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

上传人:buyk185 文档编号:6106088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资料教育精品资料七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正数和负数(N0.1)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 0 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3、阅读课本 P1和 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

2、二、探究新知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 、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 5 吨与运出 3 吨;上升 7 米与下降 8 米;向东 50 米与向西 47 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 (读作正)号,如前面的 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2)活

3、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3)阅读 P3 练习前的内容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 0 的数叫做 ,小于 0 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 0 的数,负数是 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练习 P3 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三、练习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教学资料2, 0.6, + 13, 0, 3.1415, 200, 754200,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A 组为必做题)A 组 1任意写出 5 个正数:_;任意写出 5 个负数:_2小明的姐姐在

4、银行工作,她把存入 3 万元记作+3 万元,那么支取 2 万元应记作_,-4 万元表示_3已知下列各数: 51, 42,3.14,+3065,0,-239则正数有_;负数有_4如果向东为正,那么 -50m 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 50m C向北行进 50mB向南行进 50m D向西行进 50m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 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 是最小的正数C0 是最大的负数 D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给出下列各数:-3,0,+5, 213,+3.1, 21,2004,+2008其中是负数的有(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B 组1零下 15,表示为_,比 O低 4的

5、温度是_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 30 米,乙地海拔高度为 20 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 米,其中最高处为_地,最低处为_地3 “甲比乙大-3 岁”表示的意义是_C 组1写出比 O 小 4 的数,比 4 小 2 的数,比-4 小 2 的数2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 0 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 40 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 10 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教学资料正数和负数 (N0.2) 时间: 月 日学习目标: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学习重点: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

6、习难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问题 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二.探究理解 解决问题问题 2:(教科书第 4 页例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例 (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 2kg,小华体重减少 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2001 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 6.4%, 德国增长 1.

7、3%,法国减少 2.4%, 英国减少 3.5%,意大利增长 0.2%, 中国增长 7.5%.写出这些国家 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 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 0kg.(2)六个国家 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美国-6.4%, 德国 1.3%,法国-2.4%, 英国-3.5%,意大利 0.2%, 中国 7.5%.三、巩固练习从 0 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

8、数表示.教学资料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四、阅读思考 (教科书第 6 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问题:1.直径为 30.032mm 和直径为 29.97 的零件是否合格?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五、小结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六、应用与拓展1、必做题:教科书 5 页习题 4、5、:6、7、8 题2、选做题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 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9mm,加工要求

9、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教学资料有理数(N0.3)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集合的含义.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方法.学习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标准分类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 3 个不同类的数吗?.(3 名学生板书)问题 1:观察黑板上的 9 个数,我们将这三位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该分为几类,又该怎样分呢?先分组讨论交流,再写出来分为 类

10、,分别是: 引导归纳:统称为整数, 统称为有理数.问题 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师生共同交流、归纳2、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所有的正数组成 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 集合二、知识应用1、P8 练习(做在课本上)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15, - 9, -5, 152, 83, 0.1, -5.32, -80, 123, 2.333.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教学资料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三、引导归纳有理数分类负 分 数负 整 数负 有 理 数零 正 分 数正 整 数正 有 理 数有 理 数或者 正 整 数整 数 零 负 整 数有 理 数 正 分 数分 数

11、负 分 数四、小结1、学生小结(体会)收获是 遇到的困难是 2、教师小结(略)五、自我测试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14 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c-2000 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O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2、在下表适当的空格里画上“”号3、P14 第一题(可以做在课本上)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分数 自然数-9 是-2.35 是O 是+5 是教学资料数 轴(N0.4)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巩固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掌握数轴的意义及构成特点,明确其在实际中的应用;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教学重点: 数轴的意

12、义及作用.教学难点: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直观对应关系.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课本 p810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投影展示)问题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 3m 和 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 3m 和 4.5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学生结合上述问题分组讨论,明确以下问题:1.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体现距离、方向)?2.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事例;3.什么叫数轴?它有哪几个要素组成?4.数轴的用处是什么?5.你会画数轴吗并应用它吗?二点拨指导1.“问题”解决:课件投影课本 p

