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概念和思想,提出了工程项目成本划分方法、工程项目造价的数学方法模型和工程项目的不确

21、定性风险的结算方法。R Flanagan 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所涉及的问题 10、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核算 1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与实践从建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地讨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所涉及的先进的技术要求和合理造价成本有机结合的一些问题。PEDellasda 等人的设计专业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JWBull 等人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He zhi 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仿真分析、LGMedeley 的从全生命周期出发:在造价未发生前就管理它,这些学术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一阶段,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不仅投

22、入了很大的力量去推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发展,而且还与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 一 RIRA)合作,直接组织了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推广。出版了大量的行业专著和指南,以及许多有关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文件和报告。90 年代至今,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风险和不确定性研究;实际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软件研究;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影响集成研究。2国内方面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研究2006 年,归国博士威安

23、邦在其所著的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一书中,在介绍当今世界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流派时,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了一个简短的介绍。同济大学丁士昭教授认为 12要从研究项目而不是工程造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探讨了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谈到了全生命周期决策管理阶段投资控制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的董士波 13指出 :运用多学科知识,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重视投资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能够很好地克服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大有裨益。真正从工程造价管理角度介绍与研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并取得初步成果的是天津理工大学的任

24、国强、尹贻林等人。在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514、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城市水利系统中的应用 15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及其计算机实现等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做了详细分析。如今我们国内关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完善。1.2.2 关于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AliJaafari 博士首先提出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LCPM)思想和借鉴了制造业并行工程( CE)思想精华而产生的并行建设(CC)思想,将全寿命周期管理思想延伸至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并且二者在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的组织机构

25、设置模式上都要求项目参与各方在工程决策阶段就组成全寿命周期项目集成管理联合实体,实现集成管理的组织集成功能。同济大学的丁士昭教授在对南京市地铁建设项目中引入了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LCIM )及全寿命周期经理的概念,提出通过全寿命周期经理担当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联合实体的核心,负责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规划和控制。 16 针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持的特点,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出现的计算机集成建造(C/I/C )思想通过建立项目各方参与方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标准化和模型化的工程项目信息交换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寿命周期内组织管理功能的不足. 17 东

26、南大学的成虎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和项目分解结构编码的标准化观点,实质是建立统一的中央数据库,将项目各参与方建立的异构数据库纳入到一个数据系统中,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统一管理和使用。 18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的彭勇分析了虚拟建设产生的背景,提出虚拟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并且概述了虚拟建设实施过程中信息分类的方法。并且指出虚拟建设的组织模式将有助于中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19。同济大学的何清华在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上发表虚拟组织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虚拟建设指出了虚拟组织的概念以及其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虚拟建设的概念

27、 20。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 21提出了以运营导向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业主方(运营方)管理组织模式的设计理念;并对全寿命周期集成化信息系统(LMIS)的信息模型、系统集成的层次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天津理工大学的王华、尹贻林等在对之前国内外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中组织集成的实现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一些已存在的管理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建立一种敏捷、高效的新型组织集成模式来实现对现代建设项目全寿命的集成管理,该组织是建立以业主、咨询机构、专业人士共同形成的协同化战略联盟为决策与管理核心,通过建立中央数据库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外部参与方、管理各要素、全寿命期各个阶段

28、建立起来的异构数据与工作模块统一成标准化的统购数据,共同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快速诊断与决策。并讨论了该组织集成模式的运行机制。 22 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6本文主要是以现有关于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管理理论为基础,探讨建设项目中虚拟组织在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1.3 研究问题的界定前期阶段的工作是在建设项目正式施工前在项目决策及项目设计阶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论证与研究,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在项目的实施前,对所面临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并且还可以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对建设项目的各种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

