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575177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9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西方社会学史_整理稿(wo).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绪 论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同等学力为主)一、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1、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消极影响。2、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积极影响。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动力。1、阶级结构的变化。2、都市化。3、宗教的变化,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

2、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一、社会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来源不详)第一、研究对象有些一致,都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社会学的对象要更广泛,经验性更强,研究较为个别的实际问题。第二、有相类似的理论逻辑结构第三、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第四、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二、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提(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1.柏拉图:国家篇理想国(三阶层:哲学王、武士、劳动者)唯心主义;法律篇平分土地;2.亚里士多德:三个阶级:最富有阶级、中等阶级、最平困阶级现实主义;社会革命理论;3.智者派:契约理论;(二)中世纪时期的

3、社会观宗教神学的统治与垄断(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1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卢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2 君主论共和思想,马基雅弗利自由思考,实事求是;3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政治思想理论,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 ,等等。4自然科学成就:康德的星云说,达尔文的进化论;5.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6.统计资料的尝试: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1798 年) ;7.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9.维科:历史循环论、周期运动理论、社会发展阶段论;三、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来源不详)(一)英国功利主义的

4、传统受其直接影响的有: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当代功能主义,理性选择,交换理论社会学家:斯宾塞(1820-1903) 、吉登斯(1938-)(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代表:孔德(1798-1857) 、帕累托(1848-1923) 、涂尔干(1858-1917) 、布迪厄(1930-2002) 、福柯(1926-1984)2(三)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社会学家:齐美尔(1858-1920) 、韦伯(1864-1920) 、滕尼斯(1885-1936) 、马尔库塞(1898-1979) 、卢曼(1927-1998) 、达伦多夫(1929-) 、哈贝马斯、(四)美国的实证主义讲求实用,不喜欢高度抽象和

5、思辨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到微观的个人行为和个体间的互动乐观的思想,对社会改革和进步充满信心。关注都市问题,犯罪率,失业,住房等十分具体的东西。社会学家:托马斯(1863-1947) 、库利(1864-1929) 、帕森斯(1902-1979) 、默顿(1910-2003) ;米德(1863-1931) 、布鲁默(1900-1987) ;米尔斯(1916-1962) 、科塞(1913-) ;霍曼斯(1910-1989) 、布劳(1918-) ;加芬克尔(1917) 、科尔曼(1927-1995) 、亚历山大(1947-)四、社会

6、学的发展阶段1839 年,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 ,西方社会学自此开始,至今已有 150 余年的历史。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从 19C30 年代到 20C30,40 年代)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一) 孔德: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 。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可观察,可证实。(二)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社会进化。(三) 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与纯粹个体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 “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二、理解社会学理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确定各种情境,并赋予自己和别人的行动以某种社会学意义

7、。韦伯:研究对象是人本身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研究方法:“投入理解” 。舒茨:现象社会学。美国符号互动论:米德,托马斯,库利。三、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卢卡奇四、其他形式:难以划分的还有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的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研究非逻辑行为的帕累托。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80 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帕森斯: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成一个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解释力的社会学体系。提出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近乎霸主的地位,很快受到人们的激烈批评。1、默顿的“中层理论” ,针对过于抽象,缺乏

8、经验基础,把功能分析与经验研究结合起来。2、社会冲突理论针对过于强调均衡、稳定、一致,忽视社会中的强制与冲突现象而产生,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达伦多夫,米尔斯,科塞,3、过于注重社会客观层面,忽视主观层面。符号互动主义:库利、托马斯、米德,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4、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注重结构忽视个人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5、批判理论注重于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第三阶段:80 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新的综合。-Echo3- 从总体上看,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

9、学的主流趋势,还仍然是“分”而不是“合” ,综合立场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理论综合形成一个较明显的趋势,应该说是 80 年代以后尤其 90 年代以来的特点。1、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卢曼,建立起一个新的具有多维性质的综合性一般理论。2、结构化理论:吉登斯 3、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 4、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5、实践理论:布迪厄社概(郑杭生)第一阶段:19C30S19C 末叶创立时期特点:与哲学关系密切;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主要代表:孔德、斯宾塞。第二阶段:19C 末20C30S形成时期特点:社会学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10、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形成了以杜尔克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路线,以韦伯为代表的反实证主义路线,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的传统。第三阶段:20C40S今发展时期特点:自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心也从欧洲转向美国;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分科化,社会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方法科学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马克思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越来越大。(2)一般理论假设的理论类型:1、行动性质的假设:理性与非

