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议蚩尤文化对我县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参考文献伍新福:从东夷、南蛮到苗族A,中国民俗学会、花垣县人民政府, 魂牵蚩尤全国蚩尤文化研讨会(湖南花垣)论文资料汇编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年 11 月第一版,第 39 页。龙晓飞、石群勇、龙文玉:苗祖蚩尤与湘西苗疆A,中国民俗学会、花垣县人民政府, 魂牵蚩尤全国蚩尤文化研讨会(湖南花垣)论文资料汇编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年 11 月第一版,第 28 页。、中共湖南省委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100 题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 3 月第一版,第 32 页,第77 页。关键字蚩尤文化
2、;民族经济;一、远古历史的现代钩沉蚩尤是与黄帝、炎帝共尊为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已经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这一文化理念的新变化,将改2变人们在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蛊惑下所持有的蚩尤是“叛臣贼子”的错误观点。中国历来就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习惯心理,这一心理定势的形成,正是缘于占主导地位的成者对居劣势地位的败者长期的大肆歪曲、打压以掩盖历史真象造成的。主要是为了突显为王者之所以为王的丰功伟绩。 “败者为寇”即真实的展示出特定历史时期处于劣势地位的败者,在失去话语权之后被妖魔化的历史命运。就上古时期而言,部落集团与部落集团之间的冲突与争战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历史上发生在黄河下游和华北平原的“涿鹿之
3、野”战事正是黄帝、炎帝与蚩尤三大部落集团相互争战争夺主导权的部落利益争夺战。据学者伍新福研究:蚩尤与炎帝和黄帝的决定性大战“涿鹿之战”前后有两次。 “一次为蚩尤与炎帝之战;一次为蚩尤与黄帝之战。 逸周书载:蚩尤乃逐帝(即炎帝) ,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 这是第一次涿鹿之战。炎帝战败,所辖领地都被蚩尤部落占据了。 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这是第二次涿鹿之战。黄帝可能联合被蚩尤战败的炎帝部落,并借助诸候即其他部落的力量,最后打败和擒杀了蚩尤。 ” 由此可见:无论蚩尤逐炎帝,还是黄帝战蚩尤,都是在为部落集团利益主3导权而争战。无
4、所谓谁王谁寇。蚩尤当时也是一方“诸候” ,“九黎民之君子也” 。只是想与黄帝分庭抗礼而已。从历史唯物论和人本主义角度说:只要有益民生,造福人类。无论分合,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陈腐的大一统民族主义思想,更多了些专制的成份而少了民主主义思想,终是阻碍人类社会朝着文明进步发展的绊脚石。综上所述,蚩尤列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地位,洗却了历史附加于历史人物身上的诸多积垢,澄清了历史事实。作为远古一个强大部落联盟的首领,如果没有充分的物质条件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想战败炎帝,再与黄帝分庭抗礼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蚩尤作为长期统治一个强大部落集团的首领,他在部落集团的政治、军事、文化诸多方面都
5、应有着其不可磨灭的贡献。蚩尤虽然被黄帝战败身死,但他的部族遗民还在,部落后裔还在。他们经过艰难地迁徒,由 “中冀” 退至黄河下游以南的“少昊”之域,又再被迫迁往长江中游的今江西、湖南。进而部分迁西北,部分迁西南,分布于中国南部广大的峻岭崇山之中,继承着部族的文化,发展着部族的文明,怀念着先辈的辉煌。由据传是“九黎”部落之后的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社会历史即可看出。因此,以继承和弘扬蚩尤文化为契机,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历史文化与经济文化冲撞交融,为促进经济发4展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该是我们现在的蚩尤子孙们应尽的责任。二、丰富的蚩尤文化底蕴我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两省市接
6、壤,总人口28 万人,其中苗族人口 20.75 万人,素有“百里苗乡”之称。追溯苗族历史,便可知是远古蚩尤部族迁徙西部、西南部的后裔。这里蕴育着丰厚的蚩尤文化。由于这里地处湖南省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远离了汉文化的汪洋大海,成了苗族文化传承的根据地,成了研究蚩尤文化和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蚩尤尚武善战,历来被苗族人民尊为武圣、战神。为此,苗族后裔怀着对先祖的敬仰,也是为了保家护园,习武练功蔚然成风。在百里苗乡,至今还广泛流传着蚩尤拳。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练功习武中,深化和发展了代代相传的技击搏击技术,武功卓绝。 “日常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可作武器。 ” 锄头、板凳、筷子等等,随手拿来即可作为防
7、身技击的武器。自古及今,涌现了众多为国为民英勇善战的英雄。有打响反击西方不法传教士第一枪的云贵总督田兴恕;有赶走法国侵略者收复台湾的陕甘总督杨岳斌,有名震华夏全歼日本加强排获得湘北大捷的湘西革屯抗日军。最为5有名的是领导乾嘉苗民起义的花垣苗族人民领袖石三保、石柳邓、吴八月。苗疆儿女外御强敌,内抗悍匪。千百年来,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正说明了苗族人民继承了先祖蚩尤宁死不屈、宁折不弯的英雄气概和敢于反抗一切压迫的斗争精神。而蚩尤拳在我县的金牛村,男女老少都习武练功,继承和传承这一古老拳种,成了弘扬蚩尤拳的现实明证。蚩尤除了在军事上成为了一代枭雄之外,他在长期的部族统治中,对政治、经济、文
8、化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现今苗族后裔传承的一系列古老的巫术祭仪和节庆风俗即可看出蚩尤对后代的深远影响。而这些原生态的巫术祭仪、饮食服饰和节庆风俗都很好地保存在花垣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如:相传是蚩尤作为军粮的糯米糍粑,在逢年过节时随处可见。为了迁徙方便,苗族服饰上缀满了金银,在古代的战乱中,把财富做成金银首饰由妇女、儿童戴在头上,穿在身上,既可保全财产,又有装饰的作用。这是古老的迁徙,游牧民族惯用的方法(除苗族外,还有藏族) ;苗绣更具特色:花草图案,规格式样,精美绝伦。它一方面展示着民族智慧和苗族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承载着苗族人民对先民的怀念,历史的记忆。苗族服饰更是品种繁多,传承完好。
