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了 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基础知识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以史带论理解原理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识图分析判断特征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
2、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民族复兴责 任 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唯物史观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体验适应环境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学习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
3、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2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 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学习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学习难点 :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
4、识。1.阅读教材 42 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 起了什么作用?2阅读教材 43 页内容,结合 44 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 ,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3阅读教材 45 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 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 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首先在广东的 、珠海 和福建的 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现在,对
5、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 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三、国有企业的改革1. 从 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 的改革。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体制,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三、思维比拼(1 )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发展了?(2)请你试着评价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四、巩固归纳: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玉清朝后期开放的通商口岸,在目的和作用方面有何不同?强国之路五、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 1980 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上海 广州 汕头 珠海 厦门A、 B、 C、 D、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
6、珠海 B 汕头 C 深圳 D 厦门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 )资金 先进科学技术 企业管理经验 思想意识形态A B C D4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 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 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 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 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5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农业 国有企业 建立特区A. B. C. D.6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 A厦门 B上海 C广州 D福州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 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8.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发区 内地A. B. C. D.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