29、,从中选择综合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方案予以实施。但是目前在我国,对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对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重视不够。前期工作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复杂、艰难的阶段,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各单位对此普遍重视不够,将造价控制工作仅仅简单地理解为在工程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严把经济关就可以控制好造价,从而忽略了在前期进行造价控制才会具有显著效果。而目前国内尚未有很好的造价控制模式来使建设运营期信息向前集,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后,利用这些信息优化前期决策和设计,从而达到以前期为控制重点的主动控制的效果进而实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优化达到控制目标。基于此种情况,本

30、文将对新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4 研究内容本论文从集成管理的基本理论着手,进一步分析前期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及内容。分析研究基于集成管理理论造价控制的目标、原则及具体方法并结合案例做出具体分析。具体来讲,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 绪论部分。对题目研究的背景及其的意义、阐述国内外造价控制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并简述论文研究的内容、思路、方法等。第二章,集成管理相关理论分析。介绍集成的内涵与特征,对集成管理做出界定,指出其内涵和特征,分析说明传统管理模式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模式的不同。简要概述集成管理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第三章,建设项目组织系统

31、的集成及其应用,对建设项目组织集成做相关论述,并提出了虚拟联合组织这一组织形式,进一步阐述了该组织是如何利用到造价控制当中形成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包来对全生命周期造价进行控制。第四章,建设项目前期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分析决策与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并阐述如何利用第三章所述的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包在建设项目前期方案产生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第五章,论文总结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说明今后努力方向。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7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以集成管理思想为指导,将集成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造价控制中。以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理论为基础提出建设项目虚拟联合组织,

32、利用该组织对建设各方需求进行集成达到建设项目后期信息向前集成的目的。并且利用虚拟联合组织对价值工程的使用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价值工程理论对建设项目前期生成方案评选并优化,从而达到了后期信息向前集成来优化前期决策和设计方案的目的,即达成在建设项目前期对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进行主动控制的目的,使得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达到最优。1.5 研究方法及路线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评估、现代工程咨询、建设项目决策、建设项目设计等相关知识,采用资料文献查阅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个案研究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等一系列方法,对建设项目前期造价控制的相

33、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具体研究路线见图 1.3。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8资料来源:自绘图 1.3 研究路线图Fig.1.3 Figure of research routes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的界定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现象分析、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确定解决方法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础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理论概述基于集成管理理论造价控制概述提出问题概念界定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集成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第三章建设项目组织系统的集成及其应用第四章建设项目前期集成控制方法应用第五章结论与展望解决问题投资决策阶段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设计阶段集成控制方法的应用建设项目组织系统集成的提出建设项

34、目组织系统集成形式建设项目虚拟联合组织虚拟联合组织在造价控制中的应用虚拟联合组织参与的造价控制工作包虚拟联合组织对方案的评选方法价值工程的应用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9第二章 集成管理相关理论分析2.1 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础2.1.1 集成的内涵与特征1.集成的内涵集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从集成电路到集成光学,从成组技术、CAD 设计技术、产品数据管理到集成产品开发,从扁平化、网络化组织到学习型组织,从纵向一体化到战略联盟,从技术集成、信息集成、过程集成、系统集成到综合集成,集成的应用对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产生着积

35、极的、革命性的影响。随着集成在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集成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含义,而同时,对集成一词的应用亦有泛滥的趋势。由于缺少对集成本质的准确界定,人们总是很难理解使用集成一词的准确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集成的基本内涵解释为会聚之意;“集大成”之说,将集成界定为事物中好的方面的因素集合,它可以促使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而在英文中,集成 (Integration)源于拉丁语词根 in(内部)和 tangere (to touch联系),Integration 表示综合、融合成为整体、一体化等意思,它强调的是内部(在)联系。很显然,上述对集成的解释仅仅是对集成现象(结果)一

36、般意义上的描述,并没用揭示集成的本质,这对于集成本身以及集成管理等研究是不利的。 23目前,虽然集成一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众多的科技文献之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集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然而,对于集成本质的界定,尚不统一,目前关于集成的定义得研究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24中科院戴汝为教授(1995)认为,集成就是把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集其大成。集成的含义在这里主要用来表述将事物中各种好的方面、精华部分集中起来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即集大成。华东理工大学龚建桥教授认为,集成是指将独立的若干部分加在一起或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中国人民大学李宝山教授等(1