11、理性。理性主义的行动假设关照下的社会学理论,都是把行动者描绘成根据自己身外的力量判断情况,并做出使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非理性的行动假设下的社会学理论,则认为行动是由行动者内在力量所驱使的。2、秩序问题的假设: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立场:将社会结构视为先于任何具体个人行动的存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会结构看作是历史的产物,结构相对于新生个人来说,是先于其存在的。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机制,既存在社会个体之内,也外在于个体。个体主义的立场:社会结构是个体之间协商和选择的结果。结构不是简单地被个体所传递,它实际上是依靠劳动者在个体不断的实际交往中创造出来的,因此,个体并非在其内部传递秩序,而是

12、根据个人的主观意愿遵从或违背社会秩序。 3、小结:社会学理论总是围绕着行动(自由)和秩序问题展开,每一个理论都介乎于两极之间,由此形成了西方社会理论内个体与结构的张力,当代及后现代社会理论正是针对这种困境的突围而发。行动(自由)和秩序之间的这种紧张关系为社会学提供了知识的和道德的理论基础,因为正是个体的自主性使“秩序”成为问题,而正是这种秩序问题使得社会学成为可能。 (3)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代表人物、论断)、个人主义它的自由是以巨大的理论代价换取的.常常走向唯意志论。集体主义在社会学视野中,集体主义在理论上要优于个体论思想。但这一优势的确立也是以一定的理论代价获得的。1、理性集体主义

13、:依靠牺牲主体、消除自我观念来解释秩序。行动者的动机作为理论问题被忽略了,外在环境而非个人成为个体行动的决定性因素。2、非理性集体主义:视行动者的行动受理想和情感支配,但这种主体性是受外在社会结构这一客体的作用,即社会结构通过社会化的内化过程。(4)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4概念:1、吉登斯:“现代性是指从大约 17 世纪的欧洲起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的模式,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2、阿尔布劳:现代性是“理性、领土、扩张、革新、应用科学、国家、公民权、科层组织和其他许多因素的大融合。 ”3、叶启政:“现代性这个概念基本是历史的 ,也是文化的 ,

14、其所呈现与反映的是欧洲人自某一特定历史阶段起的一种认知和期待心理、价值、信仰、态度与行动基调。简要地来说,现代性是西方理性的一种历史性的表现形式,它得以让理性以不同的转型样态表现在社会中不同的面相。 ” 综述:首先,现代性是指一种时间观念,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 第一,现代性的出现是与文艺复兴之后,民族国家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普遍的世俗思想即启蒙思想的兴起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现代性还包括一种不同于以前的历史时间意识,虽然在纪元上都使用的是公历,但这种时间意识相对于中世纪而言,具有以下两种特征: 1、对自然世界,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理性活动来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而且还能以“合理性

15、” 、“可计算性”和“可控制性”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从而彻底摆脱了中世纪神权的控制; 2、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不再蒙蔽于上帝和耶稣的历史阴影中,相信历史的发展是合目的的合进步的,人们可以通过理性协商实现世俗世界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其次,现代性还是一种“精神(ethos) ”,代表着一种不断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它具有“解构(deconstruction) ”和“重构(reconstruction)”的双重取向:它注重的是对传统的解构,对当前的重构,其精神实质就是通过对过去的批判和发思来指导现代的世界改造。(社会学角度)现代性的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最核心的特征和首要内容,也是前现代社会向现

16、代社会变迁的标志和动因,更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上的城市化。分化、交往的扩展文化上的世俗化组织的科层化观念上的理性化。现代性与现代化之辨:首先, “现代性”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最先进国家的共同特征,而且,它更多的是在欧洲社会现代化基础上抽象和提炼出来的那种共同的东西,代表着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种种新制度、新思想和新观念,如理性、自由、民主、平等、契约、市场经济等。而现代化则泛指一个国家获取现代性这些特征的过程。作为现代社会特性的现代性是唯一的,而迈向现代社会的现代化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性代表着现代化的一种理念,而现代化则是现代性“化

17、”的过程。 其次,作为一个概念, “现代性”是启蒙运动的直接产物,要远早于现代化概念的明确提出,按作为一个公共讨论的“问题域” ,即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现代性问题的提出却要晚于现代化问题,仅是近三四十年的事,而且是对“现代化”运动的一种反思性产物。再次,从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来说,广义的现代化理论就是现代性理论,当我们讨论现代社会思想时,称其为现代性理论,而当我们在讨论现代社会的具体转型(也就是从前现代社会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时,往往称其为现代化。 最后,如果以“目的手段”为坐标,就可以发现,越是接近于目标一端,现代化就越会表现出与现代性的共性;越是接近于手段一端的,现代化就越是表现出一种

