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9课《春》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48058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春》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9课《春》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9课《春》第1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春节次 第 1 课时 备课人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知识与技能 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 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教 学 重、难 点 体会用词准确、生动,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教 学 过 程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喷薄而出的红日,那姿态万千的彩云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而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你们都已经历过十多个春天了,

2、能否用一句饱含情感的语言说说你对春天的深刻感受?小结:感受真够深刻。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他写的一篇课文春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欧游杂记 、 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 、 春 、 荷塘月色 、 背影等。三、预习课文1、字音: 黄晕(yn) 酝酿(ynling) 蓑笠(sul) 嘹亮(lio)应和(h) 烘托 (hng) 宛转(zhun) 欣欣然(xn)2、多音字: 涨:水涨起来了(zhng) ,涨红了脸(zhng

3、) ;和:和面(hu) ,应和(h) ,晕:黄晕(yn) ,晕头转向(yn) ;散:散在草丛里(sn) ,散会(sn)薄:薄烟(bo) ,薄荷(b) ,薄酒一杯(b)3、字词理解:见课件。四、朗读课文1、朗读要求:朗读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2、朗读示例:听配乐朗读。 3、学生朗读、齐读。五、整体感知1、出示第一组尝试题,学生初读课文后回答问题,理清思路。1、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春天的?明确:本文是按照盼春、画春、赞春的顺序描写春天的。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本文可以分为三部

4、分:第一部分(1 段) 盼春;第二部分(2-7 段)画春;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8-10)赞春。六、学习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明确:急切,喜悦。 “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 1 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明确:两个“着” ,两个“了” ,给我们 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3、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反复,拟人。七、课堂小结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更美好、未来才更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我们要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八、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以活泼,欢乐,给人以美好希望的语气来读。板书计划写景散文特点 学 法盼春(1 段)春草图 (3 段) 特征突出 诵 读春花图 (4 段) 顺序明晰 品 味画春(2-7 段) 春风图 (5 段) 语言优美 感 悟春雨图 (6 段) 情景交融迎春图 (7 段)赞春(8-10 段)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