37、998) 认为:“要素仅仅是一般性的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之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这样的过程才称为集成” 。 25武汉大学海峰教授等(2001)认为 :“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单元、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些)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 。 26 根据集成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基于众多学者对集成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总结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关

38、于集成的理解和描述,笔者认为可以概括集成的内涵为:集成是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10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集成主体创造性的对集成单元(要素)进行优化并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关系)构成一个有机集成体,从而更大程度地提升集成体的整体性能,更加有效的实现特定的功能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所谓的集成并不是简单的将集成单元(要素)一般性的结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在过程中将集成单元(要素)进行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更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2.集成的特征集成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集成的创造性和主体行为性:从集成的内涵可以看出从对集成内涵的界定来看,集成过程是

39、一种融入了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事实上集成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能极大地跃变的集成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创造性思维。集成的主体行为性表现为集成主体为实现目标而主动进行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具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这样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才驱使各零散的、适宜的集成要素超越一般性的结合而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优势、功能及结构的竞争互补关系,人的创造性的思维是集成的核心。尤其在科技迅猛发展智力因素日益重要的当今时代,更应重视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应不断增加集成过程中的智力水平和含量;以保证集成效果趋于最大化。(2)集成的动态性:在进行集成的过程中,集成并不是静止孤立

40、的。集成涉及到诸多要素的交织活动,集成的各个要素之间本身具有公共性、互异性、无序性的特点。而各要素的结合关系呈现了多样性和变化性,因此集成活动则必须动态地匹配这些变化,这也就导致集成体必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集成体要随着要素及其结合方式的不断演变而呈现动态的态势。(3)集成的整体优化功能性:集成不是指简单地聚合、汇聚,甚至不是构成系统的一般方式,尽管集成是形成系统的有效途径,但集成所构成的系统要比一般形式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功能和效果。经过集成的竞争性互补机制,集成要素经过优胜劣汰为集成体的优势巨变准备前提。并加上集成的主体有意识、有选择的对集成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从而达到了整体的功能增倍或增值的目

41、的,并最终实现整体优势以及整体优化的目标。(4)集成的全方位开放性:集成呈现的是全方位开放的一种格局。集成所覆盖的领域广泛,各种软、硬要素都包容其中,集成体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和作用,不断地吸纳更新自身的内涵形式,从而不断地进化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2.1.2 集成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为了分析集成管理理论,首先需要对集成与管理基本的概念做出区分。要弄清楚集成是什么?管理又是什么?集成是否等于管理或者管理是否就是集成?其二,集成管理意味着什么?是集成思想指导管理?还是管理思想指导集成实践 ?其三,什么是管理集成?集成管理是否就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

42、业论文11是管理集成?关于集成的定义如上所述。关于管理的概念。周三多教授(1993)列举了 20 世纪后几十年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管理定义 27,其一 :“管理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其二:“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其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切斯特I 巴纳德认为:“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这里“协调”是指通过调整管理要素之间的结构与关系,使它们形成最佳的集合。由此可以这样来理解集成与管理。1.集成是一种要素的整合活动,集成的基本思想是整合增效现代管理之

43、所以强调集成的思想,将集成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注重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竞争的加剧、创新与发展、复杂巨系统的出现、资源的匾乏与浪费、以及经济发展要求等许多深刻的历史动因,这是集成作为现代管理基本理念提出的客观背景。集成基本思想的核心,是强调要素的整合增效。2.集成指导管理,集成需要管理管理是一种促使要素集成,并形成有机系统的活动。集成思想对于管理具有指导作用,有效的集成需要有效的管理。从系统论角度讲,管理属于“事理学”范畴,客观世界由物和事两方面组成的。 “物”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客体, “事”是指人们变革自然和变革社会的各种活动,包括人对自然物的采集、加

