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抛物线上存在性问题的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二次函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能从数和形的角度探究抛物线上图形的若干综合问题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抛物线上的图形的特性,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基本的数学问题难点:根据题意找出能使四边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平行四边形与抛物线1、 (2012 钦州)如图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的坐标分别为(4,0) 、 (0,3) ,抛物线 y= x2+bx+c 经过点 B,且对称轴是直线 x=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将图甲中ABO 沿 x
2、 轴向左平移到DCE(如图乙) ,当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时,请说明点 C 和点 D 都在该抛物线上;(3)在(2)中,若点 M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 M 不与点 C、D 重合) ,经过点 M作 MNy 轴交直线 CD 于 N,设点 M 的横坐标为 t,MN 的长度为 l,求 l 与 t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当 t 为何值时,以 M、N、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参考公式:抛物线 y=ax2+bx+c(a0)的顶点坐标为( , ) ,对称轴是直线 x= )1、解:(1)由于抛物线 y= x2+bx+c 与 y 轴交于点 B(0 ,4) ,则 c=4;抛物线的对称轴 x=
3、= ,b=5a=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y= x2+ x+4(2)A (4,0) 、B(3,0)OA=4,OB =3,AB = =5;若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则 BC=AD=AB=5,C( 5,3) 、D(1,0) 将 C(5,3)代入 y= x2+ x+4 中,得: (5) 2+ ( 5)+4=3,所以点 C 在抛物线上;同理可证:点 D 也在抛物线上(3)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y=kx+b,依题意,有:,解得 直线 CD:y= x 由于 MNy 轴,设 M(t, t2+ t+4) ,则 N(t , t ) ;t 5 或 t1 时,l=MN= ( t2+ t+4)( t )= t2+
4、t+ ;5t1 时,l=MN= ( t )( t2+ t+4)= t2 t ;若以 M、N、C、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于 MNCE,则 MN=CE=3,则有:t2+ t+ =3,解得:t= 32 ;二、梯形与抛物线1、已知,在 RtOAB 中,OAB=90,BOA=30,AB =2若以 O 为坐标原点,OA 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点 B 在第一象限内将 RtOAB 沿 OB 折叠后,点 A 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 C 处(1)求点 C 的坐标;(2)若抛物线 y=ax2+bx(a0 )经过 C、A 两点,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上述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OB
5、 交于点 D,点 P 为线段 DB 上一动点,过 P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 M,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P,使得四边形 CDPM 为等腰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解:(1)过点 C 作 CHx 轴,垂足为 H;在 RtOAB 中, OAB=90,BOA=30,AB=2,OB=4,OA =2 ;由折叠的性质知:COB=30,OC=AO =2 ,COH=60,OH= ,CH=3;C 点坐标为( ,3) (2)抛物线 y=ax2+bx(a0)经过 C( ,3) 、A(2 ,0)两点, ,解得 ;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 2+2 x(3)存在因为
6、y=x2+2 x 的顶点坐标为( ,3) ,即为点 C,MP x 轴,垂足为 N,设 PN=t;因为BOA=30,所以 ON= t,P( t,t) ;作 PQCD,垂足为 Q,ME CD,垂足为 E;把 x= t 代入 y=x2+2 x,得 y=3t2+6t,M( t,3t 2+6t) ,E( ,3t 2+6t) ,同理:Q( ,t) ,D( , 1) ;2.(2012 玉林)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AOCD 的顶点 A 的坐标是(0,4) ,现有两动点 P,Q,点 P 从点 O 出发沿线段 OC(不包括端点 O,C)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 C 运动,点 Q 从
7、点 C 出发沿线段 CD(不包括端点 C,D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向点 D 运动点 P,Q 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 t(秒) ,当t=2(秒)时,PQ=2 (1)求点 D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 t 的取值范围(2)连接 AQ 并延长交 x 轴于点 E,把 AE 沿 AD 翻折交 CD 延长线于点 F,连接 EF,则AEF 的面积 S 是否随 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求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变化,求出 S 的值(3)在(2)的条件下,t 为何值时,四边形 APQF 是梯形?.解:(1)由题意可知,当 t=2(秒)时,OP=4,CQ=2 ,在 RtPCQ 中,由