9、它可以说是我国服饰文化的活化石,是研究我国服饰文化的百科全书。再如:苗族的跳山6跳月,相传为迁徙时招纳失散的族人,也为青年男女相聚相恋提供场所。除此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椎牛节,赶秋节;独具特色的苗歌,神奇精妙的苗医,生动形象的剪纸,卓绝特异的编织等等,无一不在花垣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传承着。在当今世界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里,苗族能以一个少数民族的身份引起世人的注目,国人的关爱,各民族的敬仰,是与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底蕴分不开的。而这些民族文化,正是蚩尤文化的现代显现。它标志着这一地域民族文化的丰厚与富饶。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开发发展独具特色的地域经济,为当代社会服务,为民族的文明发展服
10、务,当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三、蚩尤文化对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意义鉴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因此,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的生活实际,实事求是求发展,严肃认真抓经济,赋予当地经济发展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开拓民族经济发展的新境界,才符合党和人民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7展要求。纵观全国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是该地区区别于别地区的现实确证。以民族文化为先导发展
11、民族经济,是当今形势下很时尚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向。如:云南省丽江市就是以古老的纳西民族文化为切入点,大胆开发生态与文化旅游,使丽江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古镇一跃而成为全国著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在 2007 年其社会固定投资超过 60亿元,10 年增长 9 倍,居民收入 13%来自旅游相关行业,而与纳西族东巴文化相关的传统工艺,如:东巴木制工艺,东巴蜡染,纳西挂画,东巴纸,铜制器具等。这些传统工艺,使纳西民族的东巴文化产业年产值超过 1000 万元。任何一个景点如果没有文化底蕴,那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丽江市以其生动感人的例子,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想,实现了文化的产业化。这在
12、云南省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特例:大理的白族文化圈,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圈,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圈,都在向世人昭示着文化与经济的密切关系。云南省作为旅游文化大省,其 60%以上景点是文化景点,这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好的结合。文化人类学专家费孝通明确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认为: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联系现实,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与他种文化共同8建构新的文化语境,就是“文化自觉” 。如何在花垣县这一蚩尤文化丰厚的地区实现“文化自觉” ,开发和挖掘蚩尤文化这一民族特有的“富矿藏” 。把民族文化作为重要的大产业来加以重视,让世人了解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让世人知道这些东西你
13、只能在这里看到。正如边城茶峒,如果不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一篇边城让它享誉世界,那山水的秀丽,民风的淳朴又如何能独具一格地吸引人呢?无容置疑,花垣县是一个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地区,但任何人都会明白,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无容置疑,花垣也是一个山川秀丽具有众多秀美的自然景观的地区,但任何人也都看得到,自然景观还没有开发产生经济效益。更无容置疑的是,花垣更是一个蚩尤文化丰厚的古老地区,而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还被闲置着。我们如何让“蚩尤文化”与“民族经济发展”产生“蝴蝶效应”呢?“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 由此可知,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
14、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就弘扬本地区的“蚩尤文化”这一初始条件如何对“民族经济发展”这一发展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呢?首先,蚩尤是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始祖之一,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持久的“神秘性” ,足够吸引世人对“蚩尤9文化”的关注。其广告效应无可比拟。其次,苗族是蚩尤部族后裔已无容置疑。而且苗族在中国少数民族乃至世界的少数民族中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族,其影响力势必持久而深远。再次,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势在必然,但湘西花垣的广大乡村还原生态地保存着“蚩尤文化”的本源品格。要了解、认识、发掘“蚩尤文化” ,就有着舍我其谁的地理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综上所述,苗族文化是根植于“蚩尤文化”
15、之中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可持续发展和因时代变迁而“再生”的“再生资源” 。努力弘扬本地区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把苗族文化的精髓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让世人了解它、接纳它:精美的服饰、优美的苗歌、神秘的艺术、精制的首饰、美丽的苗绣等等,都可以产生经济价值。在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蚩尤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地区民族经济发展,还将对世界民族的相互了解、相互接纳、相互交融产生长期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10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共中央对文化作出的这一重要决定,为我们弘扬“蚩尤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点亮了指路明灯。我们应积极努力,大胆行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