13、8图 1.2-1,同时说明其产生的过程及合理、简明的特点;结论:正数、0 和负数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2.展示温度计图形,比较其与图 1.2-1 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温度计也可以看作将正数、0 和负数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的情形;不同点:温度计是竖直的,方向感不直观。教学资料3.描述数轴的意义(课本 p9 中间,由学生阅读,并尝试画一条数轴,强调)(1)数轴的构成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2)数轴的用处是:把数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例(课本 p9 图1.2-3) ,说明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4.归纳:(1)一般地,设 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

14、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 边,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长度。(2)数轴的出现将图形(直线上的点)和数紧密联系起来,使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借助图直观地表示,是“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三例题分析例 1先画出数轴,然后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5,0,-2,2,-10/3 例 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 4 个长度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四巩固训练课本 p10练习自我检测(1)数轴的三要素是 ;(2)数轴上表示-5 的点在原点的 侧,与原点的距离是 个长度单位;(3)数轴上表示 5 与-2 的两点之间距离是 单位长度,有 个 点;(4)如图,a、b 为有理数,则 a 0,b

15、 0,a b0ab五课堂小结六作业 1.课本 14 页习题 22.完成“自我检测”3.个性补充反思:教学资料相反数(N0.5)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相反数的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方法.3、体验数行结合思想.学习重点:相反数的意义学习难点: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请把下列四个数分成两类,再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5,2,5,22、把上面的四个数画在数轴上,请观察它们表示的点具有的特征是 .换成 2.5 和 2.5 试试,怎么样?从上面问题可以看出,一般地,如果 a 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 的点有两个,

16、即一个表示 a,另一个是 ,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二、探究新知1、相反数的概念像 2 和2、5 和5、2.5 和2.5 这样,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2、练习1) 、3.5 的相反数是 , 15和 是互为相反数, 的相反数是 73.24.2) 、a 和 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说, a 是 的相反数例如 a=7 时,a=7,即 7 的相反数是7.a=5 时,a=(5) , “(5) ”读作“5 的相反数” ,而5的相反数是 5,所以,(5)=5你发现了吗,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号,这个数就成了原数的 3)简化符号:(0.75)= ,(68)= ,(0.

17、5 )= ,(3.8)= .4) 、0 的相反数是 .3、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距离 .4、练习 P11 第 1、2、3 题教学资料三、归纳小结1、这堂课我的收获是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是 四、作业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2.在数轴上标出 2,4.5,0 各数与它们的相反数.3.填空:(1)1.6 是_的相反数,_的相反数是0.2.4.化简下列各数:(1)(16); (2)(20);(3)(50);5.填空:(1)如果 a13,那么a_;(2)如果-a5.4,那么a_;(3)如果x6,那么 x_;(4)x9,那么 x_.教学资料绝对值(N0.6)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

18、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学习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学习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问题:如下图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 O 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 10 米,他们行走的路线 (填相同或不相同) ,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 二、合作探究、归纳1、由上问题可以知道,10 到原点的距离是 , 10 到原点的距离也是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10 的数有 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 .这时我们就说 10 的绝对值是 10,10 的绝对值也是 10.例如

19、,3.8 的绝对值是 3.8;17 的绝对值是 17;6 13的绝对值是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2、练习1) 、式子-5.7表示的意义是 .2) 、2 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 个单位,记作 .3) 、24= . 3.1= , 13= ,0= .3、思考、交流、归纳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 的绝对值是 .教学资料用式子表示就是:1) 、当 a 是正数(即 a0)时,a= ;2) 、当 a 是负数(即 a0)时,a= ;3) 、当 a=0 时,a= .4、随堂练习 P12 第 1、2 大题(直接做

20、在课本上)5、阅读思考,发现新知阅读 P12 问题P13 第 12 行,你有什么发现吗?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要 左边的数。也就是:1) 、正数 0,负数 0,正数大于负数.2)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 .三、巩固新知,灵活应用1、例题 P13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3 和5; 2.5 和2.25四、学习体会1、怎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2、怎样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五、自我测试1 _7.3; _0; _75.02 ; 45; 323 _10; _564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5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32,那么这个数为_6绝对值等于 4 的数是_7、比较大

21、小; 0.3 564; 37 258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A负数 B正数 C负数或零 D正数或零9给出下列说法: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有(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拓展练习(有困难同学可以不做)1如果 a2,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aO B O C aO D aO教学资料2 7x,则 _; 7x,则 _3如果 a,则 _3, 3a4绝对值不大于 11.1 的整数有( )A11 个 B12 个 C22 个 D23 个六、P15 第 4、5 题有理数的加法(1) (N0