18、相异性。也就是说,现代化所要努力达成的目标与内容现代性,是超越民族的,而现代化则是有着不同的实现手段,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小结: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现代性与现代化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其统一的基础便是对现代社会的追求,现代性不仅代表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还表达着现代化所要追求的具体指标。在随着西方社会从现代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出现了理念和现实的分歧,现代-Echo5- 性以及后现代思潮作为对现代化后果的反思而被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被提出。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第一阶段为思想启蒙阶段。其时间段为以孔德始,结束路标是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一书的发表 ;第二阶段为学科确立时期。

19、其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韦伯、齐美尔和帕雷托等。它以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发表为始,到帕森斯发表社会行动理论进行社会学理论大综合为止。 以上两个阶段又常常被称之为古典社会学时期。第三阶段为理论综合时期。其特征是帕森斯对古典社会学理论进行了一次大的综合,提出了一统美国几十年的结构功能主义。第四阶段为繁荣时期。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针对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漏洞以及现实问题,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先后出现了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等不同的社会学流派,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第五阶段为社会学理论新的综合尝试和后现代社会学的挑战时期。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 一直到现代。个人主义(唯名)

20、 交互(互为)主体性 集体主义(唯实)社会观 调和主义者 假论 社会性质决定个人行动源头:韦 伯 : 源头:孔德 斯宾塞 集大成者:迪尔凯姆交换论 符号 齐美尔 极致:帕森斯20 世纪 70 年代冲突论第一篇 社会学产生和形成时期的西方主要社会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法)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年)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他给人留下了“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形象”一、 孔德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孔德的个人经历1孔德生活的法国处于社会

21、和政治秩序紊乱的年代。The belated coming of The paradigms of sociological theoriesModern sociologyClassic sociology Parsons Anti-Parsons Post-ParsonsPost-modern sociologyDurkheimThe tradition of PositivismExchange/ .Conflict/Functionalism/StructuralismNeofunctionalism/systems functionalismWeberThe tradition of

22、 humanism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Symbolic interactionism/Ethno methodologyStructuration theory/ Rational choice theoryMarxThe tradition of critisimCritical theory/Structural Marxism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postStructuratism6industrial revolution 导致了法国社会的急速变迁,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迅速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为了取得政治地位,也促使一浪高过

23、一浪的政治运动。孔德一生便经历了七种政治体制和无数次的群众运动。孔德出生于罗伯斯庇尔极端统治之后相对温和的热月政府时期;两年后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又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 年拿破仑莱比锡战败,路易十八又统治了法国;虽然拿破仑曾经历过 100 天的复辟,但路易十八和查尔斯的统治一直维持到 1830 年的七月革命。直到 1848 年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政治运动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工业革命之前法国的主要阶层有封建主、手工业者、工艺制作者和农民;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法国出现了资本家和工厂工人。各个阶层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也谋求获得政治地位;1789 年法国大革命

24、其实是资本家领导的推翻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但 1820 年后的革命,主要是传统阶层和工厂工人不堪经济衰退带来的生活困境,起来反对现存的资产阶级封建主统治。2孔德一代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尴尬地位。经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大量的年轻人占据了统治和管理地位,出生于 1798 年的孔德成年以后面临着就业机 会的减少。再加上当时的经济萧条的影响下出现的 doctor without patient, lawyer without client 状况,年轻一代更是对前途一片茫然。于是他们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统治产生了不满。社会状况和个人状况都促使孔德谋求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二、孔德的思想来源:(本为第二节)

25、1、启蒙思想和实证主义哲学精神;2、孔多塞和蒂尔戈的进化论思想;蒂尔哥:深信人类进步的必然性,而进步的动力在于科学的发展。孔多塞:进步依靠的是由教化和群众教育造就的科学家;还将人类发展分为 10 个时期,发展的标准是科学的进步和理性的弘扬。3、圣西门思想的影响。第三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一、孔德对科学的分类 / 实证科学分类体系:(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

26、种:天文现象天文学物理现象物理学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社会现象社会学(二)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现象的复杂程度决定着各门科学进入实证阶段的历史顺序。这就是孔德所谓的科学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3)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认为社会学是最高阶段学科)(4)评价: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整个科学的发展起了

