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像的数字化上海市南洋中学 高峰【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互相转换,存储单位换算。2了解图像的数字化原理。3了解运用工具软件察看文件的原始二进制编码。4通过相互合作,使组内两个同学分别从理论和实际角度研究图像的数字化原理,并相互介绍各自经验成果,促进知识的共同掌握。 (过程和方法目标)5通过实践研究,使学生深刻体验信息数字化过程,从而建立起对信息数字化的亲切感、趣味感,由此进一步去了解文字、电影、声音等信息的数字化。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深刻掌握信息数字化的概念。图像的数字化原理。【教学难点】图像的数字化实验。【教学用具】信息科技网上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教室、Win
2、Hex 软件、学生研究报告【教学过程】图像的数字化一、导入复习:信息的数字化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的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础。演示 1:在 DOS 全屏状态下,用命令“TYPE C:tupian.txt”显示 tupian.txt 文件的内容。(说明:tupian.txt 中的内容是一幅 640*480 分辨率图片 tupian.bmp用二进制表示的部分编码,数据很多,要滚动显示约 30 秒钟)问:看到的是什么符号?可能表示什么含义?演示 2:显示图片 tupian.bmp。答:刚才看到的二进制编码就是图片 tupian.bmp 用二进制表示的部分编码。
3、提出问题:图片 tupian.bmp 是如何转为二进制编码的?本节课我们重点来讨论这个问题。二、图像数字化原理1演示:用画图板打开 tupian.bmp,并放大 8 倍,让学生观察图像的构成。问:如何将一幅图像数字化?(逐步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的结论。 )2图像的数字化原理:(1)一幅彩色图像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个点( 像素 )组成的,(2)每个像素有一种颜色(3)每一种颜色用可以一种编码表示。三、BMP24 位格式中颜色的数字化表示1演示:在画图板中查看颜色的数字化表示方法。2实验:将下列颜色的数字化,并转换为各种不同的进制。颜色 十进制表示 十六进制表示 二进制表示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白色(自选一
4、)(自选二)(自选三)说明:简单复习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表示可以暂时不写;两个同学一组,配合完成,否则时间不够。3讲评四、图像的数字化1实验:两个同学一组,用以上颜色画一幅分辨率为 3*4 的图片,并将此图片数字化。(1)画图:一个同学用画图板画,一个同学记录。 (注意保存格式:bmp24 位)(2)图像的数字化:一个同学利用前面表格中“颜色的数字化”数据,将图像数字化;(用十六进制)一个同学用 WinHex 软件查出图像的数字化编码并记录。(3)比较两者是否一致。图像信息记录 图像的编码记录理论:通过自己分析获得图像的编码用文字表示实验:通过软件观察获得图像的编码说明:教师将实验做法演示一遍,并介绍如何比较两种不同方式获得的图像数字化编码。2讲评3练习:一幅分辨率为 800600 的图像,用 bmp24 位格式保存需要 字节= KB = MB。五、小结1图像的数字化原理。2存储单位换算、数制转换。3提问:本节课中,用 bmp24 位格式保存的图片,每种颜色用 3 个字节存储。对于颜色的数字化,还有没有其它的数字化方式?上述练习中的一张小图片用 bmp24 位格式保存要占用很大空间,有何方法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小图片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