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析新课改中几对不协调关系崔玉琼 1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改中存在的几对不协调关系,如:德育与升学率之间的不平衡;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不一致;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成绩评比的不协调;面向全体学生与大班额之间的矛盾;“乖学生”的培养与身心健康成长的对立。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改变旧思想、旧观念及辩证看待“分”和“率” ,在矛盾中寻求中间地带。关键词新课改 不协调关系 思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推进,它承载着我国教育的新希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深深寄托,因此,全国各界人士举目聚焦,无不在热切地期盼着中国教育灿烂春天的到来。一、前言相比以往历次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
2、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较之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广大教师,尤其是学生举双手赞成。因为课改,活泼可爱的学生可以重返纯真年代,学习有兴趣伴随,睿智有舞台展示,个性发展有广阔的空间。因为课改,教师这个职业也不再仅仅是个可以被任何人所能替代的教书匠,而是学生发展的帮助者与促进者。教师的工作也将随着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而变的丰富多彩,而教师自身将变得更加自主、自信、自尊和自豪。教育改革的成功将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变化与福祉,是当今社会任何一种改革望尘莫及的。但任何一次改革总会布满荆棘与坎坷,困惑与艰辛。课改在推进的过程中也不断涌现出来的一些新情况、
3、新问题、新矛盾,正制约着新课改的健康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二、新课改中几对不协调的关系(一)德育与升学率之间的不平衡“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这是当前中学教育的方针。课改将学生的德育列入学习日程,与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并驾其驽,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措。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这句话透射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反映了大众对“德”和“才”的认2识,培养德才兼备之士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然而我们高唱“把德育放在首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但真正放在首位的仍然是升学率,在升学指挥棒的导向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仍然
4、拥有最广阔的市场,德育充其量不过是摆在这个“市场”的入口,是个门面而已。“德育为首”实质上只是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形成了“高调低效”的现象 1。(二)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不一致高中新课程方案的亮点之一,是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设置选修模块突出了高中阶段学习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个亮点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一亮点不仅体现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上,在高考试卷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某省 2010 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就设置了两道选做题,每题 20 分,各源自选修一和选修三,既满足了各地区根据本地方的特色选材的自
5、由,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任意选做一题,可谓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不正是我们期盼的教育,社会需要的教育吗?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 家长、学校为了以防万一,都上上双保险,选修一和选修三都学习,以达到有备无患。但这样做的结果是:1.课时不够,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课标所要求的课程目标。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多动手、多动脑、多合作、多交流,通过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和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这必须有足够的课时做保证,原本就已捉襟见肘,很多一线教师抱怨目标与课时不协调,如今再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多加一门课程,课时哪里来,质量如何来保证?2学生
6、精力有限。面对高考,学生如负泰山,早已身心疲惫。参加过高考的同仁应该都不会忘记那段在痛苦中煎熬挣扎的刻骨铭心经历。如今又要在早已心力交瘁的基础上增加一本教材的内容,几门课算下来那会超出课标多少内容?所以,就出现了网上所评论的“课改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负担”。(三)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习成绩评比之间的不协调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新课程下的教育不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送进最好的大学,而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都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每个人的潜能,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群体,而且要关注个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
