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787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废墟的召唤》每课一练(语文版九年级下)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废墟的召唤 同步练习一、基础题(6 分)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轮廓(ku) 干皱(zu) 远瀛观(gun)B雕镂(lu) 海藻(zo) 绮辉(q)C窸窣(s) 嗫嚅(r) 废墟(x)D召唤(zho) 迤逦(l) 停泊(b)2选择用词正确的一组( )(2 分)(1)右侧在夏天是一片荷塘,现在也只剩下了冬日的 。(2)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 。(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 ,忽高忽低,如泣如诉。(4)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 。A凄冷 广阔 呼啸 冷清 B清冷 广阔 呼啸 凄清C凄冷 广阔 呼啸 清冷 D清冷 开阔 呼啸 凄清3选择书写正确

2、的一组( )(2 分)A呈现 干皱 寂寞 奇耻大辱 B遗迹 凝固 石碑 鲜嫩润择C楚词 艳丽 苍烟 瞬息万变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二、整体感悟(4 分)1 “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这句话中的“铺天的霞锦”指什么?(2 分)2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2 分)三、课文阅读题(19 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1119 段),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词语。(2 分)嗫嚅: 理直气壮: 2选文第 2 段中“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本句话中的“尽责任”指什么?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觉得自己应尽的责任是什么?(4

3、 分)3选文第 4 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 分)4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4 分)5.你如何看待青年人的话语,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 分)6.作者写“我”与年轻人对话的目的何在?(4 分)四、类文阅读题(17 分)紫藤萝瀑布 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

4、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A(溅落、迸溅、溅起)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B(映衬、逗乐、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

5、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

6、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根据文章内容,在第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 、 “B”两处。(2 分)A 处应填 B 处应填 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是从原文抽出的一个段落,将其放回原处,应放在 段与 段之间。(1 分)3这篇散文是围绕对 的描写来抒发

7、感情的。(1 分)4文中写了不同时期的紫藤萝,不同的景色引发了作者不同的感慨。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概括回答:(4 分)(1)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 ,作者感觉到 。(2)如今,重见紫藤萝,盛开的紫藤萝一派生机勃勃: ,作者的心情是 。5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4分)(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6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那么后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 。(

8、1 分)7追求积极又含蓄的主题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 分)赏析:紫藤萝瀑布从花的颜色、数量、形状和芳香几个方面生动描写了紫藤萝花,突出了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废墟的召唤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发出了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这两篇文章都是女作家宗璞的散文,两篇文章都是借物抒情的散文,但紫藤萝瀑布侧重于对生命力的顽强的赞美和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废墟的召唤侧重于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号召人们,特别是青年

9、担负起改革的重任。五、中考题(2004,模拟题,14 分)碣石山草调石山草是我登碣石山时从山上采来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叫什么,因而取名碣石山草。山里人几乎家家养花、卖花,但清一色是外地花卉,南方的柠檬在这里养得又肥又大。“没有山上的花草吗?”我问。 “没有。 ”山里人诧异地回答。于是,我从一块巨石下挖起这株很不起眼的碣石山草。回家栽在花盆里。从此,它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开始时,由于路上的蹂躏,它仅有的几片嫩叶全蔫了,在花盆里东倒西歪,抬不起头来。但我仍抱有极大的希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是会让人吃惊的。可连续几天,它不但没有生出新芽,反而叶子渐渐变黑变干,一派

10、死气。我不禁悲伤起来,为无意间摧折了一个好端端的生命追悔莫及。于是,我把它从花盆里撤出来,埋在庭院里。每天,我都在埋有碣石山草的空地前默默伫立一会,一是祭奠它,二是幻想绝处逢生,出现奇迹。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地上冒出一个新芽,毛茸茸娇嫩的一团,活像一个新生婴儿。我惊喜地叫出声来,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随即雀跃着告诉了认识的每一个人。这之后,我对它进行了精心的培育:浇水、施肥、松土、舒茎慢慢地,碣石山草长势喜人了,芽展成叶,叶抽出茎,葱茏成丛,一个月后,它长成一片独特的风景:葱茏、鲜润的青草,舒展、开放的翠叶;一簇像孔雀开屏时魅力四射的尾翎,又像崇尚率真的靓女的冲天美发;一片像苍翠欲滴的淡绿

11、春山,阵阵风儿吹过,又像绿的海洋,漾起层层追逐的波浪。既带有野草的狂放,又带有青草的清新;既有大山的清幽,又有大山的质朴。“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 ”观赏它不禁让人想起革命前辈李大钊赞美碣石美景的名句。因此,它引来人人赞美。一位友人观看到碣石山草,称赞一番,对我说:“你建一个苗圃吧,专门培养自然花草。”我听了心一动,作为教师,我从事的工作与这多么相似啊!原来如同碣石山草的学生,被老师移植在教室的花盆中,用美德的光辉映照,用真情的细雨浇灌,用知识的土壤培育,用智慧的气息熏陶,他们成为一盆盆亮丽的风景,去奉献社会,美化社会;甚至被人遗弃的很不起眼的差生,多施些感情的雨露,也会长成片片惊喜。 “没

12、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不是很有道理吗?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教育的花盆塑成应试的形状,束缚了盆中的花草自由成长,使其长成畸形,生成病态,甚至夭折我们为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如今我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摔碎应试教育的花盆,把花草栽在肥沃的土地上,还花草以本性,使其健康成长,回归自然美。对,我要听从友人的劝告,建一座移栽自然花草、培养自然美的苗圃。1文章中说,碣石山草的“生命线系上了我的感情线” 。那么“我”的感情线的脉络是怎样一步步地向前发展的呢?请在下列方格号里填上最适当的词语以示“感情线”的发展。(4 分)2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2 分)