8、勾股定理得:PC = =4,OC=OP+PC=4+4=8,又 矩形 AOCD,A(0,4) , D(8,4) 点 P 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 =4 秒,点 Q 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 =4 秒,由题意可知,t 的取值范围为: 0t 4(2)结论:AEF 的面积 S 不变化AOCD 是矩形, ADOE,AQD EQC, ,即 ,解得 CE=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DF= DQ=4t,则 CF=CD+DF=8tS=S 梯形 AOCF+SFCESAOE= (OA+CF) OC+ CFCE OAOE= 4+(8t)8+ (8 t) 4(8+ )化简得:S=32 为定值所以AEF 的面积 S 不变化, S=32
9、(3)若四边形 APQF 是梯形,因为 AP 与 CF 不平行,所以只有 PQAF由 PQAF 可得:CPQDAF, ,即 ,化简得 t212t+16=0,解得:t 1=6+2 ,t 2=62 ,由(1)可知,0t4,t 1=6+2 不符合题意,舍去当 t=(6 2 )秒时,四边形 APQF 是梯形三、等腰三角形、菱形与抛物线1、 (2012 龙岩)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一块含 60角的三角板作如图摆放,斜边 AB在 x 轴上,直角顶点 C 在 y 轴正半轴上,已知点 A( 1,0) (1)请直接写出点 B、C 的坐标: B 、C ;并求经过 A、B、C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2)现有
10、与上述三角板完全一样的三角板 DEF(其中EDF=90,DEF=60) ,把顶点 E放在线段 AB 上(点 E 是不与 A、B 两点重合的动点) ,并使 ED 所在直线经过点 C此时,EF 所在直线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点 M设 AE=x,当 x 为何值时,OCE OBC;在的条件下探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PEM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解:(1)点 A( 1,0) ,OA=1,由图可知,BAC 是三角板的 60角, ABC 是 30角,所以,OC=OAtan60=1 = ,OB=OCcot30= =3,所以,点 B(3,0) ,C
11、(0,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2+bx+c,则 ,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 ;(2)OCE OBC, = ,即 = ,解得 OE=1,所以,AE=OA+OE=1+1=2,即 x=2 时,OCEOBC;存在理由如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 = =1,所以,点 E 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的交点,OA=OE,OCx 轴,BAC=60,ACE 是等边三角形,AEC=60,又DEF=60,FEB=60,BAC=FEB,EFAC,由 A(1,0) ,C(0, )可得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x+ ,点 E(1,0) ,直线 EF 的解析式为 y= x ,联立 ,
12、解得 , (舍去) ,点 M 的坐标为(2, ) ,EM= =2,分三种情况讨论PEM 是等腰三角形,当 PE=EM 时,PE =2,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2)或(1,2) ,当 PE=PM 时, FEB=60,PEF=9060=30,PE= EMcos30= 2 =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 ) ,当 PM=EM 时, PE=2EMcos30=22 =2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1,2 ) ,综上所述,抛物线对称轴上存在点 P(1,2)或(1,2)或(1, )或(1,2 ) ,使PEM 是等腰三角形四、直角三角形与抛物线1、 (2012 广州)如图,抛物线 y= 与 x 轴交于
13、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交于点 C(1)求点 A、B 的坐标;(2)设 D 为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任意一点,当 ACD 的面积等于ACB 的面积时,求点 D 的坐标;(3)若直线 l 过点 E(4,0) ,M 为直线 l 上的动点,当以 A、B、M 为顶点所作的直角三角形有且只有三个时,求直线 l 的解析式1、解:(1)令 y=0,即 =0,解得 x1=4,x 2=2,A、 B 点的坐标为 A(4,0) 、B (2,0) (2)S ACB= ABOC=9,在 RtAOC 中,AC= = =5,设ACD 中 AC 边上的高为 h,则有 ACh=9,解得 h= 如
14、答图 1,在坐标平面内作直线平行于 AC,且到 AC 的距离 =h= ,这样的直线有 2 条,分别是 l1 和 l2,则直线与对称轴 x=1 的两个交点即为所求的点 D设 l1 交 y 轴于 E,过 C 作 CFl1 于 F,则 CF=h= ,CE= = 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将 A( 4,0) ,B(0,3)坐标代入,得到 ,解得 ,直线 AC 解析式为 y= x+3直线 l1 可以看做直线 AC 向下平移 CE 长度单位( 个长度单位)而形成的,直线 l1 的解析式为 y= x+3 = x 则 D1 的纵坐标为 ( 1) = ,D 1(4, ) 同理,直线 AC 向上平移
15、 个长度单位得到 l2,可求得 D2( 1, )综上所述,D 点坐标为:D 1(4, ) ,D 2(1, ) (3)如答图 2,以 AB 为直径作 F,圆心为 F过 E 点作 F 的切线,这样的切线有 2条连接 FM,过 M 作 MNx 轴于点 NA( 4,0) ,B(2,0) , F( 1,0) ,F 半径 FM=FB=3又 FE=5,则在 RtMEF 中,ME= =4,sin MFE= ,cos MFE= 在 RtFMN 中,MN=MNsinMFE=3 = ,FN=MNcosMFE=3 = ,则 ON= ,M 点坐标为( , )直线 l 过 M( , ) ,E(4,0) ,设直线 l 的解
