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概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2、。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车队建设和军
3、事战路理论4)政策和策路理论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活的灵魂:毛思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握理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華力量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氮导核心理论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4、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5、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习近平一系列讲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草,促进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草,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涵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
5、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附加: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必要性)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各个时间节点 答: 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2 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1997 年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2007 年党的十七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内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6、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两个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战争与革命,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基础中特:和平与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核心:实事求是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哪些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深入阐述? 答: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思想
7、开始形成于何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什么?1 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 成熟:遵义会议以后,1945 年党的七大中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论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指导路线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
8、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2.新民主主义基本纳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9、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内容:根本在于处理好三者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三者有机统一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原因: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10、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提供了客观条件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重大意义:1、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变,从而保存发展了革命力量。2、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3、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
11、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4、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时间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三大法宝: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附加
1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社会主主要矛盾有哪些,其中哪个是最主要矛盾?答: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
13、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阶段。(3)实践基础: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莫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3.近代中国革命何时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答: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 年 5 月 4 日。标志性事件:五四运动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分別是什么?答: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
14、一 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人物决定)前途:社会主义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解決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经济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
15、上只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2)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级领导的各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是无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联合政权3)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翼”)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一化是主
16、体、三改是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化三改的特点:1、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力有机统一意义: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要求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
17、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 1/4 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是以
18、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手工业的礻社会主义改造1.办手工业
19、供销小组2.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吧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
20、基础之间的矛盾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需求和不能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敌我矛盾(专政),人民内部矛盾(民主)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是一个总方针。这一思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坏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
21、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为什么: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总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顺序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日标和步骤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关于知识分子工作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一,巩固和
22、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五章
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发展程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本特征(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
24、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动态发展过程。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
25、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基本路线: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3)坚持四四
26、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3)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
27、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附加:基本要点: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谁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
28、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两者关系汇编)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邓小平理论回答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一、解
29、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性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基本原则坚
30、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三、 “三个有利于”标准(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应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的是成败的主要标准。(2)1992 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于把生产力的标准拓展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3)党的十四大: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四、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以及
31、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于 1992 年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分割。五、市场经济理论(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
32、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六、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和平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 个前提:“一个中国
33、”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5 个基本点: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和香港是想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原则,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向特别行政区派管理人员,特别行政区领导人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参与国家管理;外交权属于中央政府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本质:解
34、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1、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生
35、产力的一部分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1987 年,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2)1997 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36、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行动纲领4.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那些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
37、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整体:(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
38、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重要内容:1、 发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地位: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持续发展2、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
39、、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步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4)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
40、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3.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的
4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4.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2)以开放促发展3) 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4) 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附加: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要性:(1)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大战略目标和任务(2) 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3) 抓住
42、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第一要义2、 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4、 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主要内容: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6、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形成条件:1、 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2、 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3、 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
43、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地位: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
44、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它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优越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也在实践方面是我国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3.如何正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
45、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总之,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1)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2)要
46、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3)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4)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6.如何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第一,办公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五,深化医药卫
47、生体制改革。7.怎样理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人民日
48、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民主、法制、安全、环境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 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可以从新起点、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四个方面加以把握1、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而不懈的奋斗,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
49、、 从新思想上来把握。我们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构成了划时代的理论新建树3、 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1、 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5、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1、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 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