27、积极的作用;孔德的科学分类除了包含社会学之外并没有其它与众不同的地方。-Echo7- 2、人类发展三阶段说三阶段的内容。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和个人智力的发展是一致的,都会相继经历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者虚构的阶段;形而上学的或者抽象的阶段;科学的或者实证的阶段。在神学阶段,人类试图寻找事物的本质属性、各种现象的最终和直接原因假设所有的现象都是有超验存在决定的;在形而上学阶段,人类假设抽象力量和不同实体决定了所有社会现象;而在科学阶段,人类放弃了对终极信条的追求,而是寻找宇宙和世界的因果规律。 ”(p21)3.三个阶段在进化过程当中的关系。新的阶段只有在上一阶段衰败后才会取而代之,因此就

28、的阶段无法预测新阶段的特征。在某一个阶段处于统治地位的稳定时期,社会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新旧阶段的转型时期会出现紧张紊乱态势。4三阶段说的影响范围。三阶段说不仅可以用来说明个人智力和人类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组织、社会秩序、人类生活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孔德虽然强调人类智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从未承认人类智力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的发展。3、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1)观点:1.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意义的关于社会的科学出发,把社会学关于社会的论述严格地同神学和形而上学关于人和社会的思辨区别开来;2.个体是抽象的,社会才是现实的,社会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学首要研究的问题是整体社会。

29、社会现象的本质在于它的历史性;3.反对“唯意志论” ,重视思想精神因素的作用,它对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同等学力:4.社会学的任务:不仅能够解释人类的过去,而且能够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5.社会学的特征:社会学以有机性和整体性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视角,即把社会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而能够把个别的分散的观察统一起来。整体原则是孔德确定社会学最高学科地位的最重要依据,也是孔德为社会学规定的最基本特征。(2)评价:1.与唯实论划清了界限;2.没有完全摆脱唯心论历史哲学的束缚;三、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一)对实证概念的诠释。在孔德看来, “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1)真实的而非虚幻的;

30、(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3)肯定的而非犹豫的;(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受内外在情况限制) 。实证概念成了孔德庞大的实证哲学的核心术语。(二)通过实证主义建立了全新的社会观。1.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即社会有机体论。对于社会研究,应遵循“整体先于局部” 、 “综合先于分析”的原则,即对个别事实不能孤立地加以考察,而必须把这些事实放到它们所组成的更大的整体范围中加以考察,才能正确地加以认识。 2.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第四节 实证社会学理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一) 社会静力学概念:(侯)社会静力学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的

31、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持续的原则。(贾)社会静力学是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学科。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在于考察社会8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一旦这种平衡和和谐被打破,就会出现社会病态,社会革命和动荡就是社会病态的具体表现。社会基本单位家庭。A、家庭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细胞,反对把个人作为研究社会的出发点。B、家庭是最能体现人类的

32、利己心和利他心和谐一致的社会形式。1、 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劳动分工和宗教以及所有制a 语言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特点。b 宗教的作用表现在,它向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构成人们行动的社会基础。c)分工以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合作。D 所有制以物质力量的形式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 (财富的积累-传承-再创造)C、人性假设。人性具有三重品质,由情感、活动和才智构成。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决定着人的行为,具有利己主义和为他主义两个纬度。活动是人们生活的主题,包括军事阶段和工业阶段两个纬度,分别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智是人们的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身的认识。孔德尤其

33、强调了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用利他心来抑制利己心,达到利己心和利他心的一致和谐。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常常被视为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二)社会动力学孔德为社会动力学确立的研究任务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神学阶段(虚构阶段):是指远古至中世纪早期(1300 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又可细分为三个具体时期:拜物教时期,多神教时期和一

34、教独尊的基督教时期。在每个具体时期里都有相应的社会组织出现或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来。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从 1300 年到 1800 年的“西方革命”时期。此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牧师和法官,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则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团结是依赖法律体系形成的。3、科学阶段(实证阶段):社会发展的顶峰。主要标志是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实证社会主要由牧师、银行家和工业家共同管理。评价:从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其思想不乏积极地历史作用;但总的来说,孔德关于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三)影响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1 智力发

35、展 2 人口 3 种族 4气候与地理环境 5 政治活动第五节 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要保证社会学获得有关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就必须使用那些在自然科学中使用的实证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法。1.观察法。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2实验法。分为自然科学和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两种类型。3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4历史法。历史地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最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

