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给我的孩子们 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孩子的挚爱,及他渴望回归童真而不可得的悲哀。2、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3、领会“真”是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珍惜美好的童年。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品味语句,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炼主题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领会作者把“真”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天性的认识。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子恺画集中漫画若干,引出关于孩子童真童趣的话题,导入课文。2、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3、 检查学生对字词的预习。观看图片,思考。解读生字词。瞻瞻的车、 阿宝
2、两只脚,凳子四只脚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浏览任务:1、整体感知文本,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2、理清文章思路,看一下这则序言主要分几个部分?各部分又分别讲了些什么内容?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2 组织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作者情感:对孩子率真、自然的天性的赞美,对这种天性将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的悲哀。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7)写孩子们率真自然的性格。第二部分(8-11)抒发失去童真的悲哀。三、心理换位,体验童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讲述:有位父亲带三岁的孩子逛商场,让他在地上走,可孩子拼命地大哭,父
3、亲蹲下来才明白,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世界,在孩子眼前只看见到处都是人们的腿在来来来往往地晃动,看不见一张笑脸,于是他决定无论多累,都要把孩子骑在肩上。看来我们只有用心理换位法,才能理解儿童的率真世界。请研读课文第一部分,领略作者笔下孩童自然率真的天性,并与作者笔下的成人世界作比较,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听教师讲述心理换位,体验童真对比中揣摩作者情感对孩子:“尤其可佩服” 、“对你们更要愧死” 、“不安心得很”对成人:“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 “在你们(孩子)面前真是出丑得很了” 、 “你(孩子)一定轻视我”2 布置课后学习:1、你有自己的童趣小故事吗?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童趣的?把它拿出来与同学交流。2、你能选择其中的一则,学一学丰子恺,用简单的漫画描画出来吗?1、课后交流自己的童趣,及父母对自己童趣的态度。2、用简单的漫画描画自己的一个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