16、析式为 y=kx+b,则有,解得 ,所以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x+3同理,可以求得另一条切线的解析式为 y= x3综上所述,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x+3 或 y= x3五、相似三角形与抛物线1、 (2012 福州)如图 1,已知抛物线 y=ax2+bx(a0)经过 A(3,0) 、B(4,4)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 OB 向下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 D,求m 的值及点 D 的坐标;(3)如图 2,若点 N 在抛物线上,且 NBO=ABO,则在( 2)的条件下,求出所有满足PODNOB 的点 P 坐标(点 P、O、D 分别与点 N、
17、O、B 对应) 1、解:(1)抛物线 y=y=ax2+bx(a0)经过A(3,0) 、B (4,4) ,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x23x(2)设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k1x,由点 B(4,4) ,得:4=4k 1,解得:k 1=1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x,直线 OB 向下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的解析式为:y=x m,点 D 在抛物线 y=x23x 上,可设 D(x,x 23x) ,又点 D 在直线 y=xm 上,x23x=xm,即 x24x+m=0,抛物线与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164m=0,解得:m=4,此时 x1=x2=2,y =x23x=2,D 点的坐标为(2, 2) (
18、3)直线 OB 的解析式为 y=x,且 A(3,0) ,点 A 关于直线 OB 的对称点 A的坐标是(0,3)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2x+3,过点(4,4) ,4k2+3=4,解得:k 2= ,直线 AB 的解析式是 y= ,NBO=ABO,点 N 在直线 AB 上,设点 N(n, ) ,又点 N 在抛物线 y=x23x 上, =n23n,解得:n 1= ,n 2=4(不合题意,舍去)N 点的坐标为( , ) 方法一:如图 1,将NOB 沿 x 轴翻折,得到N 1OB1,则 N1( , ) ,B 1( 4, 4) ,O、 D、 B1 都在直线 y=x 上P1ODNOB,P1ODN
19、1OB1, ,点 P1 的坐标为( , ) 将OP 1D 沿直线 y=x 翻折,可得另一个满足条件的点 P2( , ) ,综上所述,点 P 的坐标是( , )或( , ) 六、抛物线中的翻折问题1、 (2012 天门)如图,抛物线 y=ax2+bx+2 交 x 轴于 A(1,0) ,B(4,0)两点,交 y 轴于点 C,与过点 C 且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 D,点 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 D 坐标;(2)点 E 在 x 轴上,若以A,E,D,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 P 的坐标;(3)过点 P 作直线 CD 的垂线,垂足为 Q,若将CPQ 沿 CP
20、 翻折,点 Q 的对应点为Q是否存在点 P,使 Q恰好落在 x 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解:(1)抛物线 y=ax2+bx+2 经过 A(1,0) ,B(4,0)两点, ,解得:y= x2+ x+2;当 y=2 时, x2+ x+2=2,解得:x 1=3,x 2=0(舍) ,即:点 D 坐标为(3,2) (2)A,E 两点都在 x 轴上,AE 有两种可能:当 AE 为一边时, AEPD,P1(0,2) ,当 AE 为对角线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对顶点到另一条对角线距离相等,可知 P 点、D 点到直线 AE(即 x 轴)的距离相等,P 点的纵坐标为 2,代入抛物线
21、的解析式: x2+ x+2=2解得:x 1= ,x 2= ,P 点的坐标为( ,2) , ( , 2)综上所述:p 1(0,2) ;p 2( ,2) ;p 3( , 2) (3)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P,显然点 P 在直线 CD 下方,设直线 PQ 交 x 轴于 F,点 P 的坐标为(a, a2+ a+2) ,当 P 点在 y 轴右侧时(如图 1) ,CQ=a,PQ=2( a2+ a+2)= a2 a,又CQO+FQ P=90,COQ= QFP=90,FQP=OCQ,COQQFP, , ,QF=a3,OQ=OFQF=a(a3)=3 ,CQ=CQ= = ,此时 a= ,点 P 的坐标为( , ) ,
22、当 P 点在 y 轴左侧时(如图 2)此时 a0, , a2+ a+20,CQ= a,PQ=2( a2+ a+2)= a2 a,又CQO+FQ P=90,CQ O+OCQ=90,FQP=OCQ,COQ=Q FP=90,COQQFP, , ,Q F=3a,OQ=3,CQ=CQ= ,此时 a= ,点 P 的坐标为( ,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 P 坐标为( , ) , ( , ) 2、 (2010 恩施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y=x2+bx+c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A、B 两点,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 ,与 y 轴交于 C(0,3)点,点 P是直线 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连接 PO、PC,并把POC 沿 CO 翻折,得到四边形 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 P,使四边形 POP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点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ABPC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 P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 ABPC 的最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