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析沈从文边城的双重意蕴“沈从文出生于苗汉杂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热爱。 ”施蛰存如是说。沈从文先生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类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对都市文化的腐朽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边城是沈从文的“牧歌”小说 以 湘 西 的 人 情 、 自 然 、 风 俗 为 背 景 , 旨 在 展 示 淳 朴的 人 性 和 理 想 人 生 情 态 ; 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 20 世纪 30 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
2、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小 说 叙 述 的 是 湘 西 小 镇 一 对 相 依 为 命 的 祖 孙 平 凡 宁 静 的 人 生 ,以 及 这 份 平 凡 宁 静 中 难 以 抹 去 的 寂 寞 和 “淡 淡 的 凄 凉 ”。 小 说 还 叙述 了 女 主 人 公 翠 翠 的 一 段 朦 胧 而 了 无 结 局 的 爱 情 , 但 爱 情 却 不 是 小说 所 要 表 现 的 全 部 。 边城描绘了一幅作者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风俗画。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正如沈从文所说:“
3、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一 、 沈 从 文 边 城 中 的 “赞 美 ”( 一 ) 湘 西 小 镇 的 自 然 风 景 美2我们首先就能够看到的是沈从文先生极力赞美的湘西小镇茶峒的优美的自然风光。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
4、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小说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宁静古朴的乡间景致:依山傍水的村庄、清澈见底的小溪,自由自在的游鱼,以及淳朴的乡下人。这让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大都会有似曾相识、如临其境的感觉。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 ”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
5、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不加浓涂艳沫。这样的美景,对于常年居住在大城市,见惯了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都市人来说,该是多么的心旷神怡!正如沈从文先生原文中所说“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3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一) 湘西小镇的风土人情美1、老船夫与孙女的祖孙情沈从文在文中通过描写老船夫对女儿、对外孙女的挚爱,极力塑造了老船夫这一生动的形象。 “女孩子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
6、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 ”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翠翠父母是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在一起的。翠翠母亲未婚先孕后,翠翠的父亲想携妻子私奔,逃走未遂后军人投水自尽了,而翠翠母亲惦记着腹中骨肉,不忍追随丈夫而去。可是在生下翠翠后,翠翠的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死亡。文中老船夫知道了女儿未婚先孕事情之后,怕伤害到女儿,对女儿“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件事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 ”后来,女儿生下孩子后随了丈夫而去,老船夫又毫不犹豫地担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重担,并在外孙女翠翠身上倾注了他全部的爱。细细品读文章,在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份爱:老
7、船夫与翠翠守着渡船相依为命、一起坐在大石头上看星星、一起在门前晒太阳,给外孙女讲故事。 。 。 。 。 。这是老船夫对翠翠的疼爱,而翠翠亦对爷爷有着深深的敬爱。 “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的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 ”祖孙两相依为命,孙女体恤老祖父,力所能及的帮助老祖父摆渡。端午节时候祖孙两入城失散了,翠4翠就一直等待着祖父回来找她, “河中划船的决了最后胜负后,城里军官已派人驾小船在潭中放了一群鸭子,祖父还不见来。 ”而翠翠恐怕祖父也正在什么地方等着她,因此带了黄狗各处人丛中挤着去找寻祖父,结果还是不得祖
8、父的踪迹。 “又不愿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 ”直到看船的人尽数散去,河面朦朦胧胧,翠翠还是在等着,她“总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是什么让她如此的笃信?是那份横于二人间炙热的亲情!“到了端午。祖父同翠翠在三天前业已预先约好,祖父守船,翠翠同黄狗过顺顺吊脚楼去看热闹。翠翠先不答应,后来答应了。 ”但过了一天,翠翠又反悔回来。这是为什么呢?老船夫明白孙女的意思,这是翠翠玩心与爱心相战争的结果。 “见祖父不再说话,翠翠就说:我走了,谁陪你?”爱玩的少女却也考虑到了祖父, “我走了,谁陪你?”简单的一句话就把自己的关切之意表现的淋漓尽致:孙女走了,看热闹
