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尤三姐的个性特征摘 要 红楼女儿尤三姐,是一个出 类拔萃的奇女子。其个性特征可用三个字概括:识、烈、情。一、识,她识见不凡,对婚姻观具有超前意识。二、烈,她性烈如火,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不顾一切地追求婚姻自由。三、情,她 钟情于柳湘莲,以 为他是可以寄托终身的男人。可是,这个“冷郎君 ”辜负了她的一片痴情。为了爱情理想,尤三姐毅然拔剑自刎。她的死是对封建社会“以礼杀人” 的抗议,曹雪芹热情地歌颂了尤三姐的壮烈殉情。 关键词 平民女儿;典型;个性特征;识;烈;情;女中丈夫 红楼梦中有三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一个是迎春的丫环司棋,后被逐出贾府自尽身亡;一个是林黛玉,后因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含恨
2、而死;还有一个就是尤三姐, 红楼梦中关于尤三姐的描写很少,只有第六十三、六十五和六十六回,但仅仅这三回,曹雪芹就给我们刻画出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美好女子形象,她美丽、泼辣、刚烈、有远见,特别是在对待自己婚姻的问题上,她一反中国封建时代女子的传统作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高举婚姻自主的大旗,虽然后来她没有和自己所爱的男子结合,但是她却在红楼梦里面吟唱了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恋歌,令人久久不能释怀。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人们不难发现,作品中女主人公为情而生,为情而死者真是数不胜数。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的扉页上题了这样一首诗:“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
3、至纯,为什么有惨痛从中飞迸?”金元之际的诗人元好问也曾发出浩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啊,为什么爱情会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这是因为,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的整个生命。一旦她在爱情方面受阻、走投无路的时候,她就会像一道光焰被一阵可怕的感情风暴吹灭掉。 红楼女儿为情而丧生者也大有人在,她们之中使我最受震撼的,是尤三姐的壮烈殉情。尤三姐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奇女子,美丽、敏慧,知人论世,识见不凡。她的婚姻观具有超前意识,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不顾一切地追求自主婚姻。她把希望寄托于柳湘莲,谁知湘莲却是个“冷郎君” ,辜负了她的一片痴情。为了自己的爱情理想,尤三姐毅然拔剑自刎。其命可亡其志不可夺,
4、这种崇尚爱情的精神将她刚烈豪侠的性格表现得如闻如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她以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以“情”抗理的豪壮凯歌。我们感谢曹雪芹他在红楼梦这部小说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昂首天外、俯瞰古今的叛逆女性的英雄形象。 恩格斯在谈到作家应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曾经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说的,是一个这个 ”。尤三姐是封建社会里平民女儿的典型,她的个性特征可用三个字加以概括,即识、烈、情。兹详析如后:一、识,指才识、见识、胆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眼光” 1.自知 人最难认清的其实是自己,谚云:“人贵自知之明” 。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充满自信和智慧的
5、力量。 尤三姐自尊自重,自处很高,认识到自己在人格上比贾珍之流高得多。她说自己是“金玉一般的人” ,而贾珍、贾琏不过是“现世宝” ,要被他们“玷污了去,也算无能。 ”这就使她在精神上处于优越的地位,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贾珍、贾琏这般蛆虫一样卑污的小东西。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是人们赖以自立的强大的内在力量。尤三姐懂得做人要自立自强,不能任人摆布,要争取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尤三姐自重自强,又顾影自怜:“ 向来人家看咱娘儿们微息,不知都安着什么心?”她意识到自己出身微贱,又寄人篱下的险恶处境,要想顶住贾珍,贾琏这般淫恶势力的进攻,就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同他们斗争。你不狠过他们,就保不住自己。沧海横
