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还地桥镇中学八年级导学案19、 老王导学案主备人:卢志华 审核人: 督办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2、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3、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重难点】1、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2、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3、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4、学习劳动者的优良品质,树立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一、前置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伛( ) 攥( ) 翳( ) 塌败( ) 取缔( ) 惶恐( ) 骷髅( )滞笨(
2、) 愧怍( )2、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二、展示交流 1、导入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为什么?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并收集课文的相关信息(1)课文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并用一个字来概括他的生活。(2)老王生活“苦”,那精神上呢?看课文中一幅脸的特写,这是一张怎样的脸,你能描述一下吗?(3)提问:本文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你认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2、小结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
3、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还地桥镇中学八年级导学案2三、合作探究1、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件事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这一点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2、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此时的老王?3、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4、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呢?四、拓展延伸1、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五、拓展训练一次课堂上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效果不十分好。下课后,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下午刚
4、要放学, (A )只见曹老师拿着实验仪器歉意地出现在教室门口,a “请大家晚走一步,上午的实验没做好,中午我想了想是因为玻璃管在作怪,我想了个弥补的办法”没等老师的话说完,同学们自动地回到座位上。 (B)不知是哪位同学关上了灯,也不知是谁拉上了窗帘。苍白色的火焰“突”地燃起来了!在教室里, (C)它显得格外明亮。b 火光一闪一闪地映着曹老师兴奋的脸庞,几滴汗珠滚过她额上浅浅的皱纹蓦地,掌声响起来了,经久不息!1 “教室静悄悄的”是从文中 ABC 三处中的( )处抽出来的。2文中划曲线的地方运用的是什么描写?a 处:_ 。b 处: _。3这段文章运用的叙述人称是_。4 “曹老师紧锁双眉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 ,老师“思”的内容是什么?答:_。6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弥补这个实验?答:_。7 “经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什么?答:_。六、教学评价还地桥镇中学八年级导学案3七、教学反思