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的研究” 课题阶段性小结 自课题申报以来,我们课题组紧紧围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一主题,积极进行探索,按计划分步实施。课题实施以来,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在课题组老师的探索研究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本着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结合实际情况下,我们主要围绕“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进行研究。活动主要方式是依托课堂和学生的作业。 为了有效的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作业、课堂解答中所表现
2、出来的错误引导不一定到位,使所产生的教育资源使用未达到最优化。我们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教师预设课堂不够,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能到位。 2、部分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于,在学习中,对自己产生错误并不乐意展示出来,使教师无从下手。 3、教师的言语平淡,评价没有激励性,没有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有自己的观点不敢表达。 就这种现象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求学生人手一册错题集,每天认真记录自己在作业中的错题,并加以改正。 2、加大对学生错题的分析力度,特别是带有普遍性的题型。 3、开展师生互动活动,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
3、识和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4、进行课堂实践。 5、反思提炼活动,注意收集和整理。 二、在不断探索中的积累。 1、转变了观点。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 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2、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敢干坚持自己观点并据理力争的习惯。 3、通过对错题集的整理和反思,学生对错误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错误在减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与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改善,诱导和把
4、握课堂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增强,问题意识有明显提高,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有所提高,作业错误率在不断下降。当前正进行“注意学生的错误生成,积极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活动。课堂仍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时时以课题为中心,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总之,课题研究工作才刚刚起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求真务实,奋力开拓,把此项工作做的更好,更有效!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关键词 两极分化;成因;对策;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在我市实施已经五年了。在从事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觉得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有
5、两极分化现象,这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只是旧教材中出现两级分化通常在中高年级,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人数不多;而如今的两极分化在一年级就出现了,并且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人数较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普遍出现呢?在教学中我们又该采取怎么样的对策呢?本文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一 、 成因分析1 、从教材上看。青岛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能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但在教材的编排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较为困惑的地方。(1)教学内容偏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在新教材中某些领域的教学内容过难。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
6、一课中,不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而且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人认为要求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就偏难,在 16 页的第 4、5 两题中要求学生画出完整的轴对称图形,能正确完成的学生经本人统计只有 20%左右。大多数的学生完成比较困难。又如在三年级下册的第 85页的第 6 题 “在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四周,铺上宽 1 米的小路。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2) 小路的面积是多少?”虽然有图片在旁边,但要求学生计算出小路的面积就太难,几乎没有多少学生能完成。这只是本人在这一册教材中列举的部分偏难内容,纵观这之前的几册教材中类似偏难的内容也比比皆是,如此多偏难
7、内容的出现怎能不导致学生中两级分化的加剧?(2)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合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于是在本套教材的编排中出现了大量的展示情境的图片、对话框,并且每一课的课题大多是和情境相关的,如买文具 、 货比三家 、 铺地面 、 吃西瓜等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励,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本人认为这些形式的课题以及图片和对话框过多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不利的因素,它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例如有的课上完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印象不深,甚至不知道在学什么。反而对课题或某张图片或某个情境的记忆却更深刻。与是就有了学
8、生说:“大灰狼不能和小白兔在一起买文具,大灰狼要吃小白兔的。 ”以及“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吃西瓜。 ”等令人哭笑不得的回答。(3) 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合理。新教材中新知识的呈现往往从情境图开始直接导入新知识,忽视了对已有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较难完成知识的迁移。例如在三年级下册 26 页住新房一课中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应该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是在前一学期学习的。在教材的编排中就直接引入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境图,展开教学。由于没有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得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掌握起来较困难,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9、(4)教材的“配套作业”不配套。目前我们用的数学新教材是北师大版的,而与之配套的口算训练 、 课堂作业本都是浙教版的。这其中有许多练习要么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不大,要么就是随意拔高要求,出现了大量怪题、难题。配套的作业不能很好地发挥对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加强的作用,反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学生两极分化的产生。2、 教师的原因。(1)思想不明确。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教师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教学缺乏有效性。一方面,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历史上优秀、
10、合理的部分没有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披上“合作”的外衣,打着“探究”的幌子,没有领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精神实质,造成学习的无效和形式化。(2)目标不明确。由于新课标中对具体的一节课没有具体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很难把握单元及课时目标。因为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明确,往往以最高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一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人为地造成了学生两级分化的产生。3 、学生的原因。学生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一年级刚入学,各个学生就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教育经历、生活经验、家庭环境差距很大。而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是在
11、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展开。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有的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而有的学生却没有。例如在一年级中出现的元、角、分的认识,以及在三年级下册出现的元、角、分与小数的课程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有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很快,而有的学生则较为吃力。二、 采取的对策1.教师要加强学习。特别是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每一位教师应认真学习、讨论、研究新课程标准,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深入研究新教材,新教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在继承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深刻领会新课标中的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做好教师个人的角色转换。能自如地运用
12、新的教学理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备好课。把握好教学起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进度,教学中对比较困难的学习内容可以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交流、操作、探究、巩固。根据学生情况实施好分层次教学,重点是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利用好小组合作的方法为他们多创造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乐趣。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辅助于教学。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
13、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弥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知识及生活经验的上的缺乏,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数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正视学生中两极分化的存在。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应当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赞许和信任,这些都将会内化为他们的自信心,一旦成
14、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更加自信,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大多数的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的疑惑和问题。对于新教材的教学中出现的两极分化普遍的现象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于探讨;对于缩小两极分化的策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反思,并做出尝试、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版。2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4 月版。3 教学评价 柯孔标著 知识出版社 2011 年 6 月版。4.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廖志坚 广州教研第 37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