22、.7)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异号两数想加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正有理数及 0 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 4 个球,失 2 个球;蓝队进 1 个球,失 1 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

23、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 4(2)呢2、一艘潜艇在水下 20 米,过了一段时间又下潜了 15 米,现在潜艇在水下 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又该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二、探究新知下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完成,再与同伴交流交流.1、问题:1)一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场进了 3了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2) 、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下半场又失了 3 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3) 、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进了两个球,下半场又失了

24、 3 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4) 、若这支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没有进球也没有失球,下半场失了3 个球,那么它的净胜球是 个,列出的算式应该是 2、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3、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资料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 4 米,再向东走 2 米,两次共向东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 2 米,再向西走 4 米,两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 米.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如图所示:3) 如果向西走 2 米,再向东走 4 米, 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

25、点向东走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4)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先向东走 3 米,再向西走 5 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先向东走 5 米,再向西走 5 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先向西走 5 米,再向东走 5 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 5 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 米。写成算式就是 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2) 绝对值不相等的

26、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三、应用探究 例 1 计算(能完成吗,先自己动动手吧!)(3)(9) ; (2) (47)39.例 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 4: 1,黄队胜蓝队 1 :0,蓝队胜红队 1: 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注意法则的应用,尤其是和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资料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 4 球,失 2 球,净胜球数为(+4)+(2)=+(42)=2;黄队共进 2 球,失 4 球,净胜球数为(+2)+(4)

27、= (42)= ( ) ;蓝队共进( )球,失( )球,净胜球数为( )=( ) 。3、课堂练习 1填空: 练习 2. P18 第 1、2 题(1) (3)+(5)= ; (2)3(5)= ;(3)5+(3)= ; (4)7(7)= ;(5)8(1)= ; (6) (8)1 = ;(7) (6)+0 = ; (8)0+(2) = ;四、谈谈你这堂课的收获,自己作个总结五、作业 P23 1、P26 11、12 2计算:(1) (13)+(18) ;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 )+( 32) ; (6)1 +(1.5) ;(7)

28、 (3.04)+ 6 ; (8) 2+( 3).3判断题:(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4当 a = 1.6, b = 2.4 时,求 a+b 和 a+( b)的值.5已知a= 8,b= 2. (1)当 a、 b 同号时,求 a+b 的值;(2)当 a、 b 异号时,求 a+b 的值.教学资料有理数的加法(2) (N0.8)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掌握加法运算律并理解其在

29、加法中的作用.3、培养观察、思维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学习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简化运算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先说说,再用字母表示写在下面: 、 2、计算 30 +(20) , (20)+30. 8 +(5) +(4) , 8 + (5)+(4).思考:观察上面的式子与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二、探究归纳1、引导归纳请说说你发现的规律2、自己换几个数字验证一下,还有上面的规律吗3、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

30、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用式子表示为 想想看,式子中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三、定律应用1、例 1 计算: 1)16 +(25)+ 24 +(35)2) (2.48)+(+4.33)+(7.52)+(4.33)教学资料2、例 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 千克,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10 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 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想一想,你会怎样计算,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不同解法,3、练习1) 、P20 1、2 2)

31、P20 实验与探究四、小结请说说这堂课学习的体会五、自我测试1计算:(1) (7)+ 11 + 3 +(2) ; (2) ).31(465)32(412、最小的正整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最大的负整数的和.是 3绝对值不大于 10 的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4、填空:(1)若 a0, b0,那么 a b 0(2)若 a0, b0,那么 a b 0(3)若 a0, b0,且 a b那么 a b 0(4)若 a0, b0,且 a b那么 a b 05计算:(1)4.4(8 31)11 2(0.1) ;(2) .1605.72.159437 教学资料4某储蓄所在某日内做了 7 件工作,取出 950 元,

32、存入 5000 元,取出 800 元,存入 12000 元,取出 10000 元,取出 2000 元.问这个储蓄所这一天,共增加多少元?六、作业课本 P252 、P26 9、10 有理数的减法(1) (N0.9)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学习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郎玛峰海拔高度约是 8844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 154 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

33、的算式应该是 .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2、长春某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 3(2).想想看,温差到底是多少呢?那么,3(2)= .二、探究新知1、还记得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2、请你与同桌伙伴一起探究、交流:要计算 3(2)=?,实际上也就是要求:?+(2)=3,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 .也就是 3(2)=5.再看看,3+2= .所以 3(2) 3+2!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 .3、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1(3)= , 1+3= ,所以 1(3) 1+3