6、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尤三姐胜利了。通过斗争,她取得了自主择夫的权利。 2.知人 尤三姐知宝玉,识湘莲,独具慧眼。三姐“冷眼看去” ,宝玉尊重女性,对这一弱势群体呵护有加。 “只不大合外人的式”却与自己意气相投。 “人之相交,贵在知心” ,她和宝玉都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追求自由,率性而为,不受礼教约束,以清高自许。这就是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吧。对湘莲,三姐惺惺相识。对他的侠义寄予无限期待,渴望他将自己救出樊笼,梦想与他纵然浪迹天涯,也胜做笼中之鸟。惜哉,湘莲有眼无珠,不识“和璧” ,如此痴情女子,虽走近身旁,终于失之交臂。湘莲痛失知己,顿悟人生,挥剑削发,遁入空门。三姐曾经视他为知己,如今
7、总算有了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最终还不失为三姐的千古知音。三姐地下有知,也可以释怀而无悔了。3.知世 尤三姐颇有见识,既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有较深刻的认识,又对男性中心社会中妇女的命运有较清醒的认识。 不像尤二姐贪图富贵,以为嫁给贾琏作妾,就有了人生归宿,就可以安身立命了。面对贾琏之流的诡计,尤三姐痛斥道:“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我们姐妹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她看透了贾府老、少爷们玩弄女性的卑鄙无耻和虚伪,洞悉其奸;她不愿当玩物,不愿受他们的摆布。她追求自由和真爱。心目中已有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那么
8、,她的意中人究竟是谁呢?贾琏以为,尤三姐一定是看上贾宝玉了;尤三姐却轻蔑地碎了一口,说道:“难道除了你家,天下就没有好男人了不成!”她蔑视权贵,什么金钱权势,功名利禄,在她眼里都视同粪土。原来,她宁可爱上虽则贫穷 但颇有才情的柳湘莲,而绝不稀罕贾府中的酒囊饭袋。二、烈,指强烈,猛烈,刚正不阿,勇敢而有气节 1.激烈 意指动作、言论剧烈;也可指人的性情,情怀激奋。红楼梦中尤氏二姐妹的出场在第六十三回中,由宁国府中贾珍之父贾敬之死而引出,贾敬死后,贾珍因忙于丧事,家中无人料理,故家人将尤氏的继母和其二个妹妹接来家中料理家务,这二个妹妹即为尤二姐和尤三姐,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出场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
9、,对于青年女子多极力宣扬其美,如林黛玉、薛宝琴等。但尤氏二姐妹却由贾珍之子贾蓉之调戏引出,宁国府中的贾珍和贾蓉父子俩,完全是一对衣冠禽兽,在这一回中,尤二姐和贾蓉之对话,诸如:“好蓉小子,我过两日不骂你几句,你就过不得了!越发连个体统都没了” “谁家没风流事,别叫我说出来,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利害,可琏二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婶子那样刚强,瑞大叔还想她的帐!那一件瞒得了我!”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品评尤二姐的品行,从辈份上讲,其是贾蓉之姨娘,但她却和自己的侄子打情骂俏,从其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和贾蓉之父贾珍也有私情,这样的女子未免太过于轻浮,算不上一个好女子,对于尤三姐,这一回着墨太少,只是在贾蓉
10、和尤二姐调笑之际“沉了脸,下炕进里间屋里,叫醒尤老娘”一句动作描写,曹雪芹安排尤三姐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场,显然有其明显的用意,这样的场合毕竟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这一个女子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不能称之为美好,当然三言二语我们尚看不出其特点,但我们会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认为其姐如此,其妹也不过如此而已。尤三姐性情激烈,不守闺范,任性而行,置封建礼教于不顾。什么“三从四德” 、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一概不在话下。六十五回写道:“尢三姐天生脾气不堪,仗着自己风流标致,偏要打扮的出色,另式另样,做出许多万人不及的风流体态。 ”她不仅打扮时髦、性感,思想观念也超前、激进。 她追求自由恋爱,主张自主择婚。她认为
11、:“终身大事,一生一死,非同儿戏” ;“要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她直言不讳,大胆宣称:“这如今要办正事,不是我女儿家没羞耻,必得拣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她。 ”这种在当时看来“没羞耻”的激烈言辞,惊世骇俗,却使人耳目一新。 尤三姐的择偶标准不是以金钱、权势,相貌优劣为前提,而是强调情投意合,以爱情作为婚姻的基础。这种爱情观、婚姻观打破了沿袭千百年来戏曲小说中才子配佳人的陈词滥调,不仅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而且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失去其进步意义。2.刚烈 意为刚强有气节,如禀性刚烈。 尤三姐性格火焰般刚烈,刀斧般的决断。她不畏强暴,敢于反