9、去了,就只剩下爷爷一个人守着船,没有了孙女的陪伴,一个人孤孤单单。2、天保与傩送的兄弟情如果说翠翠爷两的祖孙情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么天保与傩送间的兄弟情义亦是描述的形象生动。 “接着说的下去就是顺顺家大老如何在人家赞美翠翠,且如何托他来探听老船夫口气那么一件事。末了同老船夫来转述另一回会话的情形。 “我问他:大老,大老,你是说真话还是说笑话?他就说:你为我去探听探听那老的,我欢喜翠翠,想要翠翠,是真话! ”从旁人的口里我们可以看出大老天保是欢喜翠翠的,那么二老对于翠翠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你听岳云二老亲口说5吗?” “我听别人说的。还说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 ”“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
10、吗?” “那谁知道。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 ,只看各人心里爱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会不如碾坊!”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两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女子。天保下手快,当真央父亲顺顺请了媒人去向老船夫攀亲了,而说亲的事让二老知道了,傩送也让他哥哥知道了自己对翠翠的一番心事。二老想出了个主意,“就是两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岨去唱歌,莫让人知道是弟兄两个,两人轮流唱下去,谁得到回答,谁便继续用那张唱歌胜利的嘴唇,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 ”哥哥也应允了,又由于“大老不善于唱歌” ,因此“轮到大老时也仍然由二老代替。两人运气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这么办可说是极公平了。提议时,那大老还以为他自己不会唱,也不想请二老替
11、他作竹雀。但二老那种诗人性格,却使他很固持的要哥哥实行这个办法。 ”二老说必需这样作,一切才公平一点。 “这两弟兄昨晚上同时到碧溪岨去,为了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一定得让那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哥哥却因为明知不是敌手,更不能开口了。 ”然而真到了唱歌时候,兄弟两又谦让了起来,结果二老唱了,大老感觉自己没有了希望便驾船外出,一方面是想成全弟弟,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想逃避。可是后来,二老却再也没有来为翠翠唱歌了,究其原因,竟是大老驾船身死,二老觉得有愧于哥哥,再也不来争取心上人了。兄弟二人没有因为爱情而争得头破血流,反而处处为对方着想,这该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3、湘西小镇淳朴
12、的民风6除此之外,湘西的民风也是美的,沈先生在文中这样赞扬道:“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而湘西人民却不尽相同,这里民风淳朴,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人性味。(二) 青年男女间的爱情美1、傩送与翠翠之间爱情的朦胧美。傩送、翠翠的相识是以一个玩笑开始的,翠翠初遇傩送二老,就对二老有个难忘的印象。二老邀翠翠到他家去等爷爷,翠翠以为他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以为期侮了她,就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后来知道那是二老,想起先前骂人的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到家见着祖
13、父, “另一个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二人初相识,二人就结下了不解之缘,爱情的种子已经朦胧的再孕育了。两年后的端午节,祖父和翠翠到城里看龙船,从祖父与长年的谈话里,听明白二老是在下游六百里外青浪滩过的端午。翠翠和祖父在回家的路上走着,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的这一问,说明翠翠的心此时正在飞向谁边。二老过渡,到翠翠家中做客。二老想走了,翠翠拉船。 “翠翠斜睨了客人一眼,见客人正盯着她,便把脸背过去,抿着嘴儿,很自负的拉着那条横缆” “自负”二字极好。翠翠听到两个女人说闲话,说及王团总要和顺顺打亲家,陪嫁是一座碾坊,又说二老不要碾坊,还
14、说二老欢喜一个撑渡船的翠翠心想:碾坊陪嫁,稀奇事情咧。7这些闲话使翠翠不得不接触到实际问题。但是翠翠还是在梦里,她还不清楚字心里的情愫。傩送二老按照老船工所指出的“马路” ,夜里去为翠翠唱歌。 “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可以说,傩送的歌声是悦耳动听的,听的翠翠的心也开始萌动。所谓爱情美,要的就是那份莫名的情愫,那些朦胧的暧昧,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令人脸红心跳的悸动。2、傩送与天保队追求爱情的精神美这是翠翠对爱情朦胧的感觉,而傩送兄弟对爱情则是勇敢的展开了他们的追求与争取。 “前几天顺顺家天保
15、大老过溪时,同祖父谈话,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第一句话就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 ”大老直接就是对老船夫阐明了他对翠翠的好感;紧接着央父亲带了媒人直接去说亲了。之后,在觉得赢得爱情无望时又果断抽身,默然离开。所谓拿得起,放得下说的就是天保这样的汉子吧,尽管他的放下也许带着点落寞与无奈。他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现出浓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败的落寞。相比大老,二老傩送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初识翠翠时闹了个不愉快,之后朦胧的爱意