36、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Echo9- 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归纳和论述,是孔德社会学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孔德要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思想和作出的努力,这一努力打破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壁垒。第六节 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依赖精神权力的建立纠正社会弊端、维持社会秩序)、牧师的特殊作用(实际道德评判者、社会的仲裁者)、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社会调节的杠杆:孔德认为自己的学说里包含了公众行为的准则,无产阶级提供行动的力量,实证哲学家是正确表现民意不可取代的机构。三者联盟就可以实现)、关于社会的进步的思想

37、(分为:自发进步与人们采取合理行动而促成的进步)社会改建的理论基础在人性三分法的基础上,孔德认为社会也有三种力量:一是建立在行动基础上的表现为财富的物质力量;二是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表现为观念的智力力量;三是建立在博爱基础上的表现为命令与服从的道义力量。社会组织和改建的最高任务和最大的困难是将这三种力量合理地结合起来,不是任何一种获得必要的特权。国家的社会阶级同样也体现了以上三种力量:牧师,指引我们思考;妇女,激发我们的仁爱;实际首领指导我们的战争和平日的生产活动人道教思想1孔德非常强调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并且在实证政治体系第四卷中提出了他关于人道教的思想。2背景:孔德生活在一个动乱不安

38、的年代,孔德认为工业革命虽然使法国社会脱离了神学和形而上学阶段,但是也破坏了法国原来的社会秩序,天主教的信仰被破坏,而且也没有提供社会重组的方案。鉴于宗教在维持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孔德主张建立一个“人道教”或者“实证宗教” ,来解决旧秩序衰弱和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3主要内容。(1)教义:人道教强调崇拜人的人性,而人的本性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人类一切行动的永恒动力和主题,支配着人的理性、知识和行动,因此要以人类之爱代替上帝之爱。(2)组织:人道教的牧师不再是天主教的牧师,而是实证科学家;人道教的中心在法国的巴黎;孔德本人是“大教主” ,指导着世界上所有的牧师;孔德认为他的人道教能够吸

39、引妇女和工人的加入,成为他们的教众,因为他为他们设立了良好的生活环境。4评价:人道教,是孔德在实证社会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社会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利用科学知识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心,但是他的这套理论过于软弱无力,既得不到当时资产阶级的赞赏,也不能为工人阶级所接受。评说:1.贡献:(1)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主义原则一直影响着后世社会学的发展。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轻易地发现,孔德提出的那些思想,例如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的见解,在西方社会学尤其是在迪尔凯姆和帕森斯代表的实证社会学传统中一直流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德不仅是社会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我们前面所划分西方社会学三大研究范式之一实证社

40、会学的一代宗师。10(2)孔德为社会学树立的两大主题“秩序”和“进步”一直是社会学理论建构的主要原则。(3)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也为后世实证社会学的具体个案研究提供了指南。 (woo)提倡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为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的科学有积极意义2.不足尽管这位实证主义创始人极力提倡把经验资料作为人类知识的最根本来源,但他却违背了自己确定的社会学研究原则。一方面,不论是他的社会静力学还是社会动力学,他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他所谓人性三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认为社会秩序源自人性中利己心与利他心的和谐一致,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受人性中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变化等等,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并不是

41、说唯心主义就一定是错的,而是因为他完全违背了他所提倡的实证主义原则。另一方面,在他的社会学中,尤其是在探讨人类精神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阶段论中,孔德并非是基于经验现实所得出的结论,而是在圣西门的揣测基础上作的一种概念演绎,仍是属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思辨过程。 (另一版本)一、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对科学有积极意义,但并不彻底。二、方法论上的贡献要比具体的理论研究更突出,但显露出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的立场和缺陷。三、社会分工造成的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但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学者的保守立场来认识分工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孔德的社会学充满内在矛盾一方面为

42、论证资本主义诞生和确立的合理性,他站在进化论立场上,主张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可抗拒的规律,但另一方面又把资本主义看作人类历史发展到最高阶段,强调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与调节。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规律的认识是唯心主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是合理的【思考题】1.为什么孔德被尊为社会学的创始人?(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实证社会学的方法。第二章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英)一、家庭影响。 (父亲是他的导师,叔父传授哲学激进主义和新教思想自由主义)二、斯宾塞生活的年代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得到青睐)斯宾塞将主张自由放任的激进个人主义和源于自然科学的集