12、抗。她决不受骗,不当被人玩乐的粉头。不像尤二姐那样既被公子哥儿所玩弄,又成为他们另寻新欢的祭品。贾琏偷娶尤二姐后,企图撮合三姐和贾珍。尤三姐识破了珍、琏二人狼狈为奸的阴谋,就指着贾琏愤然斥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来的锣儿敲不得。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看她是几个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将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尤三姐义正辞严,豪气冲天,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态。作者将她的豪侠义勇的气概表现得栩栩如生!尤三姐
13、乘胜追击,要跟贾琏赌酒,酒桌上一场龙争虎斗,把尤三姐性格刚烈的一面展示得更加光彩夺目。“喝酒怕什么,咱们就喝!”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说:“我和你哥哥已经吃过了,咱们来亲香亲香。 ”好个尤三姐!虽是女孩儿家,却有几分男子汉的强悍、霸气,又有几分玩世不恭的样子,任情由性,把贾琏之流玩弄于股掌之间。这是一朵火红的野玫瑰,浑身长满了尖尖的刺儿,热烈得令人目眩,可远观,不可亵玩。3.壮烈 指勇敢有气节;也指雄壮激烈.在贾府那样一个淫乱的环境里,把人推入污泥或火坑,逼良为娼,是司空见惯的。二尤这两个“外来妹” ,也在劫难逃。可是,尤三姐偏不信邪,内心里燃起了反
14、抗的烈火,她豁出去了。“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难道女人就只能忍辱偷生吗?“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尤三姐以特有的那种泼辣酣畅的女性进攻方式,在男女关系上,向来的男子中心主义在她那儿翻了个。 “她那淫态风情,反将二人(贾珍贾琏)禁住。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了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 ”尤三姐的行为近乎癫狂,以嘻笑怒骂作孤注一掷,捉弄嘲戏曾经伤害过她的贾珍兄弟,借以发泄内心的积忿,表达她被迫失身之痛,于雄壮之中透露出一股英雄的悲凉情怀。 尤三姐用“取乐作贱男人”来反抗自己被取乐,所谓“竟真是她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她”
15、。一个女性恰恰是以淫作为自己向对手开战的武器,反抗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屈辱,却要用屈辱的手段,这是在当时那个社会条件下,尤三姐所仅能做的, 也只有她才能做得出来,这真是一幕真正的壮烈悲剧!她虽然看似取得了与贾珍、贾琏之流抗争的胜利,但并没有跳出封建淫恶势力的包围圈。为了争自由,求真爱,活得有尊严,尤三姐拼命挣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可是,到头来,却依然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最终,还是没有逃脱以壮烈殉情的悲剧结局。三、情,指男女之间相悦相爱之情1.痴情指痴心的爱情。 爱情是神奇的,不知不觉之间,它会突如其来地叩动你的心扉。待字闺中的尤三姐就是这样被爱神叩开了心扉。原来,五年前给老娘做生日拜寿,老娘家请
16、了戏班,内中有个英武小生,名叫柳湘莲。他唱念做打,表演十分精彩。尤三姐慧眼识英雄,一下便相中了他。自那次邂逅之后,一直珍藏胸中,时过五年,仍不忘情。尤三姐决意非他不嫁,她对爱情诚挚、执著而又专一。她发下毒誓:“这人一年不来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此人死了再不来,他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 ”这是何等浓烈的情感,又是何等痴迷的追求! 尤三姐一旦相爱,就爱得一往情深,海枯石烂,生死相许。 2.耻情 是说三姐以淫为耻。尤三姐出身寒微,寄食宁府,误落陷坑。她不甘被侮辱被蹂躏的地位,决心自拔,挺立起来,她希望自己向传统社会回归。知妹莫如姐,尤二姐熟知她的脾性, “三妹子从不会朝更暮
17、改的。他说了改悔,必是改悔的” 。 自她以身相许柳郎后,判若两人。从此“改过守分” ,重塑自我。她以玉簪为誓,此后“真个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知耻为勇,她说到做到, “她小妹果然是个斩钉截铁的人,每日侍奉母姊之余,只安分守己,随分过活。 ”春秋时晋人士会说得好:“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殉情 为爱情而死谓之殉情。尤三姐的死也死得轰轰烈烈,她最终是自尽在自己亲爱的人面前,在柳湘莲索要定礼时,她将“鸳鸯剑”摘下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后,从房中出来便说:“你们也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给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