7、仅要关注他们3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 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合格的发展。然而,我国现行的考试方式及评价方式因循守旧,仍然是重知识,重考试,重成绩。上级部门对一个学校的评价主要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学校对老师的衡量和评价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自然老师也只能感叹“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无奈和心有余而力不足。(四)面向全体学生与大班额之间的矛盾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情境,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分小组合作探究,尊重每一个学生,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8、 3。这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我们走进教室看看情况怎么样?在一个四五十平米的空间里,除了三尺讲台和两条只能单人通过的过道,剩余的空间几乎被密密麻麻的课桌摆满,前排临讲台,后排挤后墙,左右贴墙壁,多则60 人以上,少则 50 人左右。班额过大,一方面不方便学生活动。学生每天在教室里要过近 8 个小时,如果班额小一些,教室宽敞一些的话,课间休息适当的在教室里活动活动(尤其是冬天因室外较冷,学生一般不喜欢室外活动) ,既可以缓解疲劳也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另一方面班额过大,不便于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尤为突出的是,大班额往往使教师仍然沿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再者教师精力有限、时间有限、
9、注意力有限。每位教师最少也要面对两个班级,100 多位学生,每个学生各具长短,以一对众,何以为之?当然我所指的是认真、用心的教学和对待每一位学生。(五)“乖学生”的培养与身心健康的成长之间的对立提到“乖学生”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一次课间活动,一个初二年级的男生和同伴在教室外玩耍,不小心把办公室的门撞开,跌进办公室,还没等小男孩站起来就被办公室里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顿时玩耍的那股高兴劲立即转变成低头、沉默的等待。我不知道他事后会怎么想,但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小男孩,我今后在学校里肯定不会尽情的玩耍,因为在心里已经烙下了一个印记,它将时刻提醒我校园里不能玩耍,学校里就没有“高兴”
10、 。为了培养所谓的“有纪律”的“乖学生”,课间和休息时间绝对不允许学生在教室或校园里玩耍,理由是 1、为了学生的安全负责;2、影响学校的形象。因此很多学生除了课间操和上厕所,基本整天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这些“乖学生” ,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中学生涯。那时自己也跟眼前的孩子差不多十四、五岁,上课了就学习,下课了就玩耍,就连课间也要打几下羽毛球或4乒乓球,有时老师也和我们一起玩,我对乒乓球的爱好也是那时形成的。只要你不违反正常的校规(不逃学、不迟到、不缺作业、不打架,上课认真听讲) ,学校就是你的第二个家,没有谁会干涉你的自由。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这几点也很容易。每个星期五晚上是学生们最高兴的时候
11、,一来不上晚自习,学校还专门请师傅来给我们放电影看,每次两部,第一部是教育类的,第二部是娱乐类的;二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可以回家见父母。每个学期学校还组织文艺晚会、运动会、辩论赛等活动,学生们可以各展其材,班级内部或班级间也会搞一些小活动,即便在面临中考的压力下,初三学生每周仍然有一节活动课,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总之不会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到沉闷、无趣。从减负到素质教育再到新课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可是现实呢?学生在学校里找不到一点点快乐,就连玩耍的高兴也荡然无存。他们还是孩子,正是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时候,也正是培养兴趣爱好、求异思维的良机,此时
12、以“乖学生”的模式来培养,难怪有老师抱怨一些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思维呆滞,课下不会玩耍,不会活动。心痛却爱莫能助。三、寻求中间地带从上述几个问题中不难发现,阻碍课改推进的拦路虎大多是考试所带来的“分” 、“率”和旧思想、就观念。(一)旧思想、旧观念的改变旧观念在广大人民意识中虽然已根深蒂固,转变观念绝非朝令夕改般容易,但是,我们应坚信,随着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绊脚石终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我们能做的则是在新旧演替过程中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加快演替速度,同时让人民大众循序渐进且顺理成章地过度到新思潮。如果我们想急功近利或走捷径,如以跳跃式的步伐或走极端的举措发展,结果只会因人
13、民的思想跟不上其发展而迷茫、困惑,最终阻碍新政的推行。(二)辩证看待“分”和“率”自从 1999 年开始重视素质教育,所有人都紧紧盯着“考试”这一罪魁祸首。因为考试,有了高分好学生,低分差学生之偏见;因为考试,老师也被分成三、六、九等;更因为考试,整个学校被一个升学率划分为名校和普通学校。可是,我们忘记了马克思告诉我们事物皆有两面性,利弊相依,福祸相存,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扬其利5而避其弊。 “考试”制度纵然弊端重重,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但它存在多年却未被取而代之,自然有它优越的一面。试想,在人情事故盘根错节的中国,除了考试制度,还有哪种方式能够相对公平公正的举材任贤。我们在否定其弊之时也应看到其利之处。总之,在我们没能找出更好的办法之前,长其善而救其失,利弊平衡,寻求其中间地带也许可不失为一个可行之法。参考文献1孟庆旭. 教育知行思辨录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29.2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53.3马德海, 张丽红. 生物裸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辫证关系及解决对策 J. 中学生物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