43、体主义有机体论进行了综合。(1)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和边沁的影响。 “适者生存” 、个人主义 ;(2)达尔文、赫胥黎和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用进废退” 、自然选择;斯宾塞总是宣传自己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是不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存在疑问;他在论述国家的作用范围的时候,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中还是把社会比拟为有机体,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规律。因此在唯实论和唯名论的争论中,斯宾塞主要是站在唯实论的立场上的。研究的价值问题:(1)价值问题的由来: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价值问题起源于它成立之初,来源于如何研究社会现象这个问题。我们曾经讲过社会学理论和其他社会思想的区别,它们的本质区

44、别就在于一个要进行价值相关的研究,讨论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要进行价值中立的研究揭示社会事实上是什么样子,那么价值和事实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2)斯宾塞明确提出,社会学研究者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时,必须脱离自己的偏见和情感,保持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3)斯宾塞还说明了影响研究客观性的因素:爱国主义的偏见;阶级偏见, ;政治偏见;理论偏见第二节 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1、斯宾塞的科学观与进化原则。社会有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的思想是贯穿斯宾塞社会学的两条主线,是他关于社会的基本理论-Echo11- 观点。社会有几轮的核心观点是把社会当成一个统一整体来看待。1、进化:物

45、体的集结,集结时其运动消散,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由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化到确定的,凝聚的异质状态。A.分散到集中。B集中到分化 C从不确定的、不定型的、无序的状态到确定的、有形的状态;D.物质进化分为三阶段:无机体进化、有机体进化、超有机体(或称后有机体)进化。2、进化的动因是“力的恒久性”分为引力和斥力,引力导致运动,斥力导致静止,当两者平衡,物的分化和整合趋向平衡,一定的进化过程完成。当外界作用使引力和斥力的平衡打破时,全部重新开始。均衡是进化的起点和终点。二、社会是有机体反复论证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相似性,其目的是运用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进化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1、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

46、的实体。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斯宾塞明确表明自己的社会唯实论立场。社会唯名论:霍布斯、亚当斯密等英国功利主义为代表,充分肯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是一个虚幻的存在物,社会是表示这个虚幻存在的一个名称。社会唯实论:欧陆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萨、孟德斯鸠和黑格尔,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组成,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社会是一个整体。2、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就有与组成它的个人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使他与生命有机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相似性)A生长过程不断生长,规模范围扩大B结构日益复杂结构分化(社会组织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C功能分化功能分化是伴随

47、着社会结构进化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变得复杂,其社会各部分的功能也出现了自然进化的现象。 D相互依赖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日益密切(相互联系与制约) 而且随着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导致了社会控制系统的出现,用以调节各部分之间的活动,保证整体活动的正常进行。结论:社会有机体如同单个的生物有机体一样,机能的均衡引起了结构的均衡,从而使社会得以生存、进化。3、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差别A构造及集合程度上: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松散的整体,构成的个人自由而分散;而生物有机体的一切成分紧密结合。B.联系模式:生物有机体内各部分的联系表现为有形的、物质性传递过程,社会各部分的

48、联系主要靠语言等无形的象征符号来维持。C.意识的分布。生物有机体中,意识的功能仅集中在某一部分,而社会有机体中,意识遍布有机体的各个部分,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意识。D.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物有机体的各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中,个人幸福具有最高价值,社会是增进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E.生物有机体有完备的器官构成和功能系统,而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主要器官 三大功能系统家庭制度 支持系统:生产系统工农劳动阶级。礼仪制度 分配系统:商业、交通、通讯、银行商人、银行家政治制度 调节系统:统治阶级、管理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政府教会制度职业制度工业制度讨论:复杂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比简单社会更脆弱? 4、社会学

49、生物化的倾向是可取的吗?(P33-34 侯)125、对社会内部各个功能系统的分析。三、社会进化论。1、社会有机体与人体组织一样,一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适应了环境的要求,就达到了均衡。2、进化不是直线式,暂时的倒退是可能的,但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一)斯宾塞早期的社会进化论思想:1社会进化的方式:单线进化 2社会进化的动力:外力作用(二)斯宾塞成熟期的社会进化思想1社会进化的方式:平面进化 2社会进化的动力:优胜劣汰,物竞天择3、进化方向不是单一的,不同社会的进化方向是多样的。4、四个亚理论:“社会进化的目的论” “社会系统的功能论” (社会学历史上第一个将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加以区分的人,为后来结构功能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前提。 )“社会分工论” “社会进化模式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