18、扶!”自己痴情等待五年的男子,到头来误听他人之言,将自己看作了淫荡之人,人生对于她来说已没有什么意义,她选择了死,就算死,她也不想死得悄无声息,她要死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她要让自己所爱的人看一看,究竟自己是怎样的一种人,尤三姐死了之后,文中还有一情节,写她一手捧着“鸳鸯剑” ,一手捧着一卷册子,来向湘莲哭诉的情节,这个刚烈的女子,在面对贾珍、贾琏这两个无耻之徒时她没有哭,而面对自己所爱的男子,她尽情的哭诉:“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 ,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仙姑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相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这个至情女子,言语确实不能述尽其情,错过
19、了这样一个女子的柳湘莲,最终只能是追悔莫及,遁入空门了。到明清时期,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仍然像一把利剑悬在妇女头上。在那“万恶淫为首”的黑暗社会里,只要“有了一个淫字,凭她有甚好处也不算了” 。 尤三姐,她长得很美, “是个古今绝色” 。她追求自由恋爱,向往美好的明天。可是,她失过足,尽管是被迫的,但有了一个“淫”字,就被打入“另册” ,无法立足于传统社会。尤三姐既不见容于社会,也不被自己的情人所谅解。侠义的柳湘莲可以于盗贼中援救昔日冤家薛大公子,却不肯出手救援尤三姐脱离风尘。她满怀深情地把希望的翅膀寄托在柳郎身上,可是等来的却是一副立逼退婚的无情嘴脸。当认识到她的一片痴情终被辜负之后
20、,她毫不迟疑地拔出剑来,宝剑照丹心,热血见真情,她横锋当颈,神态自若,竟如一个义无反顾的壮士!尤三姐的死是悲壮的,它激起人们的悲愤与崇敬!曹雪芹热情地歌颂了尤三姐向往自由的壮烈殉情。四、结语 红楼梦中的尤三姐,虽然身份比较卑微,但确实也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一个另类的、美好女子的形象,尤三姐以独特的性格、独特的精神面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艺术形象写出人的性格,而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复杂物的统一” 。曹雪芹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反对人物描写的绝对化、公式化,人的性格包含了很多侧面,好人不见得十全十美,坏人也不一定是无恶不作,曹雪芹笔下的人物,绝不会违反真实,他写的“几个异样女子
21、”之所以取得永恒的魅力,就在于这些形象包孕着矛盾的多侧面的复杂的性格。所以鲁迅先生在论红楼梦时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以说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于敢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曹雪芹的努力,使中国古典小说突破了塑造人物性格时的类型化和绝对化,也证明国内外学术界,曾经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古典小说不善于描写人物性格,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都是类型化、绝对化的人物性格的这种看法是主观的、片面的、不符合事实的尤三姐在那“除了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的污浊环境中,却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抗争的勇气,不畏权势,敢
22、为天下先。为争自由,为追求纯真的爱情,从贫穷、孤弱、被侮辱被损害的境地中奋然崛起。她坚决、果断,临死不屈。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尤三姐以她的生命向冷酷虚伪的礼教作了最后的一搏。这是高贵的一搏,也是伟大的一搏!尤三姐这个人物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她植根于现实,又比实际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典型。她不是高不可攀的英雄,不过是一个底层弱女子;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敢怒敢骂敢爱敢恨的女中丈夫。她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又以其耀眼的光芒划破了漆黑的夜空。 参考文献 1 歌 德.少年维特的烦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 喻怀澄.历代名著欣赏辞典M.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594. 3 杜宗义,张晨辉.新编 中外名言大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11. 4 安宝英,高旭良.文学概 论 150 题M.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 1989:25. 5 曹雪芹,高 鹗.红楼梦 M.长沙:岳麓书社, 1987: 6 曹雪芹,高 鹗.红楼梦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851.7 刘忠信,王平伟.人生格言大全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06. 8 李一华,吕德申.汉语成语辞典 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7:730. 9 杜贵晨,何红梅.红楼女性M.北京:中华书局, 200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