44、工、改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竞争,对人所从事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等。一切关于人们如何办事的规律、原理、道理,可以统称为事理。一切使人成功地办事的原则、方法、经验,必定符合事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事理的科学。管理也是一种促使要素集成,并形成有机系统的活动。无论人们要从事什么活动,要实现活动的目标,就必须整合人、财、物、信息、关系、时间等各种资源,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集成活动的过程。管理就是通过制定计划、建立结构、规定行为、文化建设、资源的配置,以及协调、控制等活动,促进上述各种资源要素集成,并使之形成有机系统。但是,集成就其过程而言,仍属于系统构建过程的子

45、过程,属于要素集合活动的范畴。因此,要使这一过程有效,使集成要素间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匹配,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样适合于集成管理活动。3.集成管理与管理集成 26集成管理理论是具有普适性的理论。管理集成与集成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管理集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公共属性管理单元(要素)的集合。 “就企业组织而言,管理单元(要素)既包括组成企业的各种资源,如人、财、物、机器设备,又包括企业的基本组织形态,如单元、班组、车间、部门等,还包括各种技术,如设计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 ”显然,管理集成是针对管理单元(要素)而言的,研究的领域仅限于管理领

46、域。集成管理是对各种集成活动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研究的领域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12要宽泛许多。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逻辑看,集成一般可以分为战略集成、组织集成、人与组织集成、知识集成、技术集成等等。集成管理研究就是通过总结各种集成实践以及集成思想,构筑集成管理的理论体系,并以此指导各种集成活动。因此,可以说集成管理理论是一个普适性的理论,对各种集成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2.1.3 集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1.集成管理的内涵综上所述,可以将集成管理定义如下: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将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管理实践的过程就是集成管理,即在管理思想

47、上以集成思想及其原理为指导;在管理上以集成的行为机制和组织机制为核心;在管理方式上以集成为基本手段,将管理要素结合集成管理的理论研究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要素的协同互补,使管理行为整体效能极大提升,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创造。具体而言,集成管理就是指从集成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对待管理活动及管理要素或管理对象,将它们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和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创新性的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工具,拓展管理的视野和疆域,促使各管理要素、功能和优势互补、匹配和协同,提高各管理要素的交融度,实现整体功能的倍增或涌现。集成管理既不纯粹是一种科学管理的方法,也不是一种工程技术的手段,它既

48、包括企业的战略策略、管理模式、组织方式等相应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也包括体现这些思想并对其提供支持的相应的技术方法,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集成管理与产生并发展于工业化鼎盛时期的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l)理论基础的不同,传统的企业管理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重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技术与管理的界限分明,它强调的是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分工的基础上,关注的是过程的分解,改善相应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而集成管理则突出强调一体化整合的整体思想,它突破边界的限制,关注各种功能、资源、优势的相互转化、匹配、协同和利用,重视系统的集成,如设计、建设、运营的

49、集成等。(2)管理目标的不同,传统的管理目标一般是针对现有问题(局部)的,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管理的追求,目标比较单一。而集成管理的目标比较复杂,它不仅仅追求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关注解决问题的方式及其对相关方面的影响,乃至整体的结果(效能)。因此,其目标是一种多元化的目标组合,是对一些相关目标甚至矛盾和冲突的目标的协同。同时,传统的管理在确定其目标时,强调的是目标的现实可行性,而集成管理强调的是通过整体效能的倍增或涌现,实现管理目标的延伸和超越。(3)管理空间的不同,在分工理论的指导下,传统企业管理范围一般都是围绕企业内某个具体部门,或某个企业或某个行业的点、线、面式的管理疆域,而在集成思想的指导下,集成管理的管理空间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管理空间。这种管理空间的拓展,天津理工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论文13使得管理主体行为的影响(力度)得以极大的提升。同时,集成管理的管理要素的种类和范围也得以突破传统的人、财、物要素的限制,不断地将新的要素纳入到管理活动中,从而使得管理对象极其丰富,管理主体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