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874906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10 历教 1 班 肖芳 2010050231026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关键字:古希腊 古罗马 建筑 柱式一、古希腊的建筑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 6 世纪,这两种建筑都

2、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 ,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

3、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 ,到公元前 6 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 ,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 N 和 2N+1。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在地中海的阳光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民主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 9 世纪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公元 5 世

4、纪的古典文化时期达到成熟,产生了雅典卫城这一伟大的、永恒的杰作。公元前 5 世纪在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造的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的最高水平,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建筑界、考古界、艺术界人士以及热爱古典文化的人们的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现代希腊人的骄傲。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 ,距今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 150 米的石灰岩山岗上,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自战胜波斯入侵后,更被视为国家的象征。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古代的文明。1987

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编号为 54500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文明、神话、宗教在希腊兴盛了一千多年。阿克罗波利斯包含四个古希腊艺术最大的杰作帕特农神庙、通廊、厄瑞克俢姆庙和雅典胜利神庙被认为是世界传统观念的象征。帕特农神庙有“希腊国宝”之称,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神的主神庙,建于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公认是多利亚建筑发展的顶峰。神庙的主题建筑为两个大厅,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带 6 根多利亚圆柱的门廊,东边的门廊通向内殿。基座台基的棱线向上拱起成弧线形,东西端中部高起 60 毫米,南北两侧的棱线中线出高起110 毫米。檐口、檐壁的水平线也做

6、了类似处理,有效地防止了中部下陷的感觉。其他如柱身轮廓有卷杀和收分,尽端开间稍小,角柱稍粗,以避免在天空背景下会显得细小的错觉,使建筑形象稳定、平直、丰满。但这一艺术杰作,于公元 5 世纪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搬走后失踪,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厄瑞克修姆庙位于帕特农神庙的对面。这是一座爱奥尼亚式的神殿,建于公元前 421前 405 年,是培里克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神庙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它的东立面由 6 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 4.8 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南立面的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是这

7、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胜利神庙,建于公元前 449前 421 年,是爱奥尼亚式建筑,很小,台基面积5.388.15 米,前后各根柱子,大约是为了适合于它所供奉的神灵,也为了和多利亚的山门调和,柱子比较粗,是爱奥尼中少有的。檐壁上一圈全长 26 米,高 43cm 的浮雕和基墙上沿 1 米高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题材都取自反波斯侵略战争的场面。胜利神庙是希波战争后第一个着手设计的建筑物,它的命意、它的选址、它的构图、它的装饰都是为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主题,把这种纪念永恒的保存下去。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另一个杰出的创造就是剧场。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致力于自我分析,并当众把它表现出来的

8、民族,那就是希腊人。悲剧和喜剧是他们本性的最现实的和最伟大的表现,也是戏剧艺术的基础和最高成就。根据所遗留下来的希腊建筑,我们可以归纳出古希腊建筑的几大特点:第一特点是:平面构成为 1:1.618 或 1:2 的矩形,中央是厅堂,大殿,周围是柱子,可统称为环柱式建筑。这样的造型结构,使得古希腊建筑更具艺术感。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各建筑产生出丰富的光影效果和虚实变化,与其他封闭的建筑相比,阳光的照耀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加强了希腊建筑的雕刻艺术的特色。 第二特点是:柱式的定型。共有四种柱式:1. 多立亚柱式, 2. 爱奥尼克柱式,3. 科林斯式柱式,4. 女郎雕像柱式。这四种柱式是在人们的摸

9、索中慢慢形成的,后面的柱式总与前面柱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柱式的发展对古希腊建筑的结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后来的古罗马,欧洲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特点是:建筑的双面披坡屋顶形成了建筑前后的山花墙装饰的特定的手法。古希腊建筑中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等装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艺术。 第四特点是:由平民进步的艺术趣味而产生的崇尚人体美与数的和谐。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所以,古希腊建筑的比例与规范,其柱式的外在形体的风格完全一致,都以人为尺度,以人体美为其风格的根本依据,它们的造型可以说是人的风度、形态、容颜、举止

10、美的艺术显现,而它们的比例与规范,则可以说是人体比例、结构规律的形象体现。 第五特点是:建筑与装饰均雕刻化。希腊的建筑与希腊雕刻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旋涡,科林斯式柱式柱头上的由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女郎雕像柱式上神态自如的少女,各神庙山墙檐口上的浮雕,都是精美的雕刻艺术。由此可见,雕刻是古希腊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也正是因为雕刻,是希腊建筑显得更加神秘,高贵,完美和谐。古希腊的建筑,尤其是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对后来的古罗马建筑与 19 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复古主义建筑都有很大的影响。二、古罗

