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温情在,年俗变化又何妨作文.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94579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情在,年俗变化又何妨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情在,年俗变化又何妨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温情在,年俗变化又何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除夕,年夜饭后,家里人各忙各的。爷爷看看忙着用电话拜年的儿子,再看看低头用微信送祝福的孙子,不禁感慨:“现在鞭炮不让放了,祭祖拜神也少了,连逛庙会、看舞狮也不多了,这年味儿真是越来越淡啦!”儿子放下电话说:“爸,新时代有新过法嘛,传统的过年习俗也可以改进啊。我看明年咱们就去饭店订桌年夜饭,又省事,又热闹。”孙子抬起头抢着说:“干脆咱们家明年利用过年时间一起出去旅游吧!”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24.(60 分) 题目: 10020030

2、040050060070080090022 号文评分:22+24+10=56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中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亲情内涵的“不变”,提出“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的观点,对材料把握准确深刻。文章第 3 论述了时代的变迁引起过年形式的变化已是历史的必然。第 4 段强调新年俗的出现无可厚非。第 5、6 段从新旧年俗所承载的意义入手,阐释了年的内涵充满温情的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中华民俗发展的根本即是温情”的精彩论断。全文围绕过年形式的问题,分析传统节日过节方式的变化及其内涵,中心突出,结构工整,逻辑严谨。文章语言准确又充满感情,生动又有分寸。中国传统节日更多体现的是亲情,文章却立足于“温情”之上,略显不够妥贴。发展等级打在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作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