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39840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篇一:感动中国作文“感动中国 2011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征文中国,这美丽的感动六年级五班 范文娜 指导老师 宋新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 感动中国已播出了十年,十年了,这十年间, 感动中国上走过了百位好人。当他们先后走上感动中国的舞台,人们从他们身上读到的是一部中国人的当代心灵史。 感动中国这十年,确实也记录了我们逐渐对心灵的历程。在今年的感动中国 的舞台上,又出现了十位好人,他们是现代好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好人,知道了好人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当我们急着赶路,迫不及待地追求富裕,迷恋于 GDP 的增长,我们的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日子好了,幸福

2、感却好像少了。我们这才意识到,要放慢脚步,等一等灵魂。在今年的感动中国 上,有一位人让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无臂钢琴师刘伟,他没有双臂,只有一双腿,却弹出了非常美妙的曲子,这着实令人惊叹。我特别佩服他,因为他用超人的毅力完成了似乎正常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他完成了,而且很出色。“我们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名言。平凡但意义深远。是啊,当一个人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受着别人的指指点点,那么,这时候,他只有做出一项精彩的事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别人的眼光。我们要像刘伟异样,用自己的毅力坚强起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怎样来掌

3、握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自己的事了。十年来, 感动中国 总是在早春时节与我们见面,因为这是一段能让人沉静的日子。春天是一个播种的季节, 感动中国.就是为了在观众心目中播种一颗种子,种子虽小,将来却能长成参天大树。不管是羊肉串烤出爱心的阿里木,不管是遥远苍穹中最亮之星的朱光亚,也不管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情操,他们心底深藏的那份对故土的无限热恋和对生命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追求,无不使人的情感和认识有了一个新的凝炼和升华。湿润的眼睛看完这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之后,几近麻木的灵魂在概叹感动中国的同时似乎找了久违的感动。然而当思维定格在怒放高原(【有关感动中国的作文】来自:

4、W 傲胜范 文网移动端 http:/M.bagew.Com/)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夫妇时,滴血的思维立即陷入一种痛苦的思索之中。他们的颁奖词是“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主持人敬一丹介绍,胡忠来央视参加 201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现场的时候,他身上的夹克衫是借来的。此时,现场的观众哭了,电视机前的我流

5、泪了,我相信大多数看到这个片段的人都会哭了。擦干眼泪时,我问自己:为什么哭了?是胡忠无私的付出和微薄的回报之差?是可怜一个伟大灵魂的困窘境遇?是敬一丹不失时机的推波助澜?不!都不是!是感动!是哪个早已离我远去的久违的感动。可我为什么感动呢? 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这十年来,有的人“走了” ,比如丛飞,他帮助了那么多人,最后走的时候连背影都带着歌声;有的人来了,比如曾到贵州山区支教的大学生徐本禹,他刚刚迎来了自己的孩子,面对新的生命,他许下了一个心愿,孩子长大了也当志愿者。是啊,只要我们都付出自己的努力,踩着他们的足迹前行,我们也能站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人人都是中华民族美德的继承和传

6、承者。感动中国,中国感动。篇二:感动中国 作文感动中国 作文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有许许多多的小英雄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和他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们舍己为人,他们有的为了救人而终身残疾,有的就人后身亡,他们是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会永远铭刻在世人的心中,他们是我们的榜样!何翠青,女,13 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何翠青在废墟中被埋 3 天后获救。地震发生时,她已经走出寝室,忽然感到脚下猛烈晃动起来。 “地震了” ,何翠青赶紧往外跑。没跑几步,她突然想到:寝室内还有 14 位姐妹在午休,得赶紧叫她们去!何翠青毫不犹豫地转回身,边喊:地震了!地震了!边去叫还在午休的同学。但没等跑出多远,在

7、一阵摇晃中,学生宿舍楼轰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舍的姐妹被压在废墟下。3天后,何翠青终于被救了出来。不过,由于被埋时间太长,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做了截肢。宋雪,女,12 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5 月 12 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并迅速跑出了教室。当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两人迅速冲出教室奔向操场。老师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全班只差宋雪,第二天上午,当救援人员在教室后门仅两步之遥的地方发现宋雪的遗体时,她仍然保持着冲向门口的姿势。杨琳,女,14 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8、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教学楼坍塌后,杨琳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杨琳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动弹不得。当她醒来时,看见废墟中透出一丝亮光。借着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砖石挪开,勇敢而又艰难地爬了出来。杨琳的骨盆、下巴、颅骨、双脚等多处被砸中,经常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巨痛。可当人们走进她的病房时,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阳玉洁,女,12 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地震时,同学们迅速向楼外撤离。阳玉洁本可以最先跑下楼,但她看见已冲出教室的王老师又返回去,她马上站住,为老师分忧。这时,强余震袭

9、来,快到二楼时,她和王老师、还有几位同学被摔倒在拐角的平台上。阳玉洁的膝盖受了伤,同学徐敏昏厥过去。她急忙上前背起了比她高大许多的徐敏,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跑到楼外,随后又冲上楼,扶着老师赶到安全的操场上。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汶川“512 ”大地震,更是一条迎风飘扬的黄丝带,高悬中国。这条上书 SOS 的黄丝带,是亲人离散后的求助标志。那些身在震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所要竭力寻找的离散于灾难、血浓于水的亲人。当悲伤倾尽,有我们众志成城;当泪尽血续,有我们守望相助。若此,则天变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们仍将因此获得文明与前行之力。篇三:最新作文素材( 感动

10、中国 2015)【 最新作文素材】2015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为科学献身;拼搏;爱国;敬业;刻苦;艰辛;艰苦条件取得成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89 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 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 60 年代开始,于敏

11、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 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 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 2015 年 1 月 9 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名人评价: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科学家 钱三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科学家 彭桓武)于敏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学家 朱光亚)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

12、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气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朱敏才;孙丽娜转变(外交官 乡村教师) 平凡中的伟大 艰苦条件取得成事迹: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10 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 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

13、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寨里有 200 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 0.03。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接着穿。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

14、里,支教了 5 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 350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 “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 ”2014 年 9 月,在支教的第 9 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 。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

15、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 ”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赵久富牺牲小家为大家;爱国;孝顺;基层;平凡;取舍事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 18.2 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 40 多万移

16、民的杰出代表。50 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 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08 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 26 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 2010 年 4 月,与 61 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10 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

17、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10 年 4 月 30 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 80 岁高堂,带 61 户村民前往 600 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13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

18、赵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 7.7 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 40 多万移民付出的太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尖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张纪清事迹:在“感动中国 ”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 2006 年度青岛的“微尘” ,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

19、987 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 ,1000 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 27 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 “炎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2014 年 11 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 年的“炎黄”!今年 74 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 3 间变成2 间,又从 2 间变成 1 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 “唉!没有隐藏好。 ”当别人为他的善举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 颁奖词: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陶艳波事迹:在“感动中国 ”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