11、马的建筑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继承和发展了希腊建筑艺术。但是,与古希腊艺术通过崇拜神来肯定自我不同,古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崇拜现实的、世俗的人。古罗马建筑承袭了希腊建筑的柱式体系,尤其是科林斯式对罗马的影响很大,但罗马建筑在整体规划、建筑技术结构的复杂、用途的广泛、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希腊,形成了罗马风格的建筑。古罗马建筑在公元 13 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古罗马的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高潮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而拱券结构待以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混凝土。此外,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 5 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

12、柱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拱券柱式。大竞技场就是这些技术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是如此先进,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能在所有现代化体育场中看到它的身影,它将艺术性和科学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之无愧地成为“永恒之都”的不朽标志。古罗马的建筑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廷式住宅内廷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城防建筑、宗教圣地、娱乐场所、公共设施和纪念物。娱乐场所的杰出代表是科洛西姆演技场,它将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13、。科洛西姆竞技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雄伟高耸、规模宏大。它不仅可以同时让 3000对角斗士登场献技,而且观众席共有 30 多排,可容纳五万多名观众。二是坚固牢靠。二层以下尤巨型石柱和石墙构成,厚达 4 米以上,三层往上,全用水泥浇筑柱铸,表面贴上石板,拱顶部分用水泥和砖,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牢靠。三是设计合理,观众出入方便。剧场共有 80 个拱门,可使数万观众在很短时间内迅速退场。科洛西姆演技场是古罗马人将希腊建筑艺术和罗马自身的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极具特色的建筑,这座建筑体现出古罗马人运用希腊柱式体系的成熟,以及综合运用建筑技艺的水平。古罗马人在掌握运用希腊三大柱式风格的同时,又把古罗马建筑的艺术

14、推向新的高度,万神殿便是古罗马建筑的典范。与一般神殿只供奉一位或两三位神禘的情况不同,万神殿是供奉众神的神庙。万神殿在设计思想上有很大的创新,以往的罗马神庙建筑主要是围柱式建筑的变体,通常用假围柱式与单翼围柱式,而万神殿的设计则要求宽敞的内部空间应在一个纪念性神庙建筑的结构中发挥主要作用,万神殿的外型是一个大穹庐顶结构的圆形建筑物,外观上追求简明单纯,以求壮丽动人。在大穹庐下的神殿内部有着广阔的空间,它和整个建筑的造型和规模十分协调,在穹庐中央开有一个很大的圆形开口,不仅便于采光,而且使殿内的人随时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万神殿的结构严谨,比例得当、色调明朗,圆形建筑物上面有鼓状屋顶,分三层设计修

15、建,以解决建设物的重心问题。整个建筑充分发挥了水泥、砖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使高大宏伟的建筑物坚固、牢靠。通过遗留下来的古罗马建筑,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它的特点:第一、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拱券结构有血肉的联系。正是出色的拱券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罗马人大量继承了希腊的建筑遗产,但这些遗产都经过拱券技术的改造,改变了建筑的形制、形式及风格,保证罗马人不会成为简单的模仿者。第二、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它大

16、大促进古罗马拱券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约在公元前二世纪,火山灰就开始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了,到公元前一世纪,已经既用于建筑拱券,又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头或三角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大理石板。古罗马混凝土所用的活性材料是一种天然火山灰,它相当于当今的水泥,水化拌匀之后再凝固起来,耐压的强度很高。这种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的骨料,可以制成不同强度和容量的混凝土,以便用于不同的位置。浇注混凝土需要模板,拱券和穹顶木板做模板,墙体则用砖石做模板,而且事后并不拆掉,所以使得墙体很厚。第三、建筑体现时代烙印野蛮、血腥,骄奢淫逸。帝国时期,奴隶制度日益发达,大批自由小农破产,成为无业游民。但是

17、他们又是国家的公民或者是退伍的老兵,这个群体的意志对皇帝的废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任皇帝都对他们实行收买政策,以生活上的补贴和打发无聊的娱乐生活笼络他们。于是,公共浴场在罗马各处兴建起来,且规模越来越大,设施越来越丰富,内部装饰也十分华丽。地面和墙面都贴着大理石板,镶着马赛克,绘着壁画,壁龛里和靠墙的装饰性柱子上陈设着雕像。浴场的门票定价十分低廉,一个普通的公民可以买一张票,然后在浴场中消磨一整天。这样,游手好闲的人有了打发时光的好地方,他们在浴场里聚会、聊天、谈生意、做买卖,小商小贩在这里铺子挣钱,妓女们也在这里寻找目标。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描述一个罗马人的享乐生活道:“白天睡觉,夜晚以办

