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问题设计要有思考性和层次性高山流水教学案例片段孔子说:“不愤不徘,不启不发” 。教学设计要着眼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课堂上都应该有一个个纵向的时间意义上的“问点” 。只有把握了课文空间上的问点和学生思维时间上的问点的“时空交叉” ,才能真正做到问点的优化。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反复推敲,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在执教高山流水一课前,有学生问:“俞伯牙最后为什么要破琴绝弦?他还可以另找知音啊!”可见,学生对 知音的理解只停留在了音乐的范畴。 对此,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师: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你们想想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请划出有关的句
2、子。(生自读,划句子后交流)生:我从这句话: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手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中可以看出。因为俞伯牙心里想着高山, 弹出乐曲,钟子期听到琴声就能想到高大的泰山。生:“少选之 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从这 句也可以看出。因为,伯牙弹表现流水的曲子了,钟子期就好像见到了江河。师:那么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伯牙的知音呢?生:我觉得钟子期很会听音乐,他能听懂。生:我认为钟子期的音乐鉴赏水平很高。师:难道其他人都不懂音乐吗?仅仅会听音乐就能成为知己吗?(学生沉思了一会儿,继续交流)生:他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生:钟子期能猜到伯牙内心所想,说明他很了解这
3、个朋友。师:对呀,心意相通,彼此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知音。因此,当俞2伯牙知道钟子期死了,非常伤心。在钟子期的墓前,他吟唱一首诗歌。(出示俞伯牙写的歌,师生同读)师:在此之后,他破琴绝弦,以谢知音,因 为人生难得知音。现在人们常常用“知音 ”来形容哪些人?生:心意相通、志趣相投的人。生:如刘翔和他的教练刘海平。生:还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师:对:老师希望你们从中能懂得知音难求,友谊可贵的道理,也要珍惜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学生频频点头)这个片断中我提问了四个问题:(1)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属微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差学生回答(2)钟子期为什么能成为俞伯牙的知音呢?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生回答(3)仅仅会听音乐就能成为知音吗?属长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中等或优等生回答, (4)现在人们常常用“知音 ”来形容怎样的人?属新解答距的问题,一般由尖子生回答。这四个问题目的清晰,层次分明,引导学生由“ 文”及“道” ,从“内容” 到“ 内涵” ,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问题的驱动下,透过语言文字,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讨论中,感悟中对“ 知音”的理解趋于正确,从而懂得“ 知音难求,友谊可贵”的真谛。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问题的思考性和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