13、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简要分析。(2 分)4本文引用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和李大钊“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的名句,均十分恰当,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4 分)5友人是如何对待“我”栽碣石山草的?“我”是怎么做的?(2 分)六、创新片段作文题(20 分)优美的风景、名人的名言,都会引起你对周围生活的思考。请你拿起笔,把你的想法写成一篇 200 字左右的小文章,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参考答案一、1B 点拨:“皱”读音为“zhu” , “窣”读音为 s, “召”读音为“zho” 。2C 3 A 点拨:“润择”应为“润泽” , “楚词”应为“楚辞” ,

14、 “满怀热眈”应为“满怀热忱” 。二、1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景。点拨:从“霞锦”是美丽的、令人充满向往的角度进行思考。2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点拨:从作者描绘废墟的词语“寂寞” 、 “空荡荡” 、 “悠闲” 、 “若无其事” ,以及“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思考。三、1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2 “尽责任”指如何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个中学生,首先应该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好为祖国做贡献的本领。

15、(意思符合要求即可)点拨:“尽”在这里是“全部用出”的意思。应联系本文的写作主旨来回答。3描写 点拨:本段主要是描绘夕照下圆明园的景象。4这些词语写出了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出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不仅是逼真形象的描绘,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点拨:从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本文的中心考虑。5符合题意即可。 点拨:可从青年人的特点、青年人应肩负起的责任谈起。6作者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点拨: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考虑。四、1迸溅 挑逗 点拨:“迸溅”富于动感, “挑逗”表现了紫藤萝中紫花的可爱。2 点拨:此类

16、题应从文中与所填句有关的词语考虑。3紫藤萝(或紫藤萝花)4(1)稀落伶仃(衰颓零落等) 遗憾(失落、失望等) 点拨:此类题只要抓住有关段落的主要词语即可。(2)整树的花儿一片辉煌,像瀑布,又繁又茂,生趣盎然;每一穗的花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炫人眼目;每一朵盛开的花像帆又像笑容要绽开,美丽娇媚。 宁静喜悦 点拨:从“生机勃勃”可以看出作者的喜悦之情,联系第段思考。5.(1)将花比喻为“瀑布” ,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点拨:抓住比喻句中的喻体进行分析。(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点拨:从拟人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6作者被紫藤萝生

17、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意思对即可)。 点拨:从第段和全文的主旨思考。7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人生哲理。(意思对即可)点拨:此类题的要点是必须答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独到见解。五、1希望 悲伤 惊喜 赞美 点拨:从第 3 自然段中“我”对于碣石山草的感情思考,找出能够包含我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即可。2比喻。十分形象地勾勒出碣石山草的自然美。 点拨:从碣石山草的两种美思考。3表达了“我”对碣石山草的赞美。 点拨:作者的感情往往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中。4前者强调小草有旺盛的生命力,后者既醒目地显示了碣石山草的自然特色,又对上文描写

18、进行了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拨:抓住所引内容进行分析。5朋友对“我”加以赞美,鼓励“我”建一个苗圃,专门培养自然花草。 “我”听从友人劝告,准备“建一座移栽自然花草、培养自然美的苗圃” 。 点拨:从“我”和友人的思想角度思考。六、作文思路:可以描写一段优美的风景,然后从中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引用名人名言,然后阐述自己的理解。例文: “围城”之我见“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出自钱钟书的围城序言)。(点评:开篇引用名人名言,提出观点。)我觉得用学校作例子再形象不过了。那些贫困失学的孩子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羡慕我们在学校学习,我们却不知不觉地滋长了厌学情绪,反而羡慕他们。有时我想

19、,如果山区的孩子知道上学有多累,也许他们宁愿去放羊;如果我们知道贫困山区生活的单调,也许我们会更有耐力坐在教室里。(点评:联系学生实际发表观点。)人总是这样,不会安于现状,总想走出去,然而多数人出去后又回来,用钱老的话说,回来的人就会长久安心地生活在城里,好奇也被泥灭了,久而久之,他们的思想顽固了起来。想象中的互换角色毕竟不能代替真实的生活,所以,我们初三的学生还得背着沉重的书包,面对着如山的作业去苦读。与其整日埋怨,何如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呢。走过去,前面有个天!(点评: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总评:本文引用钱钟书围城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联系初三学生实际,提出了积极向上的观点。语句中肯,说服力强

20、。.1因为看到眼前圆明园被残酷洗劫的景象,我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我的身体仿佛沉重得压上了大山,腿自然无法挪动,如被钉在地上。点拨:从作者的沉重心情考虑。2作者的悲哀来自于盛装艳抹的男女在废墟前的轻歌嬉笑,因为在这沉重的历史耻辱的圆明园废墟上,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有所思考,都应明了中华民族在此经受的奇耻大辱,从而肩负起民族富强的重任。而作者看到的景象容易让我们想起鲁迅自传中的场景,从而更加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的必要。所以一丝悲哀袭来。(意思对即可)点拨:联系鲁迅自传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回答。3开放题,符合题意即可。 点拨:可先从想到历史的耻辱写起,然后写从耻辱中感到肩上的重任,作为青年人应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不要忘记历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