18、事,寻欢作乐消磨。怠惰是他的爱好,他以此成名。别人要以勤奋劳作才能达到的一切,他却以骄奢淫逸的欢乐来完成。 ”而公共浴场就是过这种日子的场所。公元六世纪,围攻罗马的哥特人破坏了输水管道,大型公共浴场从此废弃了。现在保存得比较好的卡拉卡拉浴场也已经是一座废墟,它中间的热水浴大厅完全坍塌了。在高高耸立的许多危墙残拱上,还能体验它当年的豪华气魄,还能感受到那种腐朽的生活气息烟雾缭绕,靡靡终日。古代罗马在建筑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是十分辉煌的,虽然一直有建筑师认为它太拥挤、太粗暴而且趣味低级。例如,柯布西耶就在他的走向新建筑中写道:“想起希腊人就觉得罗马人趣味低劣” 、 “古罗马总是在太窄的城圈里拥挤不堪

19、,拥挤的城市是不美的” 。但是,应当看到,古罗马建筑在古希腊建筑遗产上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他们对室内空间的重视和创造,以及他们对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尝试,这种精神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固然,它有它的局限和狭隘,或许还有些功利主义,但仍不失为建筑史上伟大的一章。三、两种建筑风格的比较作为罗马艺术上的精神始祖,比起罗马帝国那些恢弘壮大、充满冷静理智、富有扩张性的建筑,希腊城邦显得是那么优美诗意,注意内涵,甚至有一丝孩子气。而作为君权至上的大帝国,罗马城需要的是强悍的气魄,并且披上艺术与美的外衣,才能显现其气吞万里、雄霸天下的威严,大角斗场便代表了这种外显的炫耀和张扬。无论两者是孩子气还是强悍,仍有自己

20、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最杰出的建筑艺术都与神有关,而神庙的辉煌更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古罗马的建筑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 ,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 。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看台下,奴隶们带着黄金面具,穿着发着光泽的盔甲,用铁剑和盾

21、牌表演角斗和斗兽,与那些沙场上金戈铁马的将士不同,他们没有冲锋的豪情,仅有一线生存的幻想;看台上,那些衣冠楚楚的贵族将军们,喝着美酒,搂着美人,享受着人与人、人与兽血肉横飞地撕咬。他们的乐趣,还在于可以伸出大拇指赐予奴隶生还,或者大拇指朝下处决奴隶,人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一念之间竞技场的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相联系着,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是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那种“神圣感” 。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和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

22、自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 4 层的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利亚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亚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其结构作用了,它以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古希腊建筑中很难

23、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经济、实用,且完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在建造方面有意识地借鉴和继承了古希腊建筑造型的一般特点,特别是柱廊的使用,常常鲜明地表现出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的承继关系。例如,古罗马的万神庙,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带穹顶的巨大的混凝土圆桶,这种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而在它的入口处,又靠着一个典型的古希腊的柱廊,柱廊由

24、八根科林斯的柱式组成。它的上面则是一处三角形的山尖。整个建筑活脱脱地显示着古罗马建筑继承与创新的形象。综上所述: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建筑比较表现在:古希腊建筑充满了对神的崇拜,为人类留下了充满理想美的胜利女神庙;而古罗马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拜,为后人留下了古罗马斗兽场和凯旋门。在建筑风格上:古罗马建筑重于装饰,重于人的现实生活的体现,庄严、豪华是它的特色。建筑物内的雕塑:古希腊呈现的是被理想化得人体,多为女神像。而古罗马却重视现实中的人体,呈现最多的是英雄像。从理想步入现实,从对神的崇拜走向对英雄的崇拜和功名的追求,正是欧洲走向理性的标志。但不论是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还是古希腊建筑队欧洲建筑的影响,古

25、希腊罗马时期,确实是一个高峰。它们的美丽和秀雅,即使在完成的瞬间,就已是千古不朽的杰作,它们的生动和新鲜,甚至在今天看来,仍仿佛刚刚出自艺术家的斧凿,向后人展示着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灿烂历史和文化。注释: 地中海奇迹M.白献竞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221.西方文化史M.庄锡昌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罗马建筑特色赏析J.朱明聪悲情的古罗马M.苏梦薇编.北京:农村读物出版,2006.46.遗失的文明M.崔钟雷编.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119.参考文献: 地中海奇迹M.白献竞编.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西方文化史M.庄锡昌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罗马建筑特色赏析J.朱明聪悲情的古罗马M.苏梦薇编.北京:农村读物出版,2006.遗失的文明M.崔钟雷编.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失落的文明M.国家地理系列编委会编.北京:蓝天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