16、悄然在心底滋生了。二老过渡时候,歇息在翠翠家中,很自然的和老船夫说道:“伯伯,你翠翠象个大人了,长得很好看!”然后又邀请翠翠祖孙两去看划船,并且让8翠翠“坐到顺顺家当中窗口前的那块好地方” 。这当中,傩送对翠翠示好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之后又碧溪岨去唱歌,希望赢得翠翠的芳心。大老二老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体现了爱情美的真谛。爱她,就去追求她。二、边城中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一)人性的“阴暗面”封建与隔膜诸如此类的美好不再叙说,那么边城种花沈从文先生流露出来的那淡淡的忧伤又在文中哪里得到了体现呢?首先是体现在了人性的“阴暗面”隔膜与封建。在小说中最能充分体现的是老船夫对翠翠的爱,他希望翠翠有一个如意
17、的归宿,能够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我终究有一天会死去的,翠翠怎么办呢?”这样的念头在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身上,是如此自然而然的产生并加深,于是为翠翠找寻爱的归宿成为这位坚强老人一块心病。老船夫慢慢知道了孙女的心思,却误以为大老应该是翠翠的爱,于是出谋献策,让大老走“车路” ,这都使心有所属的翠翠心中多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愁苦,好心办了坏事。而当老船夫真正了解孙女的爱在二老身上时,大老却翻船身亡,遇难原因之一似乎落在老船夫身上,一切的误解使小说矛盾加剧加深。二老依然恋着翠翠,翠翠也喜欢二老,但老船夫看到二老及其父顺顺的“冷淡” ,误以为二老无意于翠翠,加上中寨人的戏言,顺顺的怨言与冷遇被老船夫信以为真
18、,那么翠翠的爱既然在老船夫看来已经无法实现,自己千方百计的掇合也就徒然无用。当这位善良的老人无法让自己心爱的孙女如愿,他怕翠翠的自尊受到伤害,独自忍气吞声,悲剧9的发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说翠翠爱情的悲剧除她自身性格外,老船夫也成了一个“帮凶” 。就是因为他与孙女之间的隔膜,他年级大了,不了解年轻的孙女心里所想,便自作主张了。诚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而翠翠与爷爷之间也缺乏了沟通,是少女的羞涩使得她羞于对祖父开口诉说心事,于是乎二人间产生了隔膜。人性“阴暗面”的另一个体现是封建与迷信。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 , “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处于待开
19、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一些他们无法解释的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由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翠翠,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她的羞涩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但却是中国几千年道德、文化在一个女人血液里的沉淀。那份深深刻在女性血脉中而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体质。面对自己心仪的傩送,翠翠几番强词斗嘴
20、,几番低头躲避,不敢正视自己的爱人。假使她有追求爱情的勇气,也不会落得一个冷清清等待的结局。(二)不确定的结尾很多读者钟情于边城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相对于边城近十万字的主体10篇幅来说,这简简单单十七个字的结尾使小说就如同正在急速奔跑中的骏马被突然勒住了缰绳,戛然而止又令人回味无穷。结尾的“这个人”指的是小说的男主人公傩送,作者在结尾处赋予了他和女主人公翠翠之间的爱情以不可预设的未来,为此有了一个可能“回来”与“不回来”的模糊性结尾。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这样不确定的结局,对于女主人公翠翠来说是很悲伤的。按照剧
21、情的发展,二老应该是不会回来的。因为他早已认定大老是翠翠的爷爷间接害死的。尽管他曾经宁可不要碾坊而要渡船。如果二老不回来,那这个故事就变成十足的悲剧了。翠翠她妈妈至少和军官还有过一段爱情,翠翠呢?爷爷死后,陪伴她的就只有杨马兵和那条大黄狗了。等到海枯石烂,或许那个人不可能回来;流浪到沧海桑田,或许那心结也不可能打开。那痛一寸一寸地,蚀心刻骨。但是如果傩送回来了呢?那他就一定能放下过去和翠翠在一起吗?总而言之,翠翠的悲剧是忧伤的,充满着哀愁。沈从文先生如此设计翠翠的结局,本身是流露出淡淡的哀伤的。沈从文先生用近乎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如行云流水般浪漫气息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傩送两人都深爱着对方,他
22、们没有还是什么的豪言壮语,也没用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铜臭味的裙带交易,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是美好的。湘西的风景、人情也都是美丽的、美好的。但是在这份美丽的背后,我们往往还能够感到浓浓的哀愁。湘西人民在“自然” 、 “认识”面前不能把我自己的命运,造成了悲伤的结局。 边城让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的11流动,就像翠翠唱的那首歌,微笑里藏着哀痛,快乐里夹着忧郁。非常柔和,又不知不觉得漫着一丝凄凉。这座边城,是翠翠心灵的归宿,她一直留在溪边,面对着时间,也背对着时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有一座边城,它既是我们的枷锁,也是我们的归宿。参考资料及文献:1、 边城沈从文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5 月出版。2、 又读边城 汪曾祺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3、 “隐伏的悲痛”边城内蕴新探 名作欣赏2000 年 4 期4、 浅谈边城里的封建性胡婷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 美丽与哀愁沈从文的双重意蕴名作欣赏2005 年 22 期6、 模糊结尾与两难心境的隐秘关联结尾之新探名作欣赏2009 年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