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和效率,优势互补,既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 。又特别是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既是竞争的时代也是合作的时代,大量事实证明:现在的许多的发明创造已不是个人孤军作战的结果,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 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
2、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促进生生之间的有效交往,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1、合作学习能诱发创造的潜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的扩大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在各抒己见、思辨争论中思维创造的潜能就被诱发出来。2、合作学习能在课堂中形成情感融合的气氛。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师生像朋友一样交往,积极互动,平等对话,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学生和学生的合作中显化伙伴的角色关系,使课堂形成宽松、平等、和谐的气氛
3、。身心放松,精神愉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 优选合作学习内容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在做好组织工作的前提下,选择活动内容和确定讨论题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二年级上册练习 11 中的第 4 题,先让学生看图,可以问学生:“你能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这时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43,441,53.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捕捉学生思维撞击点进行小组
4、讨论。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例 1 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三、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2412=?怎么算呢?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先自己想好至少一种解题的方法,再参与小组讨论得到多种不同的方法,然后总结归纳这些解题方法的共同点:把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转化为加法或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解决。最后再次组织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研究
5、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另外,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还必须考虑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四、 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活动技巧,要让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五、 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也可以设计“学习反思表”进行简单的统计,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评价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以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进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