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11.1 杠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2知道“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给实验带来的方便3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能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前预习】1取一支粗细均匀的新铅笔,在中间用细线栓住悬挂起来。移动细线的位置,能否让它在水平位置静止?2如果是一支粗细不均匀的圆珠笔,能否让圆珠笔在水平位置静止?静止时细线是否在它的中间?3如果在圆珠笔的右端挂一卷透明胶带,能否让圆珠笔在水平位置静止?【新知导学】活动一:(1)取一支粗细均匀的新铅笔,在中间用细线栓住悬挂起来。移动细线的位置,_(能、不能)让它在水平位置静止,此时细线_(在/不在
2、)铅笔的中间;(2)如果是一支粗细不均匀的圆珠笔,_(能/不能)让圆珠笔在水平位置静止,静止时细线_(在、不在)它的中间;(3)如果在圆珠笔的右端挂一卷胶带,_(能/不能)让圆珠笔水平静止。此时细线靠近圆珠笔的_端。活动二:1杠杆平衡:当杠杆处于_ _状态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实验探究(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 _ 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 _。(2)设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 F1,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 F2,实验时要沿着_方向拉弹簧测力计,这样做的目的是 。(3)测出一只钩码重_ _N ,杠杆上每格长度为_cm .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分组实验(1):来源:学
3、优高考网 gkstk在杠杆的左侧距支点 3 格处挂上 2 个钩码,在杠杆的右侧挂 3 个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保持钩码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保持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2):在杠杆的左侧距支点 3 格处挂上 2 个钩码,在杠杆的右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_拉着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结果记入表格中; 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将结果记入表格中。学生分组实验(3):来源:学优高考网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弹簧测力计移到杠杆左侧,竖直向_拉着
4、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改变弹簧测力计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实验次数 F1/N L1/cm来源:gkstk.Com F2/N L2/cm123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123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123E A O B C D 图 929 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_ _ .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是:_ .【课堂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必须保持杠杆在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2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还可以写成:F 1_ . F 2 .可以发现: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
5、则动力就是阻力的_ .3如果在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歪了,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 .4在实验探究中,我们为什么进行多次实验?_。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杠杆静止不动,就称为杠杆平衡 B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两边C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中间 D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才能称为杠杆平衡6动力为 20N,阻力为 100N,若动力臂长 80cm,当杠杆平衡时,阻力臂长应为( )A20cm B16cm C25cm D400cm7在原先平衡的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相同的砝码,杠杆将( )A左边下沉 B右边下沉 C仍然平衡 D都有可能8动力臂是阻力臂 2.5 倍的杠杆,阻力是动力的_倍。9下表是“
6、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值。实验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1 0.49 12 0.982 6 2.94 4【课后作业】1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发现杠杆左端比右端高,则在挂上钩码之前,先要将左端螺母向_边移动,或将右端螺母向_边移动(左/右) ,使杠杆在_位置上保持平衡2. 如图所示,O 为支点,每小格长度相等,每个钩码质量相等。若在 A 处挂了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应在_处挂 4 个钩码。如果每个钩码质量都是 50 克,在 E 处竖直向上挂一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
7、在水平位置,其示数是_牛。(只在 A 处挂 2 个钩码。保留二位小数)3. 把重力是 20 牛和 35 牛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左右两端,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已知杠杆长 1.1 米,则杠杆左右两臂之比为_,支点离杠杆左端_米。4. 已知作用在某杠杆上的动力是 8 牛,阻力是 20 牛,阻力臂长 10 厘米,为使杠杆平衡,动力臂长_厘米;若将动力和阻力各增大 4 牛,则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_才能使杠杆重新平衡。5. 甲、乙两人用一根长 1.5 米的扁担抬一个重 100 牛的箱子,已知甲、乙两人肩上受到的压力分别是 60 牛和 40 牛,那么箱子离甲肩的距离是_米。6.一位体重约为 480N 的同学在做俯卧撑,如图所示,点 A 为重心。请计算地面对双手的作用力。 来源:学优高考网7.如图所示,独轮车车斗和车内煤受到的总重为 900N,可视为作用于 A 点,车轴为支点,将车把抬起时,作用在车把向上的力为多少N?【收获反思】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