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汇,练习背诵。2、了解本文既是描写场景的记叙文,也是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的体裁特点。3、学习本文摹写声音时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及大、由微弱而喧闹的安排顺序及细致描写。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合作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心中升腾对祖国民族精粹艺术的骄傲之感。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屏障( ) 呓语( ) 犬吠( ) 齁声( ) 呓语( ) 咳嗽( ) 曳倒( ) 喧哗( ) 中间( ) 叱骂( ) 撤屏( ) 林嗣环( ) 几欲先走( )2、文学常识填空。口技选自 ,作者
2、是 ,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顺治年间进士,善写诗文。著有铁崖文集 、 秋声诗等。 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 ,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虞初新志是 (朝代) 编选的笔记小说。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导入: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2、翻译全文,不理解的字、词、句找出来在小组讨论中解决。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4、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三、合作探究:、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2、课文 2、3、4 自然段口技人的表演,作者共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
3、、文中有几次次描述听众的反应?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效果?4、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种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说给同学听。五、课堂小结:1. 2. 3. 六、巩固练习:(一)基础练习:1、通假字:满坐寂然 2、古今异义:但闻屏障中 古 今 微闻有鼠 古 今 两股战战股 古 今 几欲先走 古 今 中间力拉 古 今 虽人有百手 古 今 3、一词多义: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当是时 问今是何世 以为妙绝绝 群响毕绝 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4、词语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妇抚儿乳 不能名其
4、一处 会宾客大宴 5、解释加点的词。 奋袖出臂 战战 施八尺屏障 众妙毕备 众宾团坐 夫叱大儿声 会宾客大宴 宾客意少舒 几欲先走 其夫呓语 宾客意少舒 犬吠 6、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会宾客大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7、指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A.于厅事
5、之东北角 B.而呜之 _C.久之,目似瞑 D.医之好治 8、下面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文中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10、 文章中哪一个字统领了全文,为什么? (二)、拓展练习:阅读选段,回答后面各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
6、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
7、欲先走。 1、在文中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2、 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四口醒而复睡、 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表演者技艺高超: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的“间”意为 , 在我们所学过的古文中,“间”的另一个意思是 ,含有“间”这个意思的例句是: 4、翻译下列句子: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5、按要求摘出原句:选文中出现的拟声词有: 对百千声音作总的概括的句子: 文中议论的句子: 6、古诗中有很多带“声”字的诗句,请写出一句。(三)提升与创新: 综合性学习。在玉树发生地震后,某班开展丁“走进玉树”的专题活动,开设了三个专拦,带你参加。 【栏目一】生命的赞歌(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写一段赞美词。 ( 60 字左右, )在汶川地震中有他忙碌的身影。在玉树地震地震后当 得知孤儿院有 6 名师生压在瓦砾下时,他不顾余震的危险抢先救人,不幸牺牲。他生前曾说:“在公益和奉献爱心的道路上,如果我死了,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他就是香港义工黄福荣。【栏目二】祝福的心声(2)给玉树灾区的同龄人发一则短信。【栏目三】(3)围绕这次专题活动,请你为栏目三设计一个名称。七、教学反思:_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