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凶I XUEYUAN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友成安徽省凤台县古店乡芹沟小学 20“1 5年第22期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为学生拓展数学思维搭建平台、创设条件,对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例题的创设和引导,强化学生的思 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从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积极性、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深刻性六个方面 加以论述。 【关键词】思维广阔性 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9202 思维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它以感知所获得的信息 为基础,再利用已
2、学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 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推理和判断,使 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即 为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心理学研究表 明,人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开发的,人的思维发 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学校教育无论是教会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还是“学会合 作”,只有教会“学会思维”才是最主要、最重要和最 核心的。 爱迪生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 生活中最大了乐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 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加强基础 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 级教学的始终。”学习数
3、学离不开数学思维,可以说数学 的本质特性就是思维。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逐 步对其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要紧密联系,以培养 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要紧密联系,为新授内容做好 充分和必要的知识与思路的孕伏。只有这样,学生才具 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才可能参与教 学活动,才能在参与中发展自己的思维。例如在教学长 方形的周长时,在教学新课之前,首先要复习长方形的 特征及周长的含义,在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特征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为新授内容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4、,使两方 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整体认识,以培养 一92一 学生思维的整体陛。 二教学过程要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培养 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通过学生动脑、动 手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尽量放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 周长计算”一节时,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长方形的特征 及周长的含义后,对于例题“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 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教学,我在出示 例题后,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看谁能试算出长方形的周 长,并且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这样,就不仅调动了学生 思维的积极性,而且给了学生思维训练和表现的机会, 同学们
5、跃跃欲试,个个都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之中。 结果每个同学都最少想出了两个方法,多的有四五 种,同时还让同学说出每种方法的道理及想法,显示其 思维过程。最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最 简单的方法;这样放手让学生灵活了思维,使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不仅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知识,而且发 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抓整体,重细节,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要求学生的思路要开阔,看问题要全 面,即能抓住事物的整体、全貌,又不忽视主要细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开阔学生的思维训练,否则学 生在解题时会出现思路狭窄等现象。例如:教学分数应 用题,我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两根同样长的绳
6、子,第 一根用去了23,第二根用去了23米,两根绳子剩下的 长度( )? 学园l XUEYUAN (1)第一根长;(2)第二根长;(3)两根一样长; (4)无法判断。 开始许多学生认为选(2),原因是不管绳子2米,3 米或者更长的米数,算下来都是第二根,这时我就启发 学生:你们假设的绳子都是大于1米的,有没有其他情 况呢?这时,同学们都动脑筋开始演算,很快得出结论: 当绳子大于1米时,应选(2),当绳子等于1米时,应 选(3),当绳子大于23米,小于1米时,应选(1), 由于题目中绳子是不确定的,所以应选(4)。 通过这道题的讨论,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也使他们受到了看问题要全面的思想熏
7、陶。 四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项思维,培 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优秀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 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教 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沿着各种不同的角 度、方向,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多向思维,这样就能 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例如:比较57和79的大小。这道题可以训练学生 从多种角度进行思维,除了通分、化成小数比较等方法 外,还可以采取如下思路:(1)作商比较:5779= 4549,45490,所以7957。(3)求倒数比较: 57的倒数为75,79的倒数为97,因为7597,所 以5729,所以5779。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小学
8、生全面掌握计 算方法和技能,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的灵活性也 相应地得到了培养。 五练习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著名创新专家郎加明说:“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 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在平常的练 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启发学生多角 度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发展所学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例如:在练习“一天,某班统计学生到校情况,第 一次统计缺席人数占出席人数的117,后来又来了一名 学生,这时缺席人数占出席人数的126,全班共有学生 多少人?”这一道题两次出席人数不同,单位“1”不统 一,给解题带来了困难。我启发学生换一个角度考虑, 2
9、015年第22期 若把全班人数这个不变量看做单位“1”,结果学生便得 出:第一次统计,缺席人数占总人数的1(17+1)。第 二次统计,缺席人数占总人数的1(26+1)。则后来又 来的一位学生占总人数的(118127),所以,全班学 生总数为:1(118127)=54(人)。 六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复习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于“理”与“清”。在复习 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展 示教学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领悟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的。例如,计算:1+11= 009、2+11=018、3+1l=027、4+11=036。可以概括 出:除数不变,
10、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也扩到相同的倍 数。因此,不用计算,就可以直接写出下面各个除法的 商:511=O45、611=054、711=063、8+11=O72、 9+11=081。 总之,思维是数学的灵魂。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与培养逻辑思维,能够提高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 学的全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 能力,教师必须利用每个教学环节,有意识地对学生进 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促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还应注意经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 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美尼尔布朗学会提问(吴礼敬译)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李冬胜数学思维方法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l0 3沈文选数学思想领悟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8 4王向东主编思维训练M上海l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5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M广州:广东教 育出版集团,2009 6徐态春注意发挥“思维共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 责任编辑:林劲 一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