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理解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过程与方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点拨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自主预习1、读准字的音。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鞯( ) 辔( )头 溅溅( ) 燕( )山 胡骑( ) 啾啾( ) 戎( )机 云鬓( )朔( )气 金柝( ) 红妆( ) 霍( ) 著( ) 傍( ) 2、自读课文,试用“/”划分句子节奏。3
2、、作品简介:木兰诗选自宋代 编的 ,是南北朝时期 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 ) ,属于 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乐府:最早见于汉初,西汉是指“音乐机关”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 。课堂教学一、检查预习、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
3、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二、整体感知: 要求以“木兰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第一节:木兰 第二节:木兰 第三节:木兰 第四节:木兰 第五节:木兰 第六节:木兰 第七节:木兰 三、合作探究:(一)疏通文意。_ _ _(二)课文研读。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2、第 3 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_3、第 5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_4、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_5、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谈谈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_6、 “
4、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_7、本诗写木兰从军的全过程,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的思想品格?_8、学习完课文木兰给你怎样的印象?要求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_木兰形象: 四、拓展迁移: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_五、课堂小结: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
5、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六、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2、解释词语:惟闻女叹息 惟( )愿为市鞍马 市( )旦辞爷娘去 旦(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但( )关山度若飞 度( ) 朔气传金柝 朔(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 策勋十二转 策勋( )赏赐百千强 强( ) 出郭相扶将 郭( )著我旧时裳 著( ) 雄兔脚扑朔 扑朔( )雌兔眼迷离 迷离( )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的、补充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_将军
6、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_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_其他重要句子:_(二)拓展练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诗中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话将两方面的内容概括出来。(1) (2) 2、诗常用象征的写法来表现内容,如用在东市、市、南市、北市采购象征木兰出发前的准备。能否再从所给诗段中找出一处加以分析?_用此象征战士转战各地,象征从军途中的艰苦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 3、诗中用燕山胡骑和黄河流水的声
7、音来衬托木兰什么样的心情?_4、诗中主要运用了两种修辞方法,简析其作用。_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简析“赴” 、 “度”字的表达作用。_2、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_3、本段主要运用了对偶 修辞手法。4、按要求对本节诗加以简要赏析。(1)从题材上: (2)从手法上: _(3)从思想感情上: 5、从全诗的角度看,本节诗为什么写得简略?_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
8、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_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描写爷娘: 描写阿姊: 描写小弟: 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_4、品味“开” 、 “坐” 、 “脱” 、 “著” 、 “理” 、 “帖”这 6 个动词的表达作用。_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_6、 “火伴皆惊忙”后的冒号有什么作用?_7、这节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8、这节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时有好几个场面,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中欢乐的气氛 C.木兰见到伙伴时喜剧性的场面 B.木兰喜不自禁的激情 D.木兰对已失岁月的怀念与感慨9、木兰我国古代女英雄的形象,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另
9、外的两个著女英雄_(三)提升与创新: (2010 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老师说,性别。女。大家刷刷写下。丢失人年龄。老师
10、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 42 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 14 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
11、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11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12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13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
12、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14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15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16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_2、第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_3、第 13 段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_4、第 14 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议论、抒情部分。七、教学反思:_学习评价: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