34、.0(3)= , 0+3= ,所以 0(3) 0+3.4、师生归纳1)法则 教学资料2)字母表示三、新知应用1、例题例 1 计算:(1) (3)(5); (2)07;(3) 7.2(4.8); (4)3 4152请同学们先尝试解决例 2、解答准备题 1 2、练习 P23 1、2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检测练习1、计算:(1) (37)(47) ; (2) (53)16;(3) (210)87; (4)1.3(2.7) ;(5) 431; (6) (2 43)(1 2) ;(7) (66)7; (18) (15)(28).教学资料2分别求出数轴上下列两点间的距离:(1)表示数

35、 8 的点与表示数 3 的点;(2)表示数2 的点与表示数3 的点.有理数的减法(2) (N0.10)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学习重点、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 上升 4.5 千米 下降 3.2 千米 上升 1.1 千米 下降 1.4 千米记作 +4.5 千米 3.2 千米 +1.1 千米 1.4 千米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

36、 千米.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 二、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 ,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如:(20)(3)(5)(7) 有加法也有减法=(20)(3)(5)(7)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20357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可以读作:“负 20、正 3、正 5、负 7 的 ”或者“负 20 加 3 加 5 减7”.4、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三、解决问题1、解决引例中的问

37、题,再比较前面的方法,你的感觉是 教学资料2、例题:计算4.4(4 51)(2 1)(2 107)12.43、练习:计算 1) (7)(+5)+(4)(10)2) 3712()463三、巩固1、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P24 1、23、计算1)2718+(7)32 2) 245()()179四、作业1、P25 5 2、P26 第 8 题、14 题 教学资料有理数的乘法(1) (N0.11)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数

38、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有理数乘法学习难点:法则推导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一只蜗牛沿直线 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点 O 上. 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看看它以相同速度沿不同方向运动后的情况吧二、探究新知1、接上问题 (1)如果它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可以表示为 .(2) 如果它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 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 教学资料(3) 如果它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可以表示为 (4)如果它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3 分钟前它在什么

39、位置?可以表示为 由上可知: (1) 23 = ; (2) (2)3 = ;(3) (2)(3)= ; (4) (2)(3)= ;(5)两个数相乘,一个数是 0 时,结果为 0 观察上面的式子, 你有什么发现?能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吗?两数相乘,同号 ,异号 ,并把 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三、新知应用1、直接说出下列两数相乘所得积的符号1)5(3) 2) (4)6 3) (7)(9) 4)0.98 2、例 1 计算:(1) (3)(9) ; (2) ( 1)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3、阅读 P30 例 24、练习 (1) 、计算1)6(9)= . 2) ( 4)6= .3) (6)(

40、1)= 4) ( 6)0= .5) 2(-)4 6) 1()34 .7) (1)(2)3 8) (4)(0.5)(3)= = = = (2)商店降价销售某种商品,每件降 5 元,售出 60 件后,与按原价销售同样数量的商品相比,销售额有什么变化?教学资料(3)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 1, ,3 1, 5, 5, 23, 有理数的乘法(2) (N0.12)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学方法:观察、分析、

41、归纳与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请同学们先合作做个游戏: 用 9 张扑克牌(可以替代的纸片也行)全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 2 张(包括已翻过的牌) ,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看看能否使所有的牌都正面向上?结果怎么样,你能明白其中的数学道理吗?二、探究新知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5) ,23(-4)(5) ,2(3) (4)(5) ,(2) (3) (4) (5).思考: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

42、教学资料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2、利用所得到的规律,看看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三、新知应用1、例题 3, (P40 页)例 3,请你思考,多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师生小结2、练习 计算1) 、58(7)(0.25) 2) 、 5812()()233) 5832(1)()0(1)4四、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感受是:五、自我检测一、选择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2.若干个不等于 0 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7)(-6) B.(-6)+(-4); C.0(-2)(-3) D.(-7)-(-15)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 B. 1(6)32C.(-5)(-2)(-4)=-40 D.(-3)(-2)(-4)=-24二、计算 1、(-7.6)0.5; 2、 123.教学资料3、 8(4); 4、; 38(